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空”登上河南春晚舞臺 爆笑河南話笑抽全場
演員們正在表演“噴空” 圖片由“噴空”團隊提供
相信春節期間,不少河南朋友都被一條來自喜買網的微信推送給逗樂了。點開之后,發現是一段有著濃厚河南味兒的“噴空”。不少人對“噴空”并不陌生,但它是如何從茶館一下子登上河南春晚的?我們來聽聽“噴空”創始人陳紅旭和晚會的總導演張建萍談“噴空”背后的那些事兒。
觀眾笑抽了 原來河南話可以這樣好玩
河南人對“噴空”不陌生,就是“聊天”嘛,北京有“侃大山”,四川有“擺龍門陣”,咱河南話就叫“噴空”。
表演一開始,陳紅旭先抱拳:“咱噴空團隊的大噴壺小噴壺,集體給大家拜年了!”一句地道的河南話馬上引來觀眾熱情回應。接下來,就是河南話的主場,他和一眾大小噴壺使出渾身解數,讓大家集中體會了一把河南話的幽默屬性,什么“打渣滓”、什么“你的塑料不結實,yuò光叉”、什么“比電視里看著還齊整嘞”,加上活靈活現的演繹,幾乎每一句都有笑點,可不是簡直讓人“笑抽”了嘛!
這段接地氣的表演迅速得到網友追捧,朋友圈里有外地朋友笑噴了:“作為一個南方人,聽起來毫無障礙啊,河南話太可樂了。”
導演挖掘本地特色 “喜買網”亮了
如今“噴空”不但受到河南觀眾的青睞,上海、云南、內蒙古、黑龍江還有噴友們乘坐飛機來看“噴空”。
2016年河南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張建萍透露,早在去年7月他們的春晚團隊成立后,就開始著手挖掘河南特色節目,“拼大腕咱們肯定拼不過央視,那我們就立足于本地文化,發出河南聲音,弘揚河南精神,晚會要主打本地特色”。
張建萍馬上就想到了“噴空”,雖說對它不了解,但她的朋友圈關于“噴空”的信息可不少,她就和團隊專門到現場去看了一場,看完后他們都很興奮,非常看好。
她和團隊還多次到“噴空”的演出現場討論,請專家一起研究策劃如何變成電視節目形式,“一起磨合了半年多,最后才達到這個效果”。
在這段十幾分鐘的表演中,“喜買網”多次被提及。這個說:“俺仨是創客,在喜買網上開了個聚寶盆的網店。”那個講:“我在喜買網上一查,咱店里賣的都是咱河南的土特產啊!”
“新名片”紅了 “噴空”團隊要出書育新人
2月6日,這段“噴空”表演在河南春晚上播出后,張建萍的電話就被打爆了,“好多北京藝術界的朋友都在問,你們在哪里找到這個節目的啊?”當時她頗為自豪地回復:“這就是我們河南本土的東西啊,是地地道道的河南脫口秀!”
“噴空”這個新的藝術門類包容性相當強,在舞臺上用河南方言聊天,還可以融入最純正的河南民間藝術,這讓河南本土文化一下子有了不一樣的生命力。所以,有網友“噴友”稱“噴空”是“中原文化新名片”,還說“到東北有二人轉,到北京能聽相聲,現在河南終于出了一個‘噴空’”。這些話讓“噴空”團隊聽來很感動,“現在我們也不孤單了,很多文化人也來幫助我們,我們就想一起努力把這門喜劇藝術推廣開來”。
但聽說,不少電視臺邀請他們做固定節目,他們都給拒絕了,“電視節目的內容更新非常快,我們畢竟才一年多時間,想先沉淀兩三年再合作。”但從今年開始,他們也會和網絡有線上合作。
另外,他們還有一個重要計劃就是出一本書,“我們是要把‘噴空’當成一門藝術做起來,現在有這么多人支持,我們也有責任把它發展下去,也希望能培養新人,就像相聲等其他藝術門類一樣傳承下去”。(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吳凈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