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聞

                中國紀念抗戰 日國防長官:無益于地區和平

                以上就是日本當地今天對“七七事變”紀念日的一個反映。我們今天做這樣的一個節目,真的就是像一開始所說,不是為了記住仇恨,不是為了記住這個戰爭,我們為了捍衛的是和平,歷史是無聲的,但是歷史就在那里。

                  《新聞1+1》2015年7月7日完成臺本

                  ——從全民抗戰到全民紀念!

                  (節目導視)

                  解說:

                  78年前的“七七事變”,官方在紀念,民間也在紀念。

                  山西交城縣東社村村民 解登金:

                  日本在咱們這個地方殺人放火,(把村里人)都殺了。

                  解說:

                  八年抗戰既是國事更是家事。

                  資深媒體人 曹景行:

                  我們每一個家庭都是與一百多年中國的興衰,中華民族的命運都連接在一起。

                  解說:

                  今年不是為了記住仇恨,而是勿忘自強。

                  《新聞1+1》今日關注“七七事變”78年從全民抗戰到全民紀念。

                  主持人 董倩:

                  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剛才我們看到的是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當晚的一個模擬的場景。從那天開始中國人民進入到持續八年的抗日戰爭中去了。在78年之后,我們發現這場戰爭給中國人留下的這種傷痛的記憶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淡忘掉,今天我們就來關注這個話題。

                  解說:

                  今天,七七事變爆發78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有多少抗戰老兵能被我們想起?又有多少抗戰畫面印在我們的腦海中?

                  汕頭市民:

                  (英雄)犧牲后胃(被敵人)剖開,里面還有沒有消化的草根,那位英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但是我印象非常深刻。

                  汕頭市民1:

                  我記得課本里面像臺兒莊戰役,死傷都是比較慘重的。我覺得抗日精神就是不屈不饒。

                  解說:

                  歷史需要銘記。今天盧溝橋畔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一場偉大勝利歷史貢獻的主題展覽開幕。一千多幅戰場,兩千多件文物展現了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14年間,中國人民抗戰的光輝歷史。

                  在這次抗戰主題展覽上,人們還可以看到一張特別的紙條。它是一位普通百姓在北平淪陷之際寫下的。1937年8月8日,日軍舉行占領北平的入城儀式,北平百姓成了亡國奴。當時一位名叫羅德俊的工匠正在修建白塔寺,他把自己的無奈何茫然記錄在一張紙條上封進白塔塔頂的夾縫當中。今年重修此塔時值中日戰爭,飛機大炮到處轟炸,生靈涂炭,槍殺奸掠無所不至。數月之中而日本竟占領華北數省,戰士何時終了,尚不能預料,國家興旺難以斷定,略述數語以告后人。1978年白塔寺大修的時候,人們意外發現了這張紙條,它也成為北平淪陷的印記。

                  歷史需要銘記,而記錄的歷史的也不能被遺忘。今天方大曾紀念室在河北保定落成。方大曾是中國戰地記者的先驅,杰出的攝影家,是他最先報道了七七事變。新落成的方大曾紀念室陳列了它的遺物、銅像以及生平作品等。而在四川,百余名志愿者及八名初創抗戰老兵幸存者,來到三臺縣鳳凰山景嘉謨將軍墓前敬獻花圈,緬懷烈士。

                  抗戰老兵 陳伷:

                  我今年94歲了,只要我還活著,每年我都要帶領我的子孫,前來緬懷抗戰陣亡將士。

                  解說:

                  對于沒有經歷戰爭的年輕人來說,他們也找到了自己的紀念方式。

                  唐山師范學院學生:

                  侵略者必將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解說:

                  這是唐山師范學院的學生們自編自導自演的抗戰題材話劇《諜戰》。從去年開始,話劇社的學生就參加了抗戰尋訪活動,了解并記錄了大量進東地區的抗戰故事,他們以抗戰故事為素材,將歷史搬上了舞臺。

                  主持人:

                  過去的78年,今年的紀念活動,我們發現有一個比較獨特的現象那節是不僅官方在紀念,在全國各地來自于民間的這種自發的紀念活動也在紛紛的進行。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觀察的現象。它至少說明兩點:

                  第一,雖然過去了78年,但是七七事變給中國人帶來的巨大的傷痛,仿佛一條深深的傷口,并沒有隨著時間流逝,它得以很好的彌合,而是經常會隱隱作痛。第二,我們可以看到78年的時間過去了,78年前我們是全面抗戰,而現在我們是全面紀念。

                  在今年的紀念日,很多的媒體也都在紛紛用自己的視角在進行觀察。比如說我們注意到,有一個媒體拍攝到三張今夕對比的度片:

                  第一張是1937年在日軍占領下的盧溝橋,這是以前。下面是現在。以前是肅殺,現在是一種安逸。第二張圖片,這是1937年蘇州河畔,這是硝煙,這是繁華。這是臺兒莊1938年,我們可以看到上面的臺兒莊是廢墟,下面是一個錦繡的夜色。

                  對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歷史帶來的這種滄桑的劇變。但是同時,人們也在想隨著歷史遺跡的消失,歷史的記憶人們還能記起多少呢?對于經歷過那場戰爭的人來說,當然歷史是非常傷痛的。那今天我們就來走進兩個具體的個體的故事。

                  解說:

                  解登金今年68歲,山東省交城縣人,一個種了一輩子地的普通農民,如今他卻要堅持籌建一座抗日紀念館。

                  陜西省交城縣村民 解登金:

                  日本人在咱們這個地方殺人放火,都殺了。我們村光是被日本人(播散)傷寒菌(感染致死)幾十個了,房子點了(燒了)一半,山需就全被燒光了。咱們年輕人要懂得日本人對咱們中國的侵略。

                  解說:

                  山西交城,正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晉綏邊區根據地。當時日本人在解登金所在的東社村駐扎了三年之久,殺燒搶掠是常有的事。1941年侵華日軍在鄰村南溝村發動了滅村案,如今健在的幸存者只有兩位80多歲的老人。

                  解登金:

                  這個紀念館我的意思就是在建在日本人殺了67人(實為63人)那個地方,咱們自籌資金,就想把這個紀念館辦成。

                  解說:

                  七七事變發生后的78年,侵華日軍留給中國這片土地的傷痛記憶開始在民間漸漸蘇醒,自發的紀念活動在各地紛紛舉行。“對日作戰,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日本講和,”這是曹聚仁和舒宗僑在1947年合作出版的《中國抗戰畫史》中一句話。而這句話也讓與這本書同齡的兒子曹景行記憶猶新。

                  資深媒體人 曹景行:

                  這本書是我從小就當連環畫看的,三四歲,四五歲,然后慢慢懂起來。那個時候開始看圖片,后來看文字。我當時看到,當然小時候只看圖片,圖片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是戰爭的戰場,有日本兵的暴行,那個非常深刻,尤其是殺人比賽那一張。

                  解說:

                  40萬字,1200張照片,600幅地圖。中國抗戰畫史用新聞照片記錄了大量侵華日軍的罪證和中國人民抗戰的事跡。60多年后,曹景行決定重新回到父親曾經報道過的戰場尋訪中國的抗戰往事。

                  曹景行:

                  有一種使命感,這是我今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我們每一個家庭都是與一百多年中國的興衰,中華民族的命運都連接在一起,有這樣一個回顧的機會,實際上對我們整個民族的那段歷史的一個回顧。

                  解說:

                  從山東臺兒莊到武漢重慶長沙,從中國遠征軍戰斗過的云南騰沖到東北義勇軍奮起抵抗過的黑龍江哈爾濱,最后再到淞滬戰役的上海四行倉庫,曹景行跨越了大半的中國,按照父親的指引重返抗日戰場,只為能夠使這些千千萬萬浴血奮戰的先烈讓更多人銘記。

                  曹景行:

                  我們堅持下去,這一點是我們中國應該說是1937年全面抗戰代表了一個民族的崛起。第二個我覺得就是虧欠,對這些抗日陣亡將士的虧欠。我們隨時可以發現白骨,我們真的可以隨隨便便,一個頭蓋骨,一個大腿骨,就在那個地方發現,名字大部分是沒有的。

                  主持人:

                  無論是記者曹景行在沿著父親當年的足跡,去重新探訪抗日戰爭的戰場,還是說年近古稀的農民謝登今,他希望建立起一個抗日戰爭的紀念館,他們都是在用不著自己樸素而真誠的感情,在捕捉,在打撈歷史巨大的財富。

                  接下去我們就連線曹聚仁的兒子,活躍于兩岸三地的資深媒體人曹景行先生,曹先生您在做這次抗日戰場的這種重訪的過程中,對您來說感觸最深的是什么?

                  曹景行:

                  首先一個就是,對于我們這些看到的那些參加抗戰的那些老兵,最后的我們的采訪,就是非常感觸很深的,那些老兵都是90多歲的,但是談到了當年的抗戰,它們那種激情、那么興奮,就好像回到了年輕時代,但是它們畢竟是老了,當中的許多人,他們身體已經很難再支撐。有一次我們在采訪當中,采訪那個老兵心臟就不舒服了,后來我們把他直接就送到醫院,所以我們也經常說一句話就是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但是我們感到我們的老兵正在加速凋零,所以在這個時候,尤其今年,在今年抗戰勝利70周年的時候。首先我們是關懷老兵,還有一個就是老兵他們到底能夠給我們留下什么?這是全國都在做,特別是我看到很多年輕人在做,這是個我們覺得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而且很值得做的事情。

                  有一位年輕人就說,他自己做了這個事情以后,覺得心里頭就存結的很多,他們在周邊的都想把這件事情繼續做下去,而且有更多的人一起做下去。第二個就是感受到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民族當時能夠堅持抗戰,真是不容易,因為我們在采訪當中,越來越感受到,當時我們和日本相比,我們什么都是弱,除了我們的精神,真的就是我們每一個方面都打不過人家,但是我們就是堅持下去,而且堅持了這么長久,這在世界上是很少有的,甚至可以說,在二次世界大戰當中,只有我們中國可以堅持這么長時間,而且是在這么艱苦的條件下。

                  所以我們現在回過頭去看,就是說,我們整個一個民族可以說是從78年前的今天開始,有一種就是整個民族站起來的這種奮斗、抗拒這樣的一種精神,這個精神是我們最了不得的東西,不然的話我們不可能撐這么長時間。

                  主持人:

                  曹先生您看,您采訪了這么久,走了這么多的地方,也采訪了那么多的人,您剛才也說到,要紀念就是要銘記住一些什么,那么您感覺,就記住這些老兵,記住這些人,記住這件事兒,您能不能用很簡短的幾句話說,他到底是為了什么?

                  曹景行:

                  就是我們這個民族站起來了,我們這個民族不會給人家再壓下去,這一點最重要,而我們當時是在這么艱苦的情況都能做到堅持下去,我們今天有什么做不到,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那我們這個民族,就我們這個國家,就一定能夠成為我們整個世界上,我們這個不再受欺負,而且我們能夠作出我們的貢獻的這么一個國家和民族。

                  主持人:

                  非常感謝曹景行先生。我們剛才也說有前國各地,各種各樣的這種紀念形式,我們不妨看一下,有很多個人也建立了這個民間抗戰紀念館,你比如說,中條山抗戰紀念館,是山西一個退休工人創辦的。遼縣抗戰紀念館,是山西一個檢察院的退休檢察官創辦的。建川博物館,是四川省的一個公司的董事長樊建川創辦的等等。

                  那么在中國每年都在紀念“七七事變”的這樣的一個背景下,與此同時,日本又在做什么呢?我們繼續關注。

                  解說:

                  2014年年底,一部以描寫日本滿蒙開拓團命運的小制作電影《望鄉之鐘》,在日本國內上映,與其他電影不同的是,影片在開頭就打出了就算只是單純的響應國家號召,但侵略的這個事實每個人要被追求責任的這個字幕。

                  《望鄉之鐘》導演 山田火砂子:

                  明明自己是罪魁禍首,卻不告訴孩子們戰爭的事,我就想著,一定要讓孩子們知道,日本曾經建立過“偽滿洲國”,這樣荒唐的國家,我們那時是侵略者,不管怎么說,我們確實是發動了侵略戰爭。

                  解說:

                  電影《望鄉之鐘》的導演,83歲的山田火砂子出生在戰爭年代,童年里接受的是諸如,必勝的正義戰爭這樣的洗腦教育,在她看來要讓國民清楚的知道真相,是件不容易的事兒,這也是她拍攝這部影片的初衷。

                  山田火砂子:

                  我們當時都覺得日本一定會贏,做夢都沒想過輸的事,以舉國之力所制造的謊言,我們是不可能識破的。

                  解說:

                  和山田火砂子用電影說話不同,90歲的老兵中島五郎選擇用舉辦演講的方式,講述自己的戰爭經歷。

                  日本老兵 中島五郎:

                  我們就去掠奪老百姓家里的家蓄,糧食等這些能吃的東西,那個時候沒意識到是在做壞事,只是上面的人讓做什么我們就做什么,就想機器人一樣,在我參加戰爭之前,1940年那會兒,日軍的長官命令把村子燒了,士兵們就真去點火把村子燒光了,這就是日軍的三光作戰。

                  解說:

                  今天,經歷過生死的中島的五郎過著平靜的圣火,卻仍無法忘記那段刻苦銘心的記憶,對于當下日本政府不道歉的歷史認識,讓這個戰爭親歷者感到十分擔心。

                  中島五郎:

                  像我一樣參加了侵華戰爭的日本老兵,在回到日本后,因為對中國做了很過分的事,大部分人對自己在戰爭中做了什么都避而不提,而現在安培這些日本的政治家,對于日軍在那場戰爭中的暴行,明明知道,卻擺出一副不知道的樣子,說什么那是自虐史觀,對于日本過去做的錯事,說什么,談論這些就是在貶低自己這樣的混帳話。

                  解說:

                  在日本國內,有不少像中島五郎一樣的老人,他們都是那段黑暗年代的親歷者,它們對日本當時的侵略行徑感到非常羞愧,更不希望相似的悲劇再度上演。

                  退休老人 落合正行:

                  簡直感覺那個時代又回來了,一模一樣,用謊言去教育孩子們,我感到戰爭的氣氛正在靠近,這簡直令人無法接受,我打死都不想回到那個時代了。

                  主持人:

                  接下去我們就連線駐日本記者李衛兵,衛兵你好,就是由于時間的關系,請你給我們簡短的介紹一下,就是在中國隆重的紀念,全民的紀念“七七事變”的時候,就在這天,日本的輿論,日本的媒體有沒有什么相關的報道?

                  本臺記者 李衛兵:

                  好的董倩,那么“七七事變”是中國全民族抗戰的一個開端,7月7日是中國作為歷史紀念日之一,但是在日本由于歷史教育的欠缺,以及一些當政者有選擇的遺忘,那么大多數人對“七七事變”并不了解,7月7日這個日子在日本也很少被提及,往年的話即使是7月7日當天,也沒有什么媒體會去報道,更談不上會有什么相關的紀念活動,紀念是由于二戰結束70周年,更重要的是昨天,中國公布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一系列活動計劃安排,因此,大部分日本媒體在今天都是從這個角度進行了報道,提到了發生在78年前的今天的“七七盧溝橋”事變,是中日爆發全面戰爭的開端。

                  與日本媒體相對比較客觀,或者說比較平靜的報道形成對照相比,日本政府的反應,確實比較令人吃驚的,日本國防長官菅義偉在今天的記者會上,既然對中國全面開展抗戰勝利相關紀念活動和宣傳表示不滿,他聲稱強調抗日,將歷史問題,國際問題化的做法,無益于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對于菅義偉的這個言論,人們在吃驚之余不僅感到困惑,將歷史問題、國際問題化的難道不正是,不但不肯承認侵略歷史,反而要歪曲,甚至是美化過去侵略歷史的日本安倍政府嗎?那么這種做了壞事又不承認,還不許別人說的做法,才是對地區和平和穩定的最大破壞。

                  以上就是日本當地今天對“七七事變”紀念日的一個反映。

                  主持人:

                  非常感謝衛兵,我們剛才聽了衛兵的介紹,我們就在想這個問題,就是中國在紀念“七七事變”的這樣一個紀念日,不是為了記住戰爭,不是為了記住仇恨,而是為了珍視和平去捍衛和平,去提醒自己要自強。接下去,我們連線一位專家,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戰爭研究》主編高士華先生,高先生剛才您也聽到了我們記者李衛兵的一些介紹,就是相對于輿論媒體的冷靜客觀,這個政界顯示出了一種,相反的一種姿態,您怎么看待?

                  高士華:

                  主持人您好,我曾經在日本讀書4年,教書13年,我知道雖然日本極力否認侵略歷史拒絕反省,但日本民間的進步勢力一直在堅持反省,現在安倍政權變本加厲的否認侵略歷史,很多民間人士危機感加強,它們公開站出來,以游行示威、演講等方式,與安倍政權進行斗爭,反省戰方戰爭這是一個好現象。

                  主持人:

                  另外一個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就像開始我們捕捉到了一個現象,就是可能跟以往,一個稍微不同的地方,就是在今年不僅官方在紀念“七七事變”紀念日,而且越來越多的民間在自發的紀念,您怎么看待由觀念漸漸的已經擴散到了民間紀念這種現象?

                  高士華:

                  是這樣的,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來關心這段歷史,也建立了不少的民間抗戰紀念館,政府和民間聯合推動紀念抗戰值得肯定,我相信有更多的人,通過了解那段歷史,從中獲得正能量,增強民族自豪感,從國際上來看,我覺得民間力量參加抗戰紀念是一個好現象,他們的發生在國際上有說服力,也容易被接受,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趨勢。

                  主持人:

                  非常感謝您給我們解釋這些,在節目的最后,我們想引用一首蘇叔陽他曾經寫過的一首詩叫《我是盧溝橋》,詩是這樣寫的,是的,我是盧溝橋,我就是那歷經千年風雨也未曾垮掉,用石頭鋪就,鐵鏈串起的,聯拱的大橋。

                  我們今天做這樣的一個節目,真的就是像一開始所說,不是為了記住仇恨,不是為了記住這個戰爭,我們為了捍衛的是和平,歷史是無聲的,但是歷史就在那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国产毛多水多高潮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导航| 欧美日韩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3级在线观看| 182tv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天天看片天天干|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欧洲美女与动zooz| 免费一级毛片正在播放| 美女脱得一二净无内裤全身的照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www.精品在线| 成人免费男女视频网站慢动作|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欧美成a人免费观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高潮视频| 羞羞漫画页面免费入口欢迎你| 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XXX2高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 午夜在线播放免费高清观看| 蜜桃视频一日韩欧美专区 |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日本久久久免费高清| 亚洲国产模特在线播放|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真| 十八在线观观看免费视频| 色伦专区97中文字幕|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妞干网2018| 久久丫精品久久丫|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亚洲国色天香视频| 欧美日本免费观看αv片|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秋霞黄色一级片|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公司在线| 青青青手机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