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6 08:10:00 來源:京華時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十八屆中紀委四次全會上作重要講話。新華社發
劉金國
昨天,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在中紀委第四次全會上講話指出,中央橫下心要遏制住腐敗蔓延勢頭,在如此形勢下仍有黨員干部不收手甚至變本加厲。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重點查處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誰還敢我行我素、依然故我,就要付出代價!
重要講話
治黨管黨
為國盡忠在家盡孝天經地義
王岐山指出,從嚴治黨首要的是嚴明黨紀。新形勢下黨面臨“四大考驗”、“四種危險”,面對著各種挑戰和風險。
要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有機銜接。黨規黨紀要做到要義明確、簡明易懂、便于執行。要求真務實、循序漸進,先從提出工作要求入手,探索實踐、不斷總結,成熟后再上升為制度。要將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的實踐成果固化為制度,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等,不斷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相關黨規黨紀和法律法規。
王岐山指出,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13億人,不可能僅僅靠法律來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法律法規再健全、體系再完備,最終還要靠人來執行。領導干部一旦在德上出問題,必然導致綱紀松弛、法令不行。從十八大以來查處嚴重違紀違法“活”的案例看,有的領導干部根本不學黨規黨紀,不知法律法規,無視規矩、不講廉恥,根本不把黨紀國法當回事,毫無戒懼之心。職位越高、權力越大,越應心存敬畏,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決不能無法無天、膽大妄為。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深厚的治國理政、管權治吏思想,有豐富的禮法相依、崇德重禮、正心修身的歷史智慧。“國家”是我們民族獨有的概念,國與家緊密相連、不可分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為首要。中華傳統文化是責任文化,講究德治禮序。
王岐山指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中華文明的DNA,為國盡忠、在家盡孝,天經地義。我們要尊重自己的歷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守和弘揚優秀傳統,發揮禮序家規、鄉規民約的教化作用,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文化營養。
未來工作
反腐要“治病樹”“拔爛樹”
王岐山指出,黨中央橫下一條心,一定要遏制住腐敗蔓延勢頭。
在如此高壓態勢下,仍有一些黨員干部不收手、甚至變本加厲,有些地方甚至出現“塌方式腐敗”,令人觸目驚心!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重點查處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治病樹、拔爛樹,強化“不敢”的氛圍。懲是為了治,要加大治本力度,選對人、用好人,深化改革,加強制度建設,強化日常管理和監督,完善激勵和問責機制,逐步實現“不能”。最終靠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意識,樹立“三個自信”,真正做到使之“不想”。
王岐山指出,“四風”病源還在、病根未除,仍停留在“不敢”層面,“不能”、“不想”的問題還遠沒有解決,防止反彈任務艱巨。黨風問題關系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一旦出現反彈,后果不堪設想。我們要始終保持冷靜清醒,堅定信心和決心。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要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持之以恒糾正“四風”,馳而不息正風肅紀。要加大執紀監督、公開曝光力度,依靠廣大群眾的參與和監督,使作風建設落地生根、成為新常態。誰在這樣的形勢下還敢我行我素、依然故我,就要為我們黨改進作風付出代價!
黨內決不允許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利益輸送;決不允許自行其是、陽奉陰違。各級紀檢機關要加強對政治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查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為,保證中央政令暢通。
專家解讀
1.反腐開始從治標轉向治本
制度反腐專家李永忠說,此前的表述中“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而這次會上,王岐山的講話則指出“要加大治本的力度”,有著根本的不同,認識很清晰,就是要構建一個不敢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特別強調,要通過反腐敗來為依法治國提供保障,從這個會議上,確定了一定要走向治本的反腐,可稱為反腐敗由治標的反腐走向治本反腐的轉折點。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也表示,十八大中共四中全會主要解決依法治國的問題,王岐山的講話對反腐敗進行了全面的闡述。此次提出依憲執政之外還要依照黨紀。在講話開篇就提出,要建立一個憲法和黨規之間互相銜接的機制,這個是受到關注的,在未來制度層面出臺的舉措或多集中于銜接黨規與國法。
2.反腐未來將繼續保持高壓
李永忠表示,王岐山的講話透露的另一個重要信號就是,現在的官場地位越高權力越大,特別是黨內不能團團伙伙、拉幫結派,這幾句話很關鍵,絕對不是憑空說的,中央高層對此也有共識。拉幫結派,像這么大的利益團伙能夠形成就是長期以來存在著利益輸送。王岐山講話中,明確要通過紀檢監察機關全面履行監督責任,來確保進一步使中央政令暢通。
汪玉凱稱,目前反腐敗的力度已經很大,但是有些官員不收手,變本加厲,這說明反腐敗局勢復雜,但是也不排除抵抗反腐等情況在里面,腐敗蔓延的形勢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是并不樂觀。在這樣的認識之下,可以想見未來對于反腐敗領域將持續高壓。
3.一些問題解決時機不成熟
此次召開的中紀委四次全會之所以備受關注,除了十八大中共四次全會上確立的“依法治國”主題將在反腐敗領域進一步落實之外,社會各界的主要關注點還集中在紀檢機構的進一步改革。有專家此前分析,目前,反腐力量分散在黨政系統中的多個部門,如何改革紀檢監察組織結構,整合反腐機構,形成力量集中的“反腐拳頭”,這次會議也有可能涉及。但是就目前公布的中紀委全會的內容來看,尚未涉及上述內容。
對此,接受京華時報采訪的多名專家分析,“多龍不治水”存在的現狀也相對復雜,要想短時間內將其整合,條件恐不成熟,但相信會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涉及。此外,對于一些社會關注度較高的腐敗案件,也相信會在完成調查后及時向社會通報。
人事信息
劉金國當選中紀委副書記
昨天,在第十八屆中紀委第四次全會上,公安部副部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督察長劉金國,當選中紀委常委、副書記。
家產“寒酸”令人瞠目
2011年度“感動中國”組委會對于劉金國的頒獎詞如此表述:“賊有未曾經我縛,事無不可對人言。是盾,就矗立在危險前沿,寸步不退。是劍,就向邪惡揚眉出鞘,絕不姑息。烈火鍛造的鐵血將帥,兩袖清風的忠誠衛士。”推選委員涂光晉則評價其“正因為頭頂有國徽,心中有人民,他才能如此清正廉潔,嫉惡如仇,臨危不懼,知難而上”。
再早之前,《人民日報》曾刊發劉金國人物報道其這樣表述,1995年劉金國調任河北省公安廳副廳長時,家產之“寒酸”令人瞠目結舌:一個大衣柜,兩個木箱,三張木床,一個書柜,一個寫字臺,再加幾個舊沙發和那臺黑白電視機。全部“固定資產”,剛剛湊夠半卡車。他當了5年主管全省交警、戶籍、治安、文化市場的副廳長后,記者登門造訪,發現他家的地面還是水泥的,門墻依舊是交工時的樣子。除了新增一臺彩電和幾個書柜,一切照舊。
劉金國就任公安部紀委書記后,公安部先后出臺了《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紀律條令》。劉金國曾在一次公安機關反腐倡廉建設會議上說:“紀委不辦案,就如同工人不做工、農民不種地,要像打擊暴力犯罪一樣嚴懲腐敗!”
曾指揮處置大連輸油管線閃爆事故
資料顯示,劉金國出生于1955年,河北昌黎人。現任公安部副部長、黨委副書記(正部長級),紀委書記、督察長,副總警監警銜。
劉金國警界生涯起步于1992年,先后擔任秦皇島市公安局局長、河北省公安廳副廳長、河北省政法委書記等。2005年3月調任公安部副部長,2009年8月起兼任公安部紀委書記、黨委委員、督察長。今年2月,任公安部黨委副書記,并明確為正部長級,現在公安部領導排序中位列第三。
2000年榮獲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稱號。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公安部前線總指揮。2010年大連新港的輸油管線閃爆,公安部前線總指揮。“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 (記者 孫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