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風“小分隊”出征英倫,王琰博講述KTMMA規則
隨著武林風國際國內知名度日益提高,武林風賽事也愈加頻繁,中國勇士馬不停蹄、日夜兼程,例如12月5日當天,武林風就有三場大型賽事:武林風鄭州站現場直播,德國法蘭克福MIX FIGHT,泰國曼谷泰王杯等。此外,還有眾多小型賽事!
為給中國搏擊選手創造更多接觸國際比賽的機會,武林風采取小分隊的形式四面出擊!2015年10月14日,由武林風欄目組導演石青帶隊,率領搏擊名將王安瑩和白額爾敦倉組成的小分隊,長途跋涉,遠征倫敦。
稱重儀式在當地一家著名的以搖滾為主題的 HARD ROCK 酒吧進行。
白額爾敦倉和王安瑩分別參加67KG、77KG四人戰,采用KTMMA規則。
詳細比賽情況將在武林風之拳新一代播出,敬請期待!
What is KTMMA!
為給其他運動員提供經驗,武林風官方微信特別邀請著名解說王琰博講述KTMMA規則:
KTMMA在武林風的出國比賽里,算得上最具地方特色的搏擊風格了。
KTMMA,比賽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K1和泰式踢拳融合的規則。在規則中,K1規則基本被全盤接受,又增加了一些泰式踢拳的妥協,比如膝法可以箍頸,在單膝擊打方面也執行并不堅決,在帶摔和二次發力方面也沒有我們的WLF執行的那么嚴格??梢哉f這是一個以自由搏擊規則為主的相對更開放的站立比賽。
第二部分MMA部分,是用的國際公認也就是UFC的規則。包括三點著地不可擊打頭部等標準的MMA規則。很多觀眾都了解就不贅述了。
在這個比賽中,上次賽后我們回訪選手,表示由于語言障礙,對規則了解不多,特別是站立部分的規則很多含混問題。包括筆者也對KTMMA的執裁度有不少疑問。究竟在我們常規最關注的連膝、帶摔上的執裁是我們WLF的嚴禁,還是不計分或是允許,都是比較模糊的。
在KTMMA的規則里,最重要的實際是一個氣息和搏擊模式調控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站立比賽,講究的是有氧較多的進攻模式,這個時候有氧方式消耗比較大,而增加地面纏斗和站立纏斗的MMA規則則更講究有氧和無氧方式的切換。有過搏擊經歷的朋友都有體會,當你進行打擊訓練時候和進行纏斗訓練時候的力量和氣息調整是非常不同的。而且在戰略戰術執行上,特別是選手兩個規則切換頭腦時,這個是非??简灡容^適應單一規則的選手的。我個人覺得,在比賽中,利用有限的換手套(第一回合和第二回合要從搏擊手套換成MMA手套)時間去切換新規則的戰術,是這個規則下團隊指導的重點所在。
相對來說,武林風團隊選擇站立系MMA選手去打這個比賽是比較容易的。國內站立系MMA選手,大多散打功底扎實,體能好,訓練也比較規律。在比賽中切換戰術不會大相徑庭。參照上次比賽中我們國內著名的MMA選手姚洪剛和吳昊天在KTMMA的表現??梢钥闯鰜硪晃焕p斗系的MMA選手打第一回合,真的是非常痛苦。而且由于第一回合的站立頻率的不適應導致體能消耗后,第二回合也會影響發揮。
由于在我們的比賽中,KTMMA的比賽規則幾乎沒有,我們的選手也沒有進行過大量的這樣比賽的訓練,而絕大多數以MMA為訓練內容,那么在第一回合的比賽的快速對攻的頻率的氣力調整非常重要。筆者認為KTMMA在賽事高度融合化的今天,實際存在意義主要在面對低基礎觀眾來展示多種搏擊風格卻是一個不錯的展示板。讓觀眾可以更加有對比接收到不同風格搏擊的魅力。
本次我們又一次接觸這個規則,讓我們拭目以待中國選手的表現吧。
KTMMA規則67KG四人戰、77KG四人戰,12月6日、12月13日河南衛視武林風之拳新一代,兩期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