2013年01月28日 08:41
來源:東方今報
□東方今報評論員 李長需
鮮花彩旗沒有了,警車開道沒有了;《政府工作報告》篇幅簡短了,內容更集中了,主題更鮮明了;代表、委員面前的紙筆不見了,改為按需提供了——今年的河南“兩會”,看點不少,處處可見煥然一新的清新之風。
在這些改變中,值得關注的是餐飲的變化:采用自助餐形式,餐廳的菜式很家常,大鍋菜、羊肉燉胡蘿卜、燒雞塊、炒土豆、炒青菜等,還有河南特色的粗糧、面點,如蒸紅薯、蒸芋頭、煮玉米、蔥油餅,均精細切割,而且分量都很少。與以往相比,數量不但減少了,而且也簡樸了不少。
這種“舌尖上的節儉”變化,與最近熱議的“舌尖上的浪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中國人有講排場、愛吃喝的“習慣”,這是不爭的事實,民間如此,官場尤甚。央視的調查顯示,中國餐飲業每年要倒掉約兩億人一年的口糧,足見“舌尖上的浪費”之巨。而在這些浪費中,據中國青年報的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被調查者認為公款吃喝方面的浪費最嚴重,居所有浪費之首。
但河南今年的“兩會”,不僅從會務、會風上有了較大的改變,而且在遏制“舌尖上的浪費”之上,也開了個好頭。吃得簡簡單單,吃得清清白白。
中央提倡改變作風,需要的正是這樣的“細節改變”。我們談改變作風,其中改變官場的吃喝之風,尤為急迫。手握公權力者如果喜好奢靡,浪費公帑不說,還容易帶壞社會風氣,敗壞政府形象。
要正社會風氣,必先正官場“舌尖上的浪費”。厲行節約,必須從黨政機關入手,中央為此先后出臺了“八項規定”、“六條禁令”。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又在中紀委全會上指出,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些都體現了中央對官場存在的“舌尖上的浪費”堅決打壓之決心。
在此語境下,河南“舌尖上的節儉”細節轉變,響應了中央的號召,也為河南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定下基調。這是一個好的開端,諸位代表、委員對此必定印象深刻,希望這種印象不僅僅停留在“兩會”,還要帶出“兩會”,落地到各地及各單位;更希望他們能夠率先垂范,從我做起,把崇尚節儉的工作作風一級級地傳遞下去。
“從我們這兒開始,從會上就要節儉?!痹诤幽稀皟蓵鄙希覀兟牭讲簧俅怼⑽瘑T如此表態,我們希望這種呼聲能夠得到時間的驗證,并能夠形成持之有效的“蝴蝶效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