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貓子或基因突變 常逆生物鐘容易致癌癥
不少愛熬夜的人被診斷患有睡眠相位延遲綜合征(DSPD),體內的生物鐘比通常意義的“晚上睡覺,早上起床”模式有所延遲。在盡量和你的“時型”同步的情況下,偶爾小小欺騙一下生物鐘,會為生活增添樂趣。
醫藥前沿綜合,APEC假期讓北京人獲得意外驚喜,出境游或宅在家里都不亦樂乎。但上班后,很多人一時適應不了工作節奏,感覺生物鐘全亂了。出現這種狀況表面看和長假有關,其實,最關鍵還是你不了解自己生物鐘是什么“時型”。如果能清楚了解自己的生物鐘“時型”,就能輕松找回工作狀態。
“早起的鳥”與“夜貓子”
都是基因“內置”好的
生物鐘最顯而易見的功能,就是告訴你什么時候該起床什么時候該睡覺。同時,它還能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血壓體溫和肌肉控制等。如果作息時間和生物鐘經常不同步,人就會疲勞乏力甚至生病。但日益增加的工作、生活壓力,使現代人經常無視自己的生物鐘。
喜歡早睡早起的人如果常熬夜肯定苦不堪言,讓習慣半夜睡的人早起也是很費力的事。為什么有的人“勤快”有的人就這樣“懶”?英格蘭薩里大學時間生物學家西蒙·阿契爾博士及其科研組認為,這些都是“內置”好的。基因Period-3可謂決定你是“早起的鳥”還是“夜貓子”的關鍵。
人體內的這種基因一個來自于母親,一個來自于父親。不同的基因版本,決定生物鐘“時型”的早或晚。擁有兩個較長版本Period-3的人一般都是“早起的鳥”,擁有兩個較短版本Period-3的人通常都是“夜貓子”。具體來說,“早起的鳥”不貪睡,是因為皮質醇等促使人們清醒的激素分泌水平更早地出現升高。“夜貓子”要更長時間才能清醒過來,是因為他們的清醒激素需要通過外界信號來提升。“夜貓子”的人數比“早起的鳥”要多20%。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