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謊稱辦證“專業戶” 專騙親友10多萬
代辦駕照
“大家都留點心吧,朋友圈兒的能人可別再輕信了!”昨日,34歲的馬蘇(化名)告訴大河報記者,她與李梅(化名)是認識近四年的好友,知道對方的住址和工作單位,馬蘇從未想到自己竟被這位昔日好友“殺熟”了。馬蘇稱,她的親友和客戶共21人,陸續給了李梅14萬。如今李梅攬下的事不僅沒辦成一件,還揚言要砸了她的店。昨日,馬蘇到公安機關把這位“朋友”給告了。
好友能代辦駕照,20多人一下交了9萬多
馬蘇如今在鄭州農業路與經二路附近經營一家小店。10月8日中午,記者在其店內見到了馬蘇。“在我給人打工時李梅就是我的客戶,后來我出來單干,李梅便常來照顧生意,我對她充滿了感激。”馬蘇稱,“對李梅也算是知根知底的,她跟我同歲,已婚,有個年幼的女兒,家在豐產路經一路附近住。”馬蘇告訴記者,她甚至去過李梅位于鄭東新區某寫字樓上的公司。
今年5月底,李梅通過微信問馬蘇和其丈夫是否有駕照,稱自己認識鄭州某車管所內部駕駛員培訓中心,能給辦來VIP練車卡,專車接送。馬蘇一聽,十分高興,因為她丈夫正準備考駕照。于是馬蘇便將自己和丈夫的報名費7000元打給了李梅。李梅稱若馬蘇身邊還有誰要辦駕照可以“團購”,稱10個工作日會有電話通知到校錄指紋,考科一,并給收據。
馬蘇覺得自己真攤上好事了。為表感激,便向認識的親朋和來店的客人宣傳駕校之事。“僅駕校被騙的就有20余人,共交了9萬余元!”
馬蘇的客戶程女士告訴記者,她不僅自己打給李梅3000元報名費,還幫自己親友支付了1.25萬元的費用。
最初李梅承諾馬蘇夫妻倆的駕照7月底便能出來,但后來以“網絡問題”“替考人員有限,出證慢”等為由,一拖再拖。“領駕照的人有個微信群,9月時群里已經有人質疑。我給李梅一提此事,她就發脾氣,甚至還讓我把群解散。”馬蘇稱,微信群里的人們開始向李梅展開攻勢。10月初,李梅稱已有人的駕照辦下來,并將駕照照片通過微信發給大家。“假的!上車管所根本查不到!”一位名叫阿杰(化名)的告訴記者。
接二連三的“好事”,好友沒辦成一件
5月底,收到馬蘇報名駕校的錢沒兩天,李梅又在微信上告訴馬蘇:有個女裝網店,每月純利潤3萬左右,廠家是她小學發小,現在一個店加盟費5萬,便建議馬蘇做短期加盟,并承諾每月絕對會分給馬蘇6000元的利潤。馬蘇信以為真,便支付了1萬元“加盟費”,拿到“合伙協議”。
6月初,李梅突然忙起來,馬蘇一問,原來對方正張羅著一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正為新員工辦理統籌。可李梅未忘“惠及”好友,稱可以將馬蘇自繳的居民醫保轉為報銷比例更高的職工醫保。馬蘇又交給李梅7650元錢,得到一張蓋有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財務專用章的財務收據。
8月,李梅為馬蘇的侄子安排司機崗,又以必須購買“高危職業險保險”作為簽訂正規勞務合同的唯一前提,交1萬元押金。很快,馬蘇又將1萬元押金交給了李梅。
9月初,李梅稱同學家有一處房產急轉,稱只需先支付3萬元房款,房產轉讓的法律監督代理律師已找好。馬蘇正糾結于鄭東新區130平方米的房子以60萬出售是否靠譜,李梅卻稱自己已替馬蘇墊付了3萬元。這下馬蘇急了,咋能讓好友墊錢呢?趕緊借了2萬給李梅,拿到了“房產轉讓出售款項字據”“委托書”“房產房權擔保書”和“律師授權委托書”等。
馬蘇覺得李梅就是她的貴人。然而,駕照一拖再拖,網店收益一分未到,侄子司機崗遲遲不落實……馬蘇發現,自己前前后的給了李梅5萬多元,而李梅攬下的事一件都沒辦成。
昔日好友成陌路,受害人已報警
“越來越多的人說我被騙了!”馬蘇說,經一位客戶提醒,她將一沓子合同材料拿出仔細一看,傻眼了:居民醫保轉職工醫保財務收據上,自己身份證號有1位數居然是錯的!房產轉讓約定出售的房子是1樓西戶,字據上卻是11樓西戶,而那棟樓只有5層高!一打醫保詳單,自己已缺交倆月費用,根本沒有任何單位為自己繳納職工醫保!
馬蘇撥打售房授權書上李梅同學李某某的電話,發現是空號,又與律師授權委托書上被委托的律師事務所聯系,發現固話居然屬于一家布廠。在記者的見證下,馬蘇輾轉與委托的崔律師聯系上,對方卻稱自己早就不在那間律師事務所供職,今年更未接受過房屋過戶的委托。“你被騙了!”崔律師直言。“委托書上有你的簽字和指印,還附有你的執業證復印件啊!”馬蘇追問。崔律師卻稱律師的一些資質材料在網上是公開的,誰都有可能獲取,自己也不清楚簽字和指印從何而來。
10月8日,馬蘇找到李梅家,卻只見到了李梅父母。李梅母親聽了馬蘇的敘述后坦稱李梅攬下的事其實都辦不了,她根本沒那能力。“給我些時間,我讓她退錢,最多三天就給你信兒。”李梅的母親告訴馬蘇。馬蘇等來的卻是李梅的謾罵和威脅。微信上李梅稱自己再也不管馬蘇的事,并揚言要砸了她的店。
昨日,記者為了核實此事,來到李梅居住的小區,但家中無人,而后記者多次撥打李梅電話,卻一直無人接聽。當晚,記者跟隨馬蘇一行人來到公安機關報案。豐產路派出所案件偵辦大隊負責接待的民警聽了馬蘇等人的敘述后,留下了報案材料,并讓馬蘇單獨做了筆錄,警方表示要先調查再確定是否立案。
(記者 張瞧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