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聞

                揭秘官僚微信朋友圈:職級越高發得越少

                和老百姓喜歡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各類信息相比,官員、基層公務員的微信朋友圈很“單一”,除了工作,多是轉載類文字、圖片,很少表露個人觀點、情感,而且職級越高,轉發的東西越少。

                官員的微信朋友圈

                官員的微信朋友圈

                  和老百姓喜歡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各類信息相比,官員、基層公務員的微信朋友圈很“單一”,除了工作,多是轉載類文字、圖片,很少表露個人觀點、情感,而且職級越高,轉發的東西越少。朋友圈為何被他們“敬而遠之”?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新媒體時代,微信已成為主流的社交工具和信息獲取平臺之一。和許多老百姓喜歡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各類信息相比,官員、基層公務員的朋友圈顯得很“單一”,除了工作,他們的朋友圈里大多是轉載類文字、圖片,甚少表露個人觀點、情感。而且越是高職級,發的東西越少。

                  對此,早在2013年8月19日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要解決好“本領恐慌”問題,真正成為運用現代傳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

                  今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推動融合發展,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領導干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善于運用媒體宣講政策主張、了解社情民意、發現矛盾問題、引導社會情緒、動員人民群眾、推動實際工作。

                  5月31日上午11時許,西安一些路段出現擁堵。陜西省政法系統副廳級官員徐一超(化名)告訴華商報記者,他知道這個消息是當天11時20分左右從微信朋友圈看到的,而并非單位的系統上報,“現在微信已經成了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徐一超說。

                  華商報記者近日走訪調查發現,和許多普通人主要通過微信朋友圈“曬幸福”、“做微商”不同,官員群體的朋友圈除曬工作外,個人愛好、美文欣賞是這個群體朋友圈里發表、轉載最多的內容,甚少像普通民眾一樣寫滿喜怒哀樂,幾乎都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且,官員的職級和微信的活躍度、微友數量成反比,職級越高,微友數量越少,發的朋友圈內容數量也越少。

                  只當“觀眾”

                  兩年半只發了6條

                  職級越高發得越少

                  作為廳級官員,徐一超安裝使用微信軟件始于2014年春節,最初是為了方便和在外地讀書的孩子交流溝通,但很快他就成了微信的“鐵粉”,現在每天要花兩小時看微信朋友圈,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了一年多。“凡是當天的社會熱點或重大事件,微信上一般都能看到很不錯的解讀內容。”

                  盡管已經有兩年多的使用經驗,但徐一超發在朋友圈的內容加起來一共6條,3條國家政策解讀、2條朋友的古體詩詞,還有一條為朋友拍的幾張風光照片。其中最后一條信息的發表時間為2015年初。六條信息下面均有熟人朋友點贊,但沒有評論。

                  問他后來為什么不再發了,他笑著說不知道發什么合適,所以后面就一直沒有發。“發社會熱點顯然不合適,發目前流行的心靈雞湯吧,我自己都看不下去。發個人生活中的樂趣吧,又怕別人誤會,反正挺難的!”徐一超認為朋友圈是一個公共場所,即便自己以個人身份發東西,也容易引起別人的猜想,想了好久干脆不發了。

                  他舉例說,有一個同為廳級官員的老同學,2015年在朋友圈轉發了一則社會熱點事件的評論,結果被許多人解讀為官方對此事的態度。朋友后來怕事情復雜化,在刪除了這條轉發后從此不再發朋友圈,只是當觀眾。

                  “體制內的人,職級越高發言越謹慎,微信朋友圈也一樣!”徐一超說。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徐一超還打開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給華商報記者,并一一解釋說誰是某某官員。華商報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這些廳級、副廳級、處級官員的微信朋友圈里發的內容都不多,多位官員的文章主要轉發時間為2014年,很多人在2015年至今沒有在微信朋友圈里發過東西,或只發過一兩篇,且多是轉發關于傳統文化或者主流媒體的文章。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時任陜西寶雞市委書記、現任西安市市長的上官吉慶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微信“自己不怎么用”,但相當重視這種工具。每當看到包括朋友圈在內的反映民生問題的信息時,他都會第一時間批示,反饋到區縣。

                  甘肅省某地級市市長告訴華商報記者,自己有微信,但從來不發朋友圈。他認為微信朋友圈是了解社情民意的一個好渠道,據他所知許多職級很高的官員都有微信,但圈子特別小。“高官們的微信朋友圈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很少原創或轉發東西,很少發帶觀點的內容!”

                  “自娛自樂”

                  全是“風花雪月”

                  算工作之余的“自留地”

                  同為廳級官員,和徐一超的謹慎小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大學同學魯志峰(化名)的微信朋友圈就很活躍,幾乎做到了每日必轉發,基本是每天一條,偶爾也發兩三條,清一色的“風花雪月”美文、圖片欣賞。

                  魯志峰是陜西省內紀檢系統的一名官員,他說自己每天的工作都是和各類案件打交道,時間久了難免壓抑,微信可以轉發、分享和工作無關的內容,算是自己工作之余的“自留地”。

                  魯志峰解釋說,朋友圈里大量轉發的社會熱點他偶爾也瀏覽,但從不評價、極少點贊。“不是說我對這些東西沒有看法,而是我不能談觀點,怕引起別人的誤解。”魯志峰說經常有朋友通過微信給他轉發一些舉報材料,他收到后從不談個人看法,僅表示會轉給相關部門按程序處理。

                  對于微信朋友圈,魯志峰認為是朋友熟人之間交流的一個很好的渠道和平臺。他舉例說,以前沒有微信時,如果遇到自己喜歡的文章,通常的做法是會打電話或發信息推薦給志趣相投的朋友,而如今只需要轉發到朋友圈里,或直接轉發給個人。

                  魯志峰說他不怎么主張微信朋友圈成為曬工作的場所。“大家上班時間的壓力已經夠大了,朋友圈應該成為工作以外個人放松的地方!”

                  和魯志峰的觀點相近,陜西政法系統副廳級官員楊海(化名)的微信朋友圈里也從來不發關于工作的任何內容,而是清一色的攝影作品欣賞,再配一段勵志美文。楊海說,2012年剛開始玩微信時他也發過幾次和工作有關的內容,但發現容易引發矛盾和誤會,很難把握,此后就只發美文和美圖。“這些東西大家都喜歡,都是帶著欣賞的心態來看,從來不會產生誤會。”

                  楊海感慨說,如果不是自己的崗位太特殊,他也會通過微信朋友圈來記錄發表個人的喜怒哀樂。他給華商報記者推薦看自己的一位朋友——陜西某市環保局局長的微信朋友圈,里面發表的內容不僅有環保系統的新聞、活動,也有自己工作途中的見聞感慨,甚至還有去超市購物時的所見所聞。

                  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環保局長對華商報記者說,他對微信朋友圈的定義就是公開的“日記”。他說自己和許多下屬都是微友,有下屬在看完他的朋友圈后私信說:你是一個真實的人。

                  華商報記者熟識的一位組織系統的處級官員,其微信朋友圈發內容的頻率一般為每周兩篇,內容全部與飲食健康和傳統國學有關。他解釋說,組織工作方面的內容不好把握,而心靈雞湯又是他不怎么喜歡的東西,想來想去覺得發飲食健康和傳統國學對每個人都有益。

                  “快意江湖”

                  如果自己沒退休

                  許多文章不敢分享

                  即使在微信朋友圈很活躍的在職官員,都不愿在其中發表太多涉及個人及觀點的東西,而退休官員的朋友圈就精彩多了,表達尺度和思想活躍度都要比在任的自由許多。

                  今年75歲的許建國用微信已經有四五個年頭了。退休前他曾長期在西安市教育系統擔任領導,后來又出任西安市教育學會會長,是國內家庭教育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

                  幾年前,許建國最大的心愿是把自己這些年在家庭教育領域的積累結集出版。但自從開始用上微信,他的這個想法變了。他覺得出版與否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的觀點可以傳播出去,而微信就是一條很好的途徑。

                  許建國在微信朋友圈里發的主要是對教育現狀的一些看法、思考和觀點,他承認這些思考和看法都是退休、遠離崗位后才有的。“這可能就是旁觀者清的緣故吧!”許建國說。

                  許建國曾將一篇名為《時代天問:中國教育何在》的演講稿發到了微信朋友圈里,結果引來許多朋友的圍觀和點贊,文章開頭,許建國毫不掩飾地指出:表面的繁榮昌盛和國民的物欲橫流,掩蓋著一個巨大的心靈危機。而心靈危機的發端則是被嚴重扭曲的中國教育。

                  作為曾經的教育行政官員,許建國承認假如自己如今還在崗位的話,這樣激烈的語言是不敢公開講的。

                  許建國告訴華商報記者,他的微信里有約1500人,三分之一的教育工作者,三分之一的文化界人士,還有三分之一的家長。因為許多家長會向他“討招”,所以他干脆將這些整理成文章,直接發到朋友圈。今年5月開始,許建國讓女兒把自己的言論整理成三五句話能說清的“箴言體”,然后每隔幾天在微信朋友圈里推出。有次因為“尺度”過大,甚至和女兒產生了分歧,最終在女兒的堅持下,許建國刪掉了那條尖銳的“教育語錄”。

                  上世紀90年代擔任過咸陽市委書記、后來又擔任過陜西省委統戰部部長的李錦江也是一位每天都要瀏覽微信的退休官員。李錦江的朋友圈內容很豐富,既有健康養生方面的,也有國家大事,還有時政熱點話題。李錦江說,這些內容有的是在朋友圈里看到的,覺得有道理、有意思,就轉發了。

                  李錦江說自己這些年一直有閱讀習慣,以前主要是讀書,這幾年主要是閱讀微信中的文章。他也坦言,如果自己還沒有退休的話,微信朋友圈的許多文章是不敢分享給大家的。

                  一位在政府部門任副職的處級干部告訴華商報記者,他有位上司,退休前的朋友圈發的全是文學和攝影,退休后不久突然風格大變,每天都轉發社會熱點和時事評論。有一次退休人員聚會,他問上司為何有這樣的變化,上司笑著說“等退休了你就明白了”。

                  “宣傳高地”

                  推旅游講政策

                  有縣長開微店賣蘋果

                  和那些朋友圈跟自身工作沒有絲毫“瓜葛”的官員相比,還有很多官員在微信朋友圈找到了宣傳的第二塊“高地”。

                  記者發現多位旅游局長的微信朋友圈里大多發的都是和旅游有關的信息。佛坪縣旅游文物局局長趙建強的朋友圈基本上發的全是與當地旅游資源有關內容。趙建強告訴華商報記者,旅游宣傳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佛坪雖然旅游資源豐富,但由于財政緊張等原因,對旅游宣傳一直做得不夠。也是出于實際考慮,他要求同事們必須把宣傳當地旅游作為微信朋友圈的重點。“朋友圈有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果,從實際效果看我們的方式很有效。”

                  除旅游系統外,記者發現一些宣傳部門也要求公務員將個人微信朋友圈作為傳播、轉載當地宣傳信息的平臺。陜南某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告訴華商報記者,部里在2014年就有規定,個人微信朋友圈里要及時轉發、傳播關于本地的新聞宣傳稿件,當然內容必須是正面的。

                  比起這些把朋友圈當宣傳平臺的,有官員直接在朋友圈做起了“生意”,而且做得風生水起。2016年1月初,陜西旬邑、淳化、長武等8個蘋果基地縣的縣長正式公布“縣長賣蘋果”微店,利用廣泛的人脈、政府的公信力在朋友圈賣蘋果。縣長們承諾,價錢雖不是最低的,但質量絕對有保障。

                  長武縣縣長溫志剛自2015年12月20日起開始在微信上賣蘋果,經常在朋友圈里發關于長武蘋果的各種廣告。溫志剛介紹,他的朋友圈里有2800多名好友,他發的廣告還有好多人轉發,因此半個多月就下了50多單,賣出去200多箱蘋果。為了吸引朋友們的關注,他還想了幾句推廣詞:“吃長武蘋果,享甜蜜生活!長武蘋果可以帶皮吃!”

                  旬邑縣副縣長房曉飛告訴媒體,網上銷售是其次,主要是為了樹立品牌效應,讓小范圍的推薦帶動宣傳促銷,吸引更多的客商來咸陽采購蘋果。

                  除了這些,還有好多人正在醞釀,寶雞市司法局副局長曹長征今年春節期間才安裝了微信軟件,現在他用微信主要是看文章,“許多同學經常會通過微信給我轉精彩文章看。我也一直在醞釀中,也許我的微信朋友圈將來會轉發許多和依法行政、普法有關的文章。”

                  “工作日志”

                  圖文并茂匯報工作

                  發工作照扭轉刻板印象

                  調查中記者發現,越到基層單位,公務員的微信朋友圈內容越豐富精彩。

                  陜西關中某縣公安局李局長的微信朋友圈有很多和工作有關的警務信息,比如一些公開的案情通報。“對工作有許多幫助,好幾次我發了以后,有媒體的朋友認為有新聞價值,趕來提出采訪。”此外,他也偶爾發自己寫的短小詩文,“社會上許多人都以為公安局長很威嚴,冷冰冰的,其實不是這樣。”

                  李局長說,他每天晚上休息前都會瀏覽朋友圈,遇到朋友們發的有意思的文章就點個贊,或者轉發一下供大家欣賞。“如今社會節奏加快,微信朋友圈已經成為獲取信息、閱讀文章的一個新途徑。”李局長說,“朋友圈還有一個好處,即便不聯系,也可以大概知道朋友們最近都在忙什么。”李局長認為,微信拉近了熟人朋友之間的距離。

                  寶雞某縣一副科級干部今年微信朋友圈里發的主要內容為精準扶貧,比如某月某日去了某戶人家走訪,某月某日和村民一起商議安置房事宜等。這位副科級干部說,由于自己幫扶的村子距離縣城比較遠,一個星期才能返回縣城一次。剛開始去扶貧的時候,每隔幾天都要給領導匯報一下工作進展,以及自己最近的工作內容。期間自己純屬無意,將扶貧期間的工作狀態發到了朋友圈,結果被領導點贊,并留言說這個辦法挺好,圖文并茂。從此他就將每天的工作狀態都發朋友圈,等于自己督促自己工作,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給領導匯報了自己的日常工作。

                  喜歡將每日工作狀態發到微信朋友圈的還有西安市新城區的交警小王。今年30歲的小王說,以前同學朋友聚會,經常聽到大家對交警工作的不理解,總拿交警罰款貼單說事。后來他偶然將某天同事在淋雨執勤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引來眾多點贊,許多朋友都留言“交警真的不容易”。

                  然而,同為科員的小呂對朋友圈卻有點“犯怵”。小呂在陜西文化系統工作,他們單位有一個微信群,包括廳長在內也在群里,但除了工作,這個群里很少有人說話。曾有人問小呂微信好友中有廳長、副廳長沒,小呂連連搖手,他說覺得距離太“遙遠”,除非領導主動加自己為好友,否則下屬是不會主動加領導的。和他一樣,許多同事都不希望領導看到自己在微信朋友圈里發的狀態,“周末去哪里玩了、對生活的小牢騷……如果這些領導都能看到,我會很不自在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卡一卡二卡乱码三卡| 打开腿我想亲亲你下面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成人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好爽好深胸好大好多水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桃花阁成人网在线观看| 亲密爱人之无限诱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91香蕉视频成人| 大看蕉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又爽免费| 嘘禁止想象免费观看|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fc2免费人成为视频|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综合|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 亚洲精品一二区| 波多野结衣电车痴汉| 另类图片亚洲校园小说区|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国产猛烈高潮尖叫视频免费 | 欧美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地址|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在线观看| **性色生活片毛片|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dy8888影院午夜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