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年底"單飛" 領導留任免事業(yè)職務
劉鵬局長走出會場。昨日的足球改革發(fā)展工作會議上,國家體育總局為中國足球“開了一扇門”。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在中國足球歷史上,“8·17”或許將會成為一個重要的時間點。昨日下午,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工作會議在國家體育總局舉行,會上正式公布了《中國足球協會調整改革方案》(簡稱《方案》),提出了中國足協將與國家體育總局脫鉤,足協將在多個方面擁有自主權,足管中心將被撤銷等一系列重磅決定。
時間表
足代會之前將完成脫鉤
今年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總體方案》。這份總體方案的近期目標就是理順足球管理體制,即在近期內實現管辦分離。經過了各方近半年時間的研究,昨日會上正式公布了“脫鉤”的消息。
按照《方案》中第二條所述,中國足協與國家體育總局將完成脫鉤,撤銷足球運動管理中心。脫鉤后的中國足協將依法獨立運行,在內部機構設置、工作計劃制定、財務和薪酬管理、人事管理、國際專業(yè)交流等方面擁有自主權。
至于何時脫鉤,總局也給出了解答。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表示,隨著正式宣布《方案》,表明中國足協的調整改革,以及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的脫鉤,就正式開始了。
昨日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足協主席蔡振華表示,今年年底中國足協會員大會(“足代會”)之前,將完成脫鉤的主要工作,“調整改革后,足協是具有公益性質的社會組織,承擔體育部門在足球領域的管理職責。”
摘牌子
總局將給予指導和幫助
《方案》中表示,改革之后足協擁有絕對的自主權,即在足協與總局脫鉤完成之后,體育總局將不再具體參與足球業(yè)務工作,對中國足協僅給予必要的業(yè)務指導與監(jiān)督管理。
足管中心將由事業(yè)單位向社團常設辦事機構(協會秘書處)的職能轉變,改變中國足協與足球中心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組織架構。轉變完成后,適時撤銷足管中心并按規(guī)定核銷相關事業(yè)編制。
但這次所說的脫鉤并不是完全的切斷關系。劉鵬也表示,在脫鉤后,如果足協需要,體育總局還是會給予幫助。他說,作為體育總局,還是要“扶上馬、送一程”,今后重點在指導和幫助,需要幫助的時候,總局都會盡力而為。
據了解,在未來的具體實施過程中,蔡振華和中國足協現任4位副主席(即足管中心主任、3名副主任)將作為國務院體育行政部門代表進入中國足協工作,并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行管理。
轉角色
原領導留任免事業(yè)職務
隨著中國足協與體育總局脫鉤,其中足協的人事問題備受關注。足協主席的選擇成了關注焦點,蔡振華、容志行、張吉龍、王健林等一再被提及。
按照《方案》所述,足管中心領導班子成員作為國務院體育行政部門代表進入足協工作,免去事業(yè)單位職務。選擇進入中國足協工作的,將所有關系轉入中國足協,原在編在崗人員級別、職務等進檔封存;不進入中國足協工作的,由體育總局在系統內統籌安排工作。
至于未來足協主席的選舉,蔡振華表示,都是要按照章程,由會員大會投票選舉產生,而不是一般意義的自愿報名和海選產生,“第二,中國足協改革的核心是體制機制的轉變,而不是簡單的人或者領導職務問題。第三,從國際經驗來看,各國情況不一樣,還要根據各國情況來看。”
目前,蔡振華的身份有兩個,一個是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另外一個是中國足協主席。談到參選足協主席的條件,蔡振華說:“作為黨的干部,不管我在什么崗位,都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做出服務。”
“脫鉤”關鍵詞
1 去行政化
本次改革后,明確協會秘書處(社團常設辦事機構)僅行使執(zhí)行權,決策權歸會員大會和執(zhí)委會,真正實現了決策權和執(zhí)行權相分離。
2 薪資水平
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足球、體育管理、經濟、法律、國際專業(yè)交流等領域優(yōu)秀人才,確定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水平。秘書處的工資將具備市場競爭力。
3 財務公開
未來將由獨立的審計機構負責對協會定期進行財務審計,審計結果接受會員大會及社會監(jiān)督。
4 外事自主
由外交部商體育總局研究辦理授予中國足協出訪來訪外事審批權事宜,中國足協開展對外交流合作享有一定的自主權。
5 黨的領導
中國足協成立黨委,由體育總局黨組領導。中國足協黨委發(fā)揮政治核心作用。中國足協成立紀委,履行監(jiān)督責任,充分發(fā)揮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職責。
6 地方改革
各省市足協接下來也要同地方體育局脫鉤。接下來會搞一些試點城市,前期可能會有5個試點城市,在這些試點城市率先推進改革。(記者 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