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著力構建“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10月17日全國第二個“扶貧日”到來之際,記者從省扶貧辦了解到,“十二五”以來,我省著力構建“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實現了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較快增長。
扶貧是一項社會綜合工程,為發揮多方合力,實現精準扶貧,我省積極構建“大扶貧”格局。一是持續加大專項扶貧投入。2011年至2014年,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扶貧投入逐年增加,其中中央、省兩級共投入財政扶貧資金87.45億多元,年均增長24.75%。二是努力聚合行業扶貧力量。各有關部門結合自身職能,積極在制定政策、編制規劃、分配資金、安排項目時向貧困地區傾斜,為貧困地區發展、貧困群眾脫貧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三是注重挖掘社會扶貧潛力。對全省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建檔立卡貧困村、艾滋病防治幫扶重點村落實派駐第一書記全覆蓋,夯實基層基礎,推進精準扶貧;深入開展駐豫部隊參與“三山一灘”扶貧開發行動;組織開展“扶貧日”、“千企幫千村”、“村企共建扶貧工程”等活動,多形式搭建服務平臺;持續有效開展“金秋助學”、“愛心包裹”、“同心康福”、“同心行動”、“村企共建扶貧工程”等品牌扶貧活動。
省扶貧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1年至2014年,全省累計實現55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由14.2%下降到7.1%。2014年,53個貧困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為8071元,比2010年4553元增長77.27%,年均增速15.39%,高于全省年均增速1.13個百分點。
“三山一灘”是我省扶貧的重點區域。“十二五”以來,全省累計向“三山一灘”貧困地區投入社會事業資金超過68億元,農村公路建設資金超過505億元,農田水利、安全飲水等農業資金超過150億元,以工代賑資金超過20億元,建設了一大批交通、水利及農村安全飲水等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2014年,“三山一灘”地區共完成搬遷扶貧1.37萬戶,5.16萬人,完成整村推進村794個,完成貧困勞動力的培訓轉移14.9萬人,發展各類產業帶動貧困農戶就業18萬多戶,實現了農民人均純收入快速增長。(記者黨文民)
■新聞1+1
省扶貧辦收聽收看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
10月16日,省扶貧辦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集體收聽收看了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開幕式,認真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主旨演講。
“總書記講得動情深刻,聽后備受鼓舞、倍感振奮。”省扶貧辦主任張成智說,習近平總書記的主旨演講,闡述了我國推進扶貧攻堅的莊嚴承諾和目標舉措,提出了下步的戰略部署。全省扶貧系統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主旨演講的豐富內涵,進一步把握中央關于推進扶貧開發的部署要求,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堅決打贏我省扶貧開發攻堅戰。
省扶貧辦廣大干部職工紛紛表示,要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精準攻堅和嚴實精神,真正讓扶貧開發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據介紹,自2011年新十年扶貧綱要實施以來,我省累計實現55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用4年時間實現了脫貧人口過半的目標。但我省扶貧開發任務依然艱巨繁重,截至2014年底,全省還有8100多個貧困村、160多萬貧困戶、576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記者王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