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6 07:49:00 來源:新京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新京報訊 明年年底前,城鎮小區將補足配齊幼兒園;至2016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將達到75%左右。昨日,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印發《關于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意見》,公布了上述目標。
此前,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司長鄭富芝透露,截至去年底,通過2011年至2013年實施的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中國在園幼兒增加918萬人,相當于過去10年增量總和,“入園難問題初步緩解”。2014-2016年各地將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須認定一批普惠性民辦園
擴大總量仍是二期三年行動計劃的首要任務。《意見》要求,各地逐年安排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園,并加大農村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
同時,面對民辦園占比較大的現實,為增強民辦園的普惠性,《意見》要求各地根據普惠性資源布局和幼兒入園需求,認定一批普惠性民辦園。2015年底前,各地就要出臺認定和扶持普惠性民辦園辦園實施辦法。
小區配套園建設上,《意見》指出,各省(區、市)要出臺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和管理的實施辦法,2015年底前,城鎮小區按國家和地方相關規定補足配齊幼兒園。
保教費要控制在家庭可負擔范圍
學前教育投入方面,《意見》要求,各地要按規定程序調整保教費收費標準,將家庭負擔控制在合理范圍。
為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意見》要求,要堅持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
根據《意見》要求,幼兒園還要建立健全定期自查自糾制度和家長委員會制度,對衛生、消防、園舍等方面的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并消除,對事關幼兒和家長切身利益的事項,應充分征求家長委員會的意見。
補足配齊各類幼兒園教職工
幼兒園師資也是公眾關注的焦點。《意見》要求,各地要通過多種方式補足配齊各類幼兒園教職工,有條件的地方,出臺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標準。
民辦園方面,各地要引導和監督其足額足項為教師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公辦園非在編、農村集體辦幼兒園的教師工資問題也得到關注,《意見》要求,各地通過生均財政撥款、專項補助等方式,支持解決好這些教師的工資待遇問題,逐步實現同工同酬。
《意見》指出,各地可聘任優秀的幼兒園退休教師,到教師資源短缺的農村地區任教,或開展巡回支教。2015年底前,各地要完成對幼兒園園長和教師的全員專業培訓。(記者許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