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再實現12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
制圖/劉志強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目前我省還有53個貧困縣,9000多個貧困村,69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扶貧開發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
1月16日,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會議透露,今年我省將再實現120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扶貧開發越到最后,難度越大。當前,大別山、伏牛山、太行山、黃河灘區“三山一灘”地區貧困人口占全省的六成以上,是全省扶貧開發的主戰場,也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今年,全省120萬農村貧困人口將如何實現穩定脫貧?
頂層設計:改變考核指揮棒
今年,我省將加強頂層設計,改變考核方式,促進貧困縣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把工作重點放在扶貧開發上。
“我省將完善貧困縣管理三項機制,盡快出臺貧困縣考核評價辦法,落實中央關于貧困縣的約束機制,研究制定貧困縣適時退出機制?!睍?,省扶貧辦主任張成智說。
今年,我省還將落實國家《關于改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的意見》,完善以減貧成效為導向的資金分配機制,加大按扶貧成效分配資金的比重。
十件實事:實實在在解民憂
長期以來,就醫難、上學難、吃水難、用電難、通信難、行路難等,是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老大難”問題,也是妨礙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絆腳石”。如何破除這些發展瓶頸,讓脫貧地區早日甩掉“窮帽子”?
眾人拾柴火焰高。2014年我省交通、水利、教育、農業等各部門主動擔當,加大幫扶貧困地區的力度。據統計,2014年僅投向全省53個貧困縣的行業部門資金就有600多億元,比往年有明顯增加。
會議指出,今年我省將強化行業扶貧,立足行業部門職能,凝聚行業部門合力,大力實施村級道路暢通、飲水安全、教育扶貧、文化建設、特色產業增收等扶貧開發10項重點工作,實實在在解民憂,讓貧困地區群眾早日過上好日子。
精準扶貧: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
在以往扶貧工作中,不少貧困戶反映一個共性問題:一些扶貧項目存在“扶強難扶弱”、“壘大戶”等問題,有些貧困戶并未受益。今后,扶貧開發方式將逐漸由“大水漫灌”變為“精準滴灌”,實現扶真貧,真扶貧。
2014年,全省共組織各級干部7.9萬余人、1.2萬多名志愿者參與貧困村和貧困人口調查摸底、建檔立卡工作,努力把每一個貧困群眾都識別出來,為精準扶貧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我省選擇蘭考、滑縣、新縣等10個縣作為建檔立卡、精準扶貧試點縣,為全省開展精準扶貧探索路子。
會議透露,今年全省扶貧開發力爭做到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精準考核。此外,全省將調整優化資金使用結構,用于精準扶貧幫扶到戶的資金,將是扶貧資金總量的近七成,讓錢真正用在“刀刃”上。(記者 盧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