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靠小兒推拿治咳嗽 10天后肺炎三度
孩子生病,又擔心藥物含抗生素副作用大,近年來,不少家長開始青睞不打針不用藥的“小兒推拿”療法,但同時與之相關的行業糾紛也開始多了起來。
11日,市民高先生告訴成都商報記者,2歲的女兒因咳嗽在一家名為“甘之堂”的小兒推拿機構進行推拿治療而耽擱就診時機,最終被診斷為肺炎,前后三次住進醫院,期間一度病危。“女兒病情的加重與甘之堂是分不開的,是他們的誤導耽擱了治療。”
專家表示,小兒推拿對一般的功能慢性病癥是具有相應效果的,比如:體虛易感冒、長期性的脾胃虛慢性腹瀉等,但對于突發感染性的病癥,則效果不大或沒效果,甚至會耽擱病情。
小兒咳嗽
父母送其做推拿
前后10日共計5次不見好轉
一場小咳嗽,最終三次住進醫院,期間甚至一度病危,險些住進ICU。11日,市民高先生向記者講述2歲女兒甯甯這場咳嗽的前后過程。
高先生介紹,甯甯的腸胃和體質一直不太好。在妻子同事的介紹下了解到這家名為“甘之堂”的小兒推拿機構。“她們同事說效果不錯,后面我們就去了,的確有一定的效果。”因為不想讓孩子吃藥,之后甯甯有幾次普通感冒、發熱、咳嗽也選擇了做推拿。
期間,高先生充值了三次消費卡,共3000元,妻子也在該機構報了一個媽媽推拿學習班,學費1200元,前后共計在“甘之堂”消費4200元,目前卡內還剩500余元。
9月25日,甯甯再次出現咳嗽癥狀。高先生稱,一開始家人選擇先觀察幾天,之后于27日和28日去做了兩次推拿。“中間國慶放假,出去玩就停了幾天,之后又于10月4日到10月6日做了三天。”
自從發現甯甯咳嗽開始到10月6日,前后做了5次推拿后,咳嗽卻一直沒有好轉。“我中間就反對去推拿,懷疑是支氣管炎,但‘甘之堂’說這是常見的,用他們的方式沒有問題,卻沒有好轉反而有加重的問題。”高先生說。接著,10月6日晚,甯甯的咳嗽變得異常嚴重。
病癥加重
被診斷為重癥肺炎 三次住院
家長質疑“甘之堂”誤導耽擱治療
隨后,甯甯被送到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經過醫院診斷,甯甯所患病癥為社區獲得性肺炎,且其肺部影像顯示條理和紋路模糊,尤其是左側肺部。“獲得性肺炎就是感染性的肺炎,但甘之堂說的是一般的小感冒咳嗽,沒有什么問題。”高先生說。
該次治療于10月17日出院。僅隔2天,甯甯再次出現高燒,于10月21日住院,這次除了重癥社區獲得性肺炎外,還感染了EB病毒,期間甚至病危,險些住進ICU病房,治療到11月3日才出院。11月4日,甯甯又一次因為同樣的肺炎回到醫院,到11月14日才出院。三次住院,共計花費近4萬元。
“后兩次住院雖說不是他們直接導致的,但也有間接關系,是他們誤導耽擱了治療。”高先生說,期間,其愛人在與甘之堂負責人熊女士針對甯甯病情的聊天過程中,曾表達過懷疑是不是患了支氣管炎,同時對要不要再繼續推拿也跟家人有了紛爭,“但對方回復,大部分的咳嗽在西醫看來都是氣管炎或者肺炎,臨床上肺炎也推過不少,氣管炎是最常見的,說無非就是外感積食而已。”
高先生妻子在向熊女士表達孩子癥狀時和孩子忌口的問題,熊女士回復,“只有繼續給她按之前的推拿,一定要給老人說不要亂喂東西。”而對于孩子有痰的說法,熊女士則稱排痰主要是把痰咳松。
高先生認為,正是這些原因導致孩子就醫的延誤。同時稱,甘之堂還存在非法行醫的問題,“他們在做相應的治療,但并沒有行醫資質。”
推拿機構
病癥加重有多種因素
家長有自己用藥行為
據悉,“甘之堂”全稱為“成都甘之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在桐梓林一棟大樓內見到甘之堂創始人熊女士。熊女士稱,不認同高先生的說法,“小兒推拿是幫助提高體質,保健調理,緩解身體不適,加速咳嗽恢復的輔助調理作用,不存在行醫行為。”
對于是否存在誤導行為,熊女士認為主要原因在于高先生。同時稱,甯甯在來店推拿階段,情況穩定。“回家后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就不知道了,導致病癥加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他有擅自用藥的問題,我們有一套的流程,但他離開后的行為我們沒法掌握,至少在這里孩子的情況穩定。”
同時,熊女士推測孩子后續病癥的加重,或與醫院也有關系,“為什么不找醫院,要找我們。我們現在的處理辦法是,退還520多元的卡上余錢。另外,出于對孩子的同情心,決定再退還之前的消費3680元。”熊女士說。
衛生部門
下達衛生監督意見書
協調“甘之堂”退還費用
孩子出院后,高先生曾到甘之堂進行聲討,同時投訴到武侯區衛計局。11日下午,記者與衛計局綜合監督科工作人員取得聯系,工作人員回復,11月30日接到高先生的投訴,之后便對甘之堂進行現場檢查。
“檢查結果是他們的確沒有行醫資質,但是他們做的是推拿,推拿不需要行醫資質。”該工作人員介紹,在現場沒有發現甘之堂行醫的相關器械,也暫時沒有發現其從事醫療活動的證據。
在檢查過程中,武侯區衛計局向甘之堂下達了衛生監督意見書,并提出要求,在經營宣傳過程中不得出現醫療專業術語,醫療效果等與醫療診斷相關的詞匯。同時,針對高先生的投訴,協調甘之堂退還其在店內的消費。
專家表示
對突發感染性疾病并無太大效果 推拿最好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
“小兒推拿其實是一種中醫治療手段,但不是對小兒的所有問題都有效果。”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治未病中心,長期從事針灸推拿的劉中興博士認為,小兒推拿對于一般的功能慢性病癥是具有相應效果的,但對于突發感染性的病癥,則效果不大或沒有效果,甚至會耽擱病情。
“如果遇到短期的突發高燒、脫水、咳嗽等癥狀,最好先到醫院進行診斷,如果繼續在一些小兒推拿機構最推拿的話,病情很可能就會惡化。”劉中興介紹,“比如小孩感冒有痰,其實是有感染的,推拿不能抵御這種感染。”
劉中興還介紹,隨著小兒數量的增多,人們對于小兒健康的關注,不少家長都希望孩子少吃藥,而此類的小兒推拿機構也就多了起來,但從業人員的能力卻良莠不齊,行業規范不夠。
劉中興表示,孩子出現病癥后最好先到醫院進行診療,推拿也最好到醫院等正規醫療機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