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1 06:32:00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年底前,淘汰全部公務黃標車,2018年PM2.5平均濃度下降20%以上;今年,新改擴建學校90所,增設床位3000張……
昨天開幕的鄭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鄭州市市長馬懿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描繪了鄭州今年及未來5年的發展“藍圖”: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初步確立以國際化、現代化交通樞紐為特征的國家中心城市地位。
居民收入
新增13萬人就業
人均收入增長8%以上
鄭州市市長馬懿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3年鄭州市GDP達到6202億元,年增長12.1%,是2008年的1.8倍。
去年鄭州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61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4009元,年均分別增長11.1%和13.2%,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1∶1縮小為1.9∶1。
今年,鄭州的GDP預期目標為7000億元,增速在10%以上。
老百姓的收入也要跟著增長,今年鄭州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要在8%以上,農民人均收入實際增長也要在8%以上。
另外,按計劃,今年城鎮新增就業13萬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3.5%左右。
港區
推動“菜鳥”建設
打造“海淘”集散中心
“海淘”,對于一些網購達人來說并不陌生,消費者通過電腦就可以實現全球網購。
一些奢侈品、服裝、奶粉、電子產品等從國外網站上購買,價格往往比國內便宜很多,而且,今后鄭州人“海淘”將會更便捷。
今年,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將加強綜保區三期、河南電子口岸平臺等項目建設,推進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規模化運營,初步形成國際網購品集散分撥中心。
此外,重點推動菜鳥(中國)智能骨干網、手機產業園等建設,推進汽車整車進口口岸申報,加快藥品、肉類進口口岸建設,做好國家重點通訊檢測實驗室和食品、藥品、醫療器械檢驗檢測中心建設。
今年,港區將圍繞“打造大樞紐、發展大物流、培育大產業、形成大都市”,以完善基礎設施和招商項目落地為重點,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翻番。
未來五年
力爭自由貿易園區獲批
今后五年,鄭州將初步形成重要的內陸開放高地,以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主平臺,以發展航空貨運為突破口,加快鄭州國際空港、國際陸港建設,力爭鄭州自由貿易園區申建獲批,航空港開放門戶地位基本確立。
“屆時,鄭歐班列、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規模化運營,食品、藥品、汽車整車等特種商品進口指定口岸功能不斷完善,完成電子口岸平臺建設,通關更加便利。”馬懿表示。
環境
今年年底前,淘汰全部公務黃標車
霧霾肆虐,看不到藍天白云,連呼吸新鮮空氣也成了奢望。
今年,鄭州市將加大燃煤鍋爐拆改力度,計劃年底前完成市區燃煤鍋爐拆改80個,減少市區用煤量28.8萬噸,減少各類污染物排放量3168噸。
汽車尾氣,也是霧霾的一個元兇。今年,鄭州市將加強黃標車治理,年底前淘汰全部公務黃標車,淘汰營運黃標車1000輛。
馬懿說,鄭州還將著力推進煙塵治理,推廣建筑工地揚塵污染防治技術,加快電力、水泥等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等。
產業
鄭州欲建全球最大智能終端基地
鄭州今年將打造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產業集群,力爭電子信息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2800億元。同時,打造物聯網、北斗導航等新興產業集群,力爭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年銷售收入突破2000億元。
今后5年,鄭州市將初步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明顯成效。
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大都市戰略支撐產業體系基本確立。
屆時,鄭州汽車及裝備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凸顯,建成全球最大的客車生產基地、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生產基地;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終端基地、國內領先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民生
新改擴建學校90所
增設床位3000張
對老百姓來說,就醫、上學都是繞不開的民生話題。
去年,鄭州新建、改擴建幼兒園305所,市區中小學校143所,新增中小學學位15.8萬個、幼兒園學位8.6萬個。
今年,鄭州市將新建、改擴建城鄉幼兒園60所,市區中小學30所,滿足更多適齡兒童的入學需要。
去年,鄭州師范學院成功升本,今年,中州大學有望升本。
為解決百姓看病問題,今年鄭州市將深入探索醫療集團建設,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醫療服務市場,逐步組建1至3個區域醫療聯合體,新增醫療床位3000張。
此外,還將豐富“片醫”負責制社區衛生服務模式內涵,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鞏固新農合制度,繼續推進新農合經辦機制改革。
土地
年底前完成宅基地確權
試點集體土地入市流轉
今年,鄭州將深化土地管理、土地金融制度改革。
馬懿稱,鄭州市力爭今年年底前完成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和頒證工作;開展農村集體土地進入市場流轉試點工作,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房屋登記;探索推行租讓結合、分階段出讓的工業用地供應制度。
據了解,農村集體土地是指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個人投資或集資,進行各項非農業建設所使用的土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流轉,簡單地說,就是農村集體土地可在市場上像商品一樣交易。
此外,鄭州還將建立健全國有土地資產經營制度和土地融資制度,探索土地使用權和承包經營權抵押融資制度。
戶籍改革
加快戶籍制度改革
城郊村民將變市民
2014年,鄭州將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建制鎮和縣城落戶限制,推動城中村、城郊村和產業集聚區內村莊的農業人口成建制轉為城鎮戶口。
另外,鄭州還將繼續推行居住證管理制度,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對常住人口全覆蓋,建立健全農業人口轉移促進機制,增強農民向城鎮轉移的動力。(記者 吳靜 宋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