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靶場旁數個小區 女子帶娃散步中彈
原標題:“消失的子彈”射中1300米外歸家女子,多個小區進入大學靶場“射程”
9月12日,南京女市民秦海霞步行至自家樓下時突然被流彈擊中腰部,后經當地警方鑒定,流彈為56式步槍射出。中彈當天,其所在小區附近一處射擊場有當地一所大學的學生進行射擊訓練。
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10月31日了解到,秦海霞已經出院,涉事大學的相關負責人也到醫院看望過她,但相關賠償事宜還沒有最后商定。
從秦女士體內取出的子彈 。 受訪者供圖
射擊場子彈射出方向(紅箭頭)有多個居民小區 。 圖片來源:交匯點新聞
回家途中遇“天降流彈”
10月31日下午,傷者秦海霞在電話中告訴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9月12日下午2時許,她和丈夫用嬰兒車推著孩子行至小區樓下時,其腰部突然遭到“不明物體”重創:“像是有人拿一塊大石頭猛砸了我的腰,我被推著向前走了好幾步。”
遭“撞擊”后,劇痛促使下的秦海霞趕緊去摸左后腰部疼痛處,一摸手上全是血。
秦海霞一家住在南京市江寧區翠屏國際城廣場苑3幢。“撞擊”是在一家三口走到4幢樓下發生的,此時秦海霞丈夫正推著孩子位于秦海霞正后方約3米處。兩人都未能看清撞擊物從哪里飛來,秦海霞丈夫本能以為是高空墜物所致,當場大聲質問樓上是誰扔了東西下來。丈夫隨后報警,受傷的秦海霞被送往江寧人民醫院診治。
撞擊物是什么東西?經醫院拍攝CT顯示,秦海霞腰部進入一顆子彈狀物體。當晚8點多鐘,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子彈狀物體被取出,經當地警方鑒定,撞擊物為56式步槍射出的子彈。
術后半月左右,秦海霞出院,目前正在南京市六合區老家休養。秦海霞說,她已經可以下床走動,但被流彈擊中造成其腰椎第四、第五節錯位,是否有其它后遺癥還很難說。
經警方鑒定,秦女士體內取出的子彈系56式步槍射出 。 受訪者供圖
子彈系大學生靶場射擊飛出
流彈究竟從何而來?秦海霞向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說,事發后江寧區開發區派出所民警告訴她,就在她中彈當天,其小區附近翠屏山上一處射擊場正在進行一場射擊訓練,訓練學生為南京郵電大學的學生。
據江蘇當地媒體交匯點報道,經江寧開發區派出所警官證實,流彈確實是從該大學人武學院露天靶場脫靶飛出。射出流彈的靶場屬于當地一所大學的人民武裝學院,該學校位于雨花臺區鐵心橋街道大定坊,距離正對著射擊方向的將軍大道只有約1公里,大道兩側有翠屏國際城、挪威森林、香山美墅、南航大教工宿舍等居民小區,居住人口超萬人。
據該學院官方網站介紹,該學院是2000年3月經江蘇省教育委員會批準的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院,接受省政府和省軍區雙重領導,主要擔負全省基層人武部專職人民武裝干部和學校國防教育專職老師的培養任務。學院位于南京市城南旅游風景區的將軍山麓,占地720多畝。
10月31日下午,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致電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警方承認確有此事,但事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了解中。
重案組37號探員對照電子地圖測算,事發靶場距離秦海霞遭擊中的翠屏國際城廣場苑直線距離約為1300米。探員還發現,在事發靶場山下約兩公里范圍內,不僅有分布密集的大片居民區,還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軍路校區的部分校區。
據了解 ,靶場歸屬于南京師范大學人民武裝學院,事發當天在訓練場射擊的是南京郵電大學的學生。
秦海霞說,事發后,南京郵電大學人武部負責人曾去看望她,愿意承擔其醫療、誤工等費用,但秦海霞表示擔心此次創傷有可能會對其身體造成永久性傷害,賠償事宜還在進一步商談中。
民警到醫院對秦女士體內子彈取證調查。 受訪者供圖
探員追問
靶場選址是否存在問題?
據江蘇當地媒體交匯點報道,自去年9月份以來,事發的翠屏國際城及鄰近的挪威森林小區,曾發生過多次流彈傷人、傷物事件。那么,靶場附近有如此密集的人流密集區,靶場的選址和附近小區的規劃是否存在問題?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向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介紹,要找出究竟誰出了問題,要看是靶場建設在先還是小區建設在先。
楊保軍介紹,在這起事件中,靶場歸屬于軍事院校性質的學校,在城市建設規劃中屬于特殊用地。如果靶場建設在先,需要在建設時注意周邊的人流密集程度,保證在安全距離之內沒有其他人員出現。部隊設施也應該設置相應的警示標志,將人員阻止在安全距離之外。
如果是靶場先建設,小區后建設,則可能是居民區規劃出現問題。居民區的的規劃建設,不僅要考慮所在地的地質條件,也要考慮相鄰地區的安全條件。
靶場緣何會有流彈飛出?
南京一位警方內部人士告訴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在這起事件中,步槍的流彈能飛行這么遠,并且對人造成實質性傷害還是比較罕見的。不過,子彈的威力和射擊時的初速及角度有很大關系,如果角度湊巧,流彈在較遠的距離也能對人造成傷害。
這位警方內部人士表示,一般來說,只要射出后沒擊中目標的子彈都叫流彈,子彈能否準確擊中目標,和射擊時的角度有很大關系,“有時候槍口角度偏離一厘米,射到目標位置可能就會偏離二三十厘米。”他介紹,大學生沒有經過射擊訓練,在射擊時槍口角度掌握不好,很容易導致子彈脫靶形成流彈。
至于流彈飛出靶場造成傷害,這位警方人士表示,很有可能是流彈飛出靶場側面圍墻所致。一般情況下,靶場正后方都會設置靶壕和靶墻,靶墻的高度很高,且設有輪胎、鋼板等阻擋設施,防止流彈飛出。在他的射擊經驗里,出現流彈飛出靶場的情況很少,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流彈都會被正后方的阻擋設施擋住,而靶場側面的圍墻則一般較矮。在這起事件中,極有可能是射擊偏離角度過大,流彈從靶場側面圍墻飛出所致。
鏈接射擊場有何設置標準?
北京市地方標準DB11/XXXXX—2013《射擊場設置規范》中對于射擊場選址有明確規定:“射擊場應避開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設置,城區和郊區的城鎮地區不應設置室外或半封閉射擊場。”“室外和半封閉射擊場應充分利用射擊方向有山體掩擋的自然地形,射擊方向最大射擊距離內的空間區域有居民聚居區、風景游覽區、企事業單位、交通干道沿線或其他重要設施、場所的,應設置靶擋等安全設施。”
此外,規范中還詳細規定了靶道區的設施設置標準:“靶道區域兩側應建靶道擋墻,擋墻高度不低于3m,擋墻的材料和厚度以保證射擊子彈不能穿透為標準。”“半封閉射擊場靶道區上方應設置靶擋,靶擋的層級和高度應根據靶道情況確定,以能夠阻擋從射擊位任一位置的射線不能穿越靶道區和靶標區為標準,其材料和厚度應能保證子彈不能穿透。”
新京報記者 盧通 編輯 張太凌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