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8 20:31:00 來源:映象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映象網訊(記者 駱瓊)“今兒地都澆完了。瞧這小麥彎著腰,估計今年是個豐產年。”5月8日,河南湯陰縣農民魏二民穿梭在自家麥地里,澆水施肥,盼收的喜悅掛在眉梢。
“烈日當頭、黃金鋪地、老少彎腰”,一年之中最繁忙的“三夏”時節即將來臨,中原大地上農民們奔走在田間地頭,搶墑播種,期盼著豐產。
全省90%麥田墑情適宜 為豐產奠基礎
五月中下旬,我省小麥從南向北又將陸續進入收獲期,但湯陰縣伏道鎮大性村村民魏二民一點也不擔心今年的收成。
“這幾天一直沒下雨,俺就把這十來畝地澆了水,而且今年可能有蚜蟲病,就順便打打藥。瞧這小麥彎著腰,估計今年是個豐產年。”魏二民指著田里的小麥說。
據河南省農業氣象中心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全省90%麥田墑情適宜,沒有發生大面積病蟲害,近期氣候條件良好,為豐產奠定了良好基礎。
“小麥后期田間管理要特別注意蚜蟲病和干熱風的發生,豫南和豫西南,乳熟期的小麥要做好干熱風的防治工作,現在主要還是一噴三防。”河南省農業氣象中心主任劉忠陽提醒。
他還表示,今年全省小麥到目前來說形勢是非常好的,特別是這段時間溫度不是太高,對于灌漿非常有利。
2012年以來,河南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加速推進,引領著中原農業一步步向前邁進,而剛剛過去的2013年,河南糧食產量再次創造新紀錄,總產量達1142.74億斤,實現“十連增”的歷史性突破。
高標準糧田成糧食增產“秘籍”
1月份,農業部通報了我國有30多個糧食產量超百億斤的地市,其中包括我省的周口、駐馬店、商丘、南陽、信陽5個城市。此外,據農業部統計,我省滑縣、固始、永城、唐河、太康、鄧州等26個縣(市)糧食產量超過10億斤。
這些地區糧食高產有何秘籍?河南省建設高標準糧田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徐獻軍表示,這些產糧地市的糧食生產,主要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建設。
“夏糧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二點多,秋糧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八點多,這說明高標準糧田在糧食生產中的增產優勢初步顯現,為我們省糧食十連增這樣一個好的成績做出了重要貢獻。”徐獻軍說。
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土壤有機質提升……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一個個新鮮的名詞在震驚老百姓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現在高技術種田,省工又省事,產量高,糧價還賣得高。家有六畝地,一年一畝地一千多,這是穩定的收入。我在家有個小生意,好的時候七八萬。”周口商水縣舒莊農民杜聯合剛剛說起自己近些年的收入,就笑地合不攏嘴了。
據了解,今年我省將繼續加快高標準糧田建設步伐,計劃再建成高標準糧田900萬畝。為此,河南省政府選取浚縣、滑縣、原陽縣、長葛市、舞陽縣、西平縣的6個高標準糧田“萬畝示范方”,實施高標準糧田建設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