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11日 10:23
來源:東方今報
1月8日,《人民日報》讀者來信版“關注轉會風”欄目向網友發出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話套話是什么?《東方今報》頭版力挺《人民日報》,也推出“改文風 轉會風”專欄。消息一出,讀者、網友紛紛“吐槽”自己最討厭的“官腔”。
昨日,又有不少讀者和網友“擺出”了自己最討厭的官話套話。你最反感的“官腔”是什么?@東方今報或者撥打東方今報熱線0371-65830000說一說吧,我們一起為務實河南盡一份力量。
◎“我們會將您的意見轉達給相關部門”
昨日上午8點多,市民劉先生打來電話,說出了他最討厭的官話套話:“我們已經開始關注,并且盡快解決此事。我最最討厭人家這么說,關注、盡快。盡快是怎么快,就說個具體時間、什么時候能解決不就成了,盡快盡快的!”
不少市民認為,目前,很多政府機關都有微博,可是每次遇到問題需要回復的時候,他們就會說:“我們會將您的意見轉達給相關部門!”
◎“領導親赴現場” “親自過問”
微博上網友們也繼續對官話套話進行“吐槽”。
新浪網友@舒航:“××家屬情緒穩定,社會秩序工農業生產未受到影響。”此外還有“充分肯定、高度評價、圓滿完成、正確領導”等。
@我永與你同行:“安監局長親自趕赴現場”、“要確保不死一個人”、“決不能放過一個壞人”,這樣的大話我們聽多了,各位領導們你們還是實實在在做點實事吧!
@楊潤輝:《人民日報》最近向網友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話套話”,網友提供的最集中的“官話套話”是——“高度重視”、“親自過問”。
@自由的海上老牛:比如發生事故時的“嚴格問責,加緊調查,一查到底,嚴肅追究,堅決遏制”。還有“充分肯定、高度評價、圓滿完成、正確領導、大力支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政治高度”等。人們感嘆:“常說的老話多、正確的廢話多、漂亮的空話多、嚴謹的套話多、違心的假話多”。
@大大怪_將軍:我最反感“專家”這樣的詞。
◎不用官話套話,不夠嚴肅正式?
可能對某些人來說,不用這些官話套話,不夠嚴肅正式,不用這些詞,寫出來的東西顯得沒水平。
不少市民認為,征集最反感的官話、套話,是為了更好地改文風、改作風,只有確定了哪些是人民最討厭的官話套話,才能從根本上去除這些人民憤恨的官話套話。
◎“現場、連夜辦公” “奉上級指示”
@肉肉與肥肥:加大力度,夯實基礎。
@亞細亞魚:相關部門,基本控制,親切慰問,努力解決。
@小吉小力:最反感他們說“奉上級指示”。之前地鐵停運是因為線路要貫通,大家都能理解。可通知乘客時廣播里偏不說原因,強調“奉上級指示”。誰是你上級,上級的上級又是誰,不是人民當家做主嗎?用這樣的詞,真是搬大石頭砸自己的腳,愚的可以~。
@仰望炕頭的小恐龍:事故發生后,____高度重視,____當即作出批示,要求不惜____搜救____人員,全力搶救傷員,查明事故原因,積極做好善后工作,并注意搜救人員安全。____當晚趕到事故現場指揮搜救,并連夜趕往____看望傷員,隨后馬不停蹄召開____安排部署施救和善后工作,____在發言中強調要認真貫徹執行____的批示。
@毛毛毛了沒有:有關部門、連夜、現場辦公、情緒穩定、老百姓。
■ 聲音
征集最反感“官腔”
有意思 更有意義
你最反感的官話套話是什么?此言一出,應者云集。
最近,中央正在整治文風、會風,轉作風,就更有必要去除官話套話。因此,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話套話是什么”的現實價值在于,通過對官話套話的大起底,把民眾不喜歡的官話套話呈現出來;只有確定了什么是官話套話,才能更好地改文風、轉作風。
一些官員習慣于說官話套話,已經形成了穩定而持久的話語體系,張嘴就是官話套話,但他們不認為自己說的是官話套話,相反認為自己高屋建瓴,句句深刻到位,邏輯嚴謹。
一些官員之所以熱衷于說官話套話,不外乎三種原因:一是經常說官話套話已經形成了路徑依賴,不會說真話、實話了;二是出于種種顧慮,不敢說真話實話,只能說一些不痛不癢的官話套話;三是由于缺乏深入鉆研、實地調查和獨立思想,說不好真話、實話。
簡言之,官話套話的背后往往是官僚化的思維,是僵化的作風,是高高在上的權力惰性,因此,如果官員不轉變作風,不重新審視權力倫理,就無法真正做到不說官話套話。
征集官話套話不難,難的是如何去除官話套話。征集最反感的官話套話,有意思;如果官員都不說官話套話了,就不僅有意思,更有意義。
據燕趙都市報
■ “領導不在”啥意思
民政部赴人民日報
解釋“15通電話找不到人”
蘭考棄嬰火災事件發生5天后,民政部沒有回應輿論熱點。
8日,人民日報記者就蘭考火災事件采訪民政部,但打了15通電話,結果只得到一句“領導不在”。
9日,民政部一行來到人民日報,就此事進行了回應:具體的工作人員和接線員在工作上確有不當之處,有怕面對記者、怕給領導找麻煩的心態。
據人民日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