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2 06:37:00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網吧早已成為年輕人的一個重要去處。18年過去了,河南人的生活與互聯網已經密不可分
映象網訊(首席記者 李凌 記者 米方杰/文 記者 邱琦/圖)1994年,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兩年之后,河南網民通過電話線和“貓”實現了撥號上網。18年過去了,獲取信息、交流互動、投資理財、移動辦公……互聯網帶來的無數可能性讓許多中國民眾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目前河南的互聯網用戶總數達到6071.8萬戶,人們的生活與網絡也越來越近,甚至是難以分離。
生活已離不開這張“網”
4月21日早上7點,和往常一樣,李東在醒來后并沒有立刻起床,而是拿起了床頭的手機開始刷新微博,并給留言做回復,這已經成為他每天早上醒來后的一個習慣。
李東是鄭州某商貿公司官方微博的管理員之一。“現在有好多顧客都喜歡通過微博來咨詢商品價格等,微博開通后,也給公司開辟了一個新的產品宣傳及銷售渠道。”李東說。
由于文化路施工,導致整條道路都有些擁堵。7點52分,住在文化路大鋪附近的李東依然沒能等到公交車,他點開了手機上的滴滴打車軟件。7分鐘后,李東順利搭上一輛出租車用了15分鐘趕到公司,“要不是使用滴滴打車這個軟件,我就得因為遲到被扣錢了。”
李東告訴記者,這就是網絡時代帶來的便利。
互聯網改變了他的人生
而對于何永亮來說,互聯網則改變了他的人生。
2005年,何永亮考入了鄭州一所大學。因為家庭經濟狀況并不好,他從進入大學后便開始想咋“賺錢”來湊齊學費。他做過旅行社的校園代理,還向同學推銷過字典、收音機、電話卡等,但“生意”一直不好。
大一暑假,何永亮進入一家網絡公司做業務員。2007年下半年,他開始為一家標牌廠做網絡營銷,花200多元買了網站域名和空間。通過優化,何永亮的網站在各大搜索引擎的排名始終保持在前,“大部分業務都是在網上談成的,而主要渠道則是通過QQ。”
大三那年,何永亮便成為鄭州陽光標牌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去年公司營業額近3000萬元。”何永亮說,目前他在忙著做一個大學生創業就業網站,以幫助更多的大學生實現創業夢想。
據記者了解,像何永亮這樣通過網絡創業并成功的人在河南還有不少,而且目前不少在校大學生更是一邊上學一邊通過淘寶等做生意。
河南網民數量已達六千萬
“河南接入互聯網的時間較北京等地稍晚一些。”河南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1996年8月28日,中國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鄭州節點業務平臺才向社會用戶開放,為用戶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同年10月,河南省17個地市的互聯網節點全部開通。
據介紹,1997年10月25日,河南省第一家互聯網網站商都信息港正式開通,1998年,商都信息港的訪問量便突破了10萬人次。
“1997年香港回歸的時候,我們還和原鄭州市電信管理局合作搞了一個‘上互聯網看香港回歸’的活動,通過實時傳輸讓網友在線觀看香港回歸的盛況。”對于河南互聯網的興起和發展,被網友們譽為“河南互聯網界老化石”的杜紅超有很多感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杜紅超帶領他的團隊策劃、投資或領導開發了任天堂游戲機萬能游戲卡及其復制系統、即時通翻譯軟件、英漢通翻譯軟件等,但在河南接入互聯網之后,他們開發的單機軟件便受到了很大影響,2000年左右漸漸放棄了這類軟件的開發。
省通信管理局提供的數據表明,截至今年2月份,全省互聯網用戶總數已經達到6071.8萬戶。其中,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達到4944.6萬戶,并且3G上網用戶達到1747.6萬戶。
發展速度很快但發展程度需提高
據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河南將不斷擴大4G網絡覆蓋范圍,實現所有省轄市TD-LTE網絡全覆蓋,同時,還將加快信息服務業務發展和行業轉型升級,積極開發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應用。該負責人稱,河南還將積極參與第二批信息消費試點市(縣、區)建設,促進信息消費。
對于河南互聯網的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后、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崔春生表示,雖然河南互聯網發展的速度很快,但是發展的程度卻不高,“真正能在全國叫得響的互聯網企業還屈指可數”。崔春生認為,河南的信息產業發展若想發展起來,首先就是互聯網企業加強與高校的科研團隊的協作,這樣才能產生推動企業發展的持久動力。
河南觸網大事記
1996年8月28日 中國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鄭州節點業務平臺向社會用戶開放
1996年10月 河南省17個地市的互聯網節點全部開通
1997年10月25日 河南省第一家互聯網網站商都信息港正式開通
1998年5月17日 河南公眾多媒體通信網“中原熱線”業務平臺開通使用
1998年5月18日 中原網苑網吧對外開放,為社會提供上網機會
1999年3月3日 河南信息港政府上網主站點啟動,多家省級機構先后入駐
2002年2月5日 河南電信在全省推出基于寬帶互聯網的集語音、圖像、數據于
一體的遠程視訊新業務——新視通
2001年 河南電信推出寬帶接入業務
2002年 河南不斷豐富寬帶業務應用,寬帶用戶數達到15萬
2003年 河南寬帶用戶數發展到40萬
2014年2月 全省互聯網用戶總數達到6071.8萬戶
還記得你第一次上網的經歷嗎
20年過去了,還記得你第一次上網的經歷嗎?
在接受采訪時,不少人告訴記者自己是在學校的機房開啟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那時候,電腦還叫做“微機”,進“機房”還要穿鞋套……
河南網盟發起人、中國站長俱樂部河南分站負責人杜永光說,他最早接觸電腦和網絡是在1998年,哥哥花了1萬多塊錢買了一臺電腦,“當時使用的是撥號上網,速度非常慢,能上的網站也不多。”而當時大家聊天用的是ICQ。
“我第一次看到與網絡相關的東西是通過報紙和雜志。”崔春生告訴記者,他1997年參加工作的時候會偶爾在報紙或雜志上看到一些關于互聯網的介紹,他都小心翼翼地把上面刊登的一些網址給記錄在本子上,當時電信營業廳有一個讓顧客上網體驗的電腦,他就會偶爾去蹭下網。
在鄭州某行政單位工作的小張第一次上網則是被同學帶到了網吧,“當時是2002年,我們縣城里面有個網吧一條街,當時是偷偷去的,特別緊張,還特意問同學,上網應該做點什么才不會讓別人看出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