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壞的玉鐲值18萬? 專家:玉不同于黃金
云南網消息,6月27日,“云南瑞麗一游客手滑摔斷售價30萬玉鐲當場嚇暈”的事件刷屏朋友圈。28日,第三方對損壞的手鐲評估價值為18萬,因30萬和18萬之間的差距較大,涉事游客和部分網友不認可,再次引發軒然大波。專家認為,因玉沒有一定的評定機制和國際報價,所以有“黃金有價玉無價”的說法。
瑞麗市寶玉石協會評估價值18萬。 云南網 圖
網友:“碰瓷吧,這能值30萬?”
“意外就像龍卷風,讓我無法呼吸”、“手鐲摔了,心碎了”、“無錢手莫賤,手賤有風險”……這個意外不僅嚇暈了這名江西的女游客,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網友“藍風沙雨”建議走司法程序和物價鑒定。網友“熙哥發發發”質疑稱,碰瓷吧,這能值30萬?也有網友表示,瑞麗是個很大的翡翠市場,幾十萬的貨這樣放的滿大街都是,沒有什么值得奇怪的。網友“最后的zhanyi”調侃稱“買不起,別摸,原來服務員是為我好。”
專家說法:行業共識估其價格范圍
云南省寶玉石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趙旭剛告訴云南網,從大的層面而言,第三方評估機構只能辨別玉石的真假,因為玉不同于鉆石和黃金,沒有一定的標準和國際報價,也沒有業界都接受的品級評定機制,只能通過行業約束出來的共識來估計其價格范圍,所以才有“黃金有價玉無價”的說法。
趙旭剛表示,玉為礦物結合體,成分比較復雜,瑞麗市寶玉石協會所評估出來的價值可能是依據市場行情和玉本身的品質而得出,是一個相對客觀的結果。
針對此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教授包德清的說法同趙旭剛相差無幾。他表示,鑒定價格和銷售標價差距較大,網友看法不一屬于正常現象,如果第三方鑒定機構是有相關資質的,那一般沒有太大問題。他還介紹,玉石的鑒定通常包含三個方面,即確認貨品的真假、鑒定貨品原來是否存在問題、根據行情來估價。在沒有公認的價格體系下,以質量來作為評估價格的前提相對公正,“商場對玉石的開價都偏高,在廣州玉市標價60萬的,很可能20萬就能交易了。”
玉器業內人士“雕客”認為,既然是商品就有價格,靠的是信息不對等賺錢。玉和大部分商品的區別是:人們對它的了解很有限,有很多認知誤區。分辨一塊玉的好壞需要從產地,玉質,雕工多方面綜合分析,需要一個人不斷的學習,積累多年的經驗非短時間所能掌握。對業內人士來說每塊玉都有具體價格的。
據了解,涉事游客費某某并不認同瑞麗市寶玉石協會所評估出的18萬價格,或將通過法律程序解決此事。6月28日下午,涉事店主林某告訴云南網稱,對方一會兒一個說法,現在都很難分辨她說的哪一句話是真的。目前,雙方還在協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