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1 09:43:00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2013年12月30日,記者從全省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獲悉,我省15個城市被列入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數量居全國第二。其中,地級市7個,包括三門峽、洛陽、焦作、鶴壁、濮陽、平頂山、南陽;縣級市7個,包括登封、新密、鞏義、滎陽、靈寶、永城、禹州;縣1個,安陽縣。 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是指導全國各類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編制相關規劃的重要依據。規劃范圍包括262個資源型城市,其中地級行政區(包括地級市、地區、自治州、盟等)126個,縣級市62個,縣(包括自治縣、林區等)58個,市轄區(開發區、管理區)16個。規劃期為2013~2020年。資源型城市名單將結合資源儲量條件、開發利用情況等進行動態評估調整。
規劃指出,資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區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開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資源型城市數量眾多,資源開發處于不同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不盡相同。遵循分類指導、特色發展的原則,根據資源保障能力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規劃將資源型城市劃分為成長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種類型,明確不同類型城市的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引導各類城市探索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
我省的永城市、禹州市被劃分為成長型城市;三門峽市、鶴壁市、平頂山市、登封市、新密市、鞏義市、滎陽市被劃分為成熟型城市;焦作市、濮陽市、靈寶市被劃分為衰退型城市;洛陽市、南陽市和安陽縣被劃分為再生型城市。
規劃指出,成長型城市資源開發處于上升階段,是我國能源資源的供給和后備基地,應規范資源開發秩序,形成一批重要礦產資源戰略接續基地;成熟型城市資源開發處于穩定階段,是現階段我國能源資源安全保障的核心區,應高效開發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型產業技術水平,加快培育一批資源深加工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衰退型城市資源趨于枯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點難點地區,應著力破除城市內部二元結構,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千方百計促進失業礦工再就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扶持接續替代產業發展,逐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再生型城市基本擺脫了資源依賴,是資源型城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先行區,應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形成一批區域中心城市、生態宜居城市、著名旅游城市。
規劃列出了資源型城市重點旅游區,焦作市云臺山風景名勝區被列入自然風光旅游項目;平頂山市堯山——中原大佛景區列入人文歷史旅游項目。
此外,在重點培育的接續替代產業集群中,包含有我省的濮陽市清豐家具產業集群;礦山地質環境重點治理工程中,包含有永城市東西城區間采煤塌陷區、中原油田濮陽油區;污染物防治重點治理工程中,包含有靈寶市金礦區、平頂山市舞鋼鐵礦區。
規劃明確,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資源枯竭城市歷史遺留問題基本解決,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轉型任務基本完成;資源富集地區資源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格局基本形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建立健全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記者蘆瑞 實習生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