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南三環站開通 分流航海路站7成車流量
鄭州報業集團記者 劉凌智 文 白 韜 圖
3月6日起,《鄭州日報》、《鄭州晚報》對我市南三環與京港澳、隴海路與西南繞城高速、G107輔道與連霍高速三個高速出入市口未開通進行連續報道。消息刊發后,河南省收費還貸高速公路管理中心與鄭州市交通委高度重視,雙方緊急協調后,南三環站作為我市第18個高速出入市口,于昨日正式投用,極大緩解了鄭州城區東南部的交通壓力,特別是對必須途經航海路站的市民和企業來講,更是一大喜訊。
南三環站開通后,我市規劃的26個出入市口還剩8個尚未開通,而已具備通車條件的隴海路與西南繞城高速、107輔道與連霍高速兩個站點也即將開通。
接到開通通知后三次調試設備
3月13日下午,南三環收費站的韓丁站長,接到上級單位——河南省收費還貸高速公路管理中心通知,要求做好在第二天上午9點開通南三環站的準備,與施工方做好站點交接工作。
此時,收費站所有工作人員已準備就緒,從其他站點抽調而來的收費員均經驗豐富,在所有設施設備完善的情況下又進行了三次調試。
家住北環附近的韓丁,同其他市民一樣,盼望這一天已久,在近來的一個多月中,他幾乎每天都要為南三環站的設備入場及設施調試而操心,但同樣每天從家來回都得經過航海路站,耐著性子等待。
南三環站開通,韓丁上下班的路就順暢了。
剛開通5分鐘就有車輛進站
昨日9時,南三環站開通運營,收費員調整好狀態進入工作間,站點施工人員也特意趕到現場,眼看自己付出辛勤勞動的成果投入使用,不禁鼓掌叫好。
就在工作人員剛剛搬離封堵上下匝道口的路障之際,一輛銀白色豫A牌轎車,從高速下道口駛出,此時是9點5分。
只見該車下道時速度緩慢,停停走走,顯得猶豫不決,在眾人注目下,停駛在收費口處。在得到站點已開通的確認信息,且自己是第一個通行南三環站的車主后,秦女士顯得喜出望外。
秦女士表示,她要去四港聯動大道,在高速上看到了南三環的標識后,也不知道是否開通,就決定試一下,沒想到真開通了。
可有效分流航海路站車流量
在南三環站開通的半小時內,四個出站口發卡的數字為“12、15、15、6”,由于站點開通未提前宣傳,每名車主都會抱著“試探”的心態,猶豫著從站點通行。
據市交通委工作人員介紹,收費站設置為4進7出,其中設置了兩條ETC收費車道。他說,南三環建成通車后,完善了鄭州東南部區域交通網絡,并加快了鄭州市城市化進程和“暢通鄭州”工程的推進,將極大緩解鄭州城區東南部的交通壓力,改善區域交通通行環境,對方便市民出行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還能夠加強鄭州市與中牟縣、鄭汴產業帶、航空港實驗區的交通聯系,以此帶動沿線土地的開發。
在南三環站開通90分鐘后,收費站統計數據顯示,上道車輛為105輛,下道車輛為110輛,平均每分鐘通行2.4輛。這也印證了韓丁的預計分析,南三環站將分流航海路站70%的車流量。
10個小時通行3501輛車
在站點開通之前,省收費還貸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曾沿南三環進行調研,看到一家物流企業就拍一張照片,最終得到的數字為40家。
韓丁表示,這個數字僅僅是看到的,如果再加上沒有標志的小型物流企業,絕對會超過這個數字,在這個區域內通行的物流車輛之多可想而知。
“該區域大型物流園區扎堆,大貨車都得走折返路線。”韓丁解釋說,南三環站與航海路站相差大約2.5公里,大貨車只能跑過去再返回來,來回就是5公里。“開通后貨車不可能舍近求遠,這也就是為何預計分流量能達到70%。”
因此,南三環站的開通,起到了很大分流作用,使整個東南地區的交通壓力都得到了緩解。
據統計,截至昨日18點55分,從南三環站上道的車輛1774輛,下道1727輛,在10個小時內共通行3501輛車。
昨日,市交通委同時傳來消息,市民較為關注的隴海路與西南繞城高速、107輔道與連霍高速這兩個出入市口,也將于近期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