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醬油6起生蛆事件 稱消費者保存不當
海天回應醬油生蛆系消費者保存不當
近日,據媒體報道,江西新余消費者王女士從某商超購入一瓶海天生抽醬油,剛開封不到一周,仍在保質期內的醬油出現了大量活蛆。隨后,該超市檢查了同一批海天生抽,但并未發現生蛆情況。
對此,海天味業新余總代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醬油含有氨基酸,夏天溫度過高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最好放在冰箱內保存,或者放在陰涼通風處。
7月13日,海天味業在其官網發布“海天醬油安全合格,請放心購買使用”聲明。聲明稱,海天味業出場的產品均按照國家標準生產,在出廠前均經過檢驗合格。因此,未開封的產品不會有活蟲和蟲卵生長。至于醬油開封后出現蛆蟲,海天味業解釋說,不止調味品,酸奶、泡菜等發酵產品在炎熱的條件下也容易生蟲。而醬油生蛆“完全是消費者儲存不當造成,與醬油自身質量無關”。
然而,就在今年6月底時,江蘇昆山消費者陳先生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僅開封三天的海天醬油也生了蛆蟲。
2017年來被曝6起生蛆事件
公開資料顯示,海天味業是一家專門從事調味品生產和營銷企,其產品涵蓋醬油、蠔油、醋、調味醬、雞精等多個品種。2014年2月,海天味業在上交所上市。近3年,海天味業營收凈利逐年增加,以2017年為例,海天味業營收146億元,凈利潤35.3億元,是調味品行業的龍頭老大。
然而,綠松鼠梳理發現,近年來,海天味業多次陷入生蛆風波,而海天方面的回應幾乎指向消費者保存不當,除了今年被曝光的兩起外,僅2017年,在江西便有4起海天醬油生蛆事件被曝光。
2017年9月,江西南昌魏先生、郭先生均發現自家海天醬油有蛆蟲;鄒女士則反映,一歲多的孫女在食用了生蛆的海天醬油后,出現腹瀉、嘔吐等反應;同年10月,江西徐女士在只是拉開了一下塑封、還沒有完全開封和食用過的海天醬油里發現蛆。當時,此事件風波正盛,律師肖文軍曾對媒體表示,一而再再而三的海天醬油生蛆事件,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共同發力,不久的將來,或向海天醬油提起公益訴訟。
而早在2013年7月,南方都市報曝出拆封3天的海天醬油瓶里有蛆蟲游動;2014年,當代生活報曝出消費者購買的1.9升海天金標生抽食用過兩次后出現數十條白色小蟲;2016年,深圳新聞網曝出,深圳男子在海天醬油里吃出蟲子,維權三個月未果。
專家建議:發現產品問題應積極維權
對于醬油生蛆,中國疾控中心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博士、副研究員張宇告訴綠松鼠,原料本身附著蟲卵、生產工藝出問題、包裝不嚴和保存不當等因素均可能導致醬油生蛆。消費者發現問題的時候一般都已經開封了,到底是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還是自身保存不當所致,通常都很難界定。
張宇認為,雖然大企業在生產工藝和安全控制相對嚴格,但生產廠家在沒有充足證據的情況下,直接將原因歸結于保存不當讓消費者難以接受。
對于醬油購買和保存,張宇建議消費者:
首先,在購買調味品時首先要選擇正規商超,確保產品質量;其次,要注意保留購物憑證,一旦發現問題可立即與銷售方協商,積極維權。最后,就保存而言,盡量與固體調味品分開放置在陰涼通風處,每次使用后要將瓶口遺留的醬油處理干凈并密封保存,不給蟲卵滋生的機會。而一旦開封后就要盡快食用,放置過久也容易產生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