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8日 09:02
來源:東方今報
在2012佐今明杯“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頒獎晚會現場,央視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對新評出的“感動中原”人物進行了訪談。在敬一丹拉家常式的訪談中,劉洋、李博亞等“感動中原”人物平實的話語、真實的情感一次次打動了現場觀眾。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
記者 劉長征/文 記者 沈翔/圖
【劉洋】中原大地讓我特別能堅持
當一身藍色航天服的劉洋出現時,頒獎現場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3年來,這是劉洋第一次回家。敬一丹對她說:“你到別的地方去,大家會說,航天英雄來了,你在感動中原的舞臺上,大家只會說,那是咱老劉的閨女回家了。”
劉洋說,這次回家也是因為公務,回家幾天來,就昨天中午在家吃了一頓飯。
“吃的什么?”敬一丹好奇地問。
“當然是家鄉特色——羊肉燴面。”劉洋笑著回答。
“我覺得航天員身上有種特殊的素質,穩重、有板有眼,泰山崩于前而面不變色。”敬一丹問劉洋,“這片養育你成長的中原大地對你有什么影響?”
“它讓我認真負責工作,特別能堅持,特別能吃苦。”
敬一丹打趣劉洋:“我覺得你的表達能力特別好,如果不當航天員,你可能是我的同行。”
“這都是家鄉素質教育的結果。”劉洋的話再次贏得現場觀眾的掌聲。
【曾偉】好心腸、好醫德最重要
21年潛心學習醫療技術,傾心服務農民身體健康的曾偉,不僅自己行醫救人,還帶著徒弟做鄉村醫生。
敬一丹問他,教徒弟最重要的是什么?曾偉回答:“好的心腸,好的醫德是最重要的。”
他說,如果想錢就不要當醫生,把病人當做自己的親人、家人,才能把患者看好。
【李博亞】希望我早點生活自理
當“90后最美學警”李博亞坐著輪椅,由媽媽推上舞臺時,敬一丹握著李博亞媽媽的手,聲音有些哽咽。
“看到這個情形,讓我仿佛看到多年前,李博亞的母親也是這樣推著嬰兒車,載著自己的兒子。”敬一丹說,媽媽心里的痛,只有當媽的才能體會到。
李博亞的媽媽說,兒子蘇醒之后,她不知道怎么安慰他。沒想到,李博亞反過來給媽媽鼓勁。他說,雖然失去兩條腿,但是得到這么多人的關心和關愛,也值了。聽到這里,大家感動地鼓起掌來。掌聲中,李博亞、媽媽、敬一丹三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
幾天前,李博亞剛剛過了20歲生日,當敬一丹問他許了什么生日愿望時,李博亞回答:“希望我能夠早點生活自理,讓爸爸、媽媽能寬心一點。”
敬一丹感動地說:“雖然男主持人剛才用‘男孩’這個字眼來形容李博亞,我更愿意說,他是用靈魂站起來的一個男子漢。”
【馬俊欣】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作為一名患有癱瘓后遺癥的檢察官,馬俊欣在他兒子和敬一丹的攙扶下,艱難地來到觀眾面前。
即將到來的蛇年是父子倆的本命年,敬一丹問這父子倆:“本命年有什么打算。”
馬俊欣說,希望能做好本職工作,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兒子小馬的愿望則是坐高鐵去北京看看。
“相信你們的愿望一定能實現。”敬一丹說,“讓我們一起祝愿老馬和小馬。”
【李玉萍】希望更多人挽救失足的孩子
23年來,李玉萍先后對700多青壯年犯罪人員進行了幫教,有400多人回歸到社會。對此,敬一丹問:在一個教師出身的媽媽眼里,你怎么看待這些有特殊經歷的人?
“作為一個母親,再壞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孩子,不放棄。”李玉萍說,“他們不是根里壞,法制觀念淡薄,不慎走上了犯罪道路。我要真心地對他們,以心換心,感化他們。”
李玉萍也說出自己的擔憂:幫教工作后繼乏人,她在現場向觀眾們呼吁,希望離退休的老爸、老媽們加入幫教工作,共同挽救這些孩子。
【李權卿】換下排爆服,心里石頭落了地
“天天和危險打交道,這工作讓你有享受和滿足嗎?”面對“濮陽排爆第一人”李權卿,敬一丹問。
李權卿回答:“雖然危險,但我熱愛這個工作,通過個人的努力,把危險化為平安,換下排爆服的那一刻,就像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內心就有成就感。”
【李國喜(之妻)】教育后代做好人、做好事
救了3條命,李國喜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昨晚,他的妻子流著淚替他上臺領獎。“我會教育后代,要像國喜一樣做好人、做好事、為河南人爭光。”
【李守祿】大家見我就喊“英雄好”
去年7月份,北京連降暴雨,城區洪澇災害嚴重,在北京打工的李守祿投入到救人的行列。
李守祿說,他在北京救落水男孩的事經媒體報道后,連去超市購物,保安認出他就敬禮,喊他“英雄好”。敬一丹打趣說:“希望今后在北京的某條街上看到你,到時候我喊‘英雄好’,你可不要嚇一跳哦。”
【左春秀】 鐵道線上的活雷鋒
她23年如一日持續發揮余熱,發動鄭州火車站離退休老同志成立老年義務服務隊,幫助困難旅客解決燃眉之急。她先后辦好事1萬余件,被旅客譽為“鐵道線上的活雷鋒” 。
【胡發生】拾破爛也要助學的老黨員
他每天一瘸一拐地拾破爛,幾乎不說話。但就是這樣一個“怪老頭”、這樣一位有著60年黨齡的老共產黨員,卻已經連續17年將自己拾破爛所得捐給村里的學生購買學習用品,給敬老院的老人購買中秋月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