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高粱家族》
內容簡介 著名作家莫言最新長篇集結系列包括《紅高粱家族》、《酒國》、《檀香刑》、《四十一炮》和《生死疲勞》五部,部部皆為經典。本書為其中的一部。
在中國現代文學運動發展史上,《紅高粱家族》(1987)出現具有審美轉型的深刻意義。作者用“虛構敘事”取代“親歷在場”,用“酒色財氣”顛覆“英雄崇拜”,用“靈魂救贖”挑戰“舊夢新知”,并以強烈的藝術理性精神,宣告了革命英雄傳奇神話的歷史終結。
書摘
第一章 紅高粱
一九三九年古歷八月初九,我父親這個土匪種十四歲多一點。他跟著后來名滿天下的傳奇英雄余占鰲司令的隊伍去膠平公路伏擊敵人的汽車隊。奶奶披著夾襖,送他們到村頭。余司令說:“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對我父親說:“豆官,聽你干爹的話。”父親沒吱聲,他看著奶奶高大的身軀,嗅著從奶奶的夾襖里散出的熱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涼氣逼人。他打了一個戰,肚子咕嚕嚕響一陣。余司令拍了一下父親的頭,說:“走,干兒。”
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綽綽,隊伍的雜沓腳步聲已響出很遠。父親眼前掛著藍白色的霧幔,擋住了他的視線,只聞隊伍腳步聲,不見隊伍形和影。父親緊緊扯住余司令的衣角,雙腿快速挪動。奶奶像岸愈離愈遠,霧像海水愈近洶涌,父親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條船舷。
父親就這樣奔向了聳立在故鄉通紅的高粱地里屬于他的那塊無字的青石墓碑。他的墳頭上已經枯草瑟瑟,曾經有一個光屁股的男孩牽著一只雪白的山羊來到這里,山羊不緊不慢地啃著墳頭上的草,男孩站在墓碑上,怒氣沖沖地撒上一泡尿,然后放聲高唱:高粱紅了——日本來了——同胞們準備好——開槍開炮——
有人說這個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我曾對高密東北鄉極端熱愛,曾經對高密東北鄉極端仇恨,長大后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我終于悟到:高密東北鄉無疑是地球上最美麗最丑陋、最超脫最世俗、最圣潔最齷齪、最英雄好漢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愛的地方。生存在這塊土地上的我的父老鄉親們,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種植。八月深秋,無邊無際的高粱紅成洗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輝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愛情激蕩。秋風蒼涼,陽光很旺,瓦藍的天上游蕩著一朵朵豐滿的白云,高粱上滑動著一朵朵豐滿白云的紫紅色影子。一隊隊暗紅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網,幾十年如一日。他們殺人越貨,精忠報國,他們演出過一幕幕英勇悲壯的舞劇,使我們這些活著的不肖子孫相形見絀,在進步的同時,我真切地感到種的退化。
出村之后,隊伍在一條狹窄的土路上行進,人的腳步聲中夾著路邊碎草的窸窣聲響。霧奇濃,活潑多變。我父親的臉上,無數密集的小水點凝成大顆粒的水珠,他的一撮頭發,粘在頭皮上。從路兩邊高梁地里飄來的幽淡的薄荷氣息和成熟高粱苦澀微甘的氣味,我父親早已聞慣,不新不奇。在這次霧中行軍里,我父親聞到了那種新奇的、黃紅相間的腥甜氣息。那味道從薄荷和高粱的味道中隱隱約約地透過來,喚起父親心靈深處一種非常遙遠的記憶。
七天之后,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一輪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肅然默立,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過水銀,汩汩生輝,我父親在剪破的月影下聞到了比現在強烈無數倍的腥甜氣息。那時候,余司令牽著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三百多個鄉親疊股枕臂,陳尸狼藉,流出的鮮血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的黑土地浸泡成稀泥,使他們拔腳遲緩。腥甜的氣味令人窒息,一群前來吃人肉的狗,坐在高粱地里,目光炯炯地盯著父親和余司令。余司令掏出自來得手槍,甩手一響,兩只狗眼滅了;又一甩手,滅了兩只狗眼。群狗一哄而散,坐得遠遠的,嗚嗚地咆哮著,貪婪地望著死尸。腥甜味愈加強烈,余司令大喊一聲:“日本狗!狗娘養的日本!”他對著那群狗打完了所有的子彈,狗跑得無影無蹤。余司令對我父親說:“走吧,兒子!”一老一小,便迎著月光,向高粱深處走去。那股彌漫著田野的腥甜味浸透了我父親的靈魂,在以后更加激烈更加殘忍的歲月里,這股腥甜昧一直伴隨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