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8 07:09:00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起訴狀郵寄單據
因不具備南陽桐柏縣戶籍,在去年桐柏縣事業單位招聘中報名被拒,昨天,南陽小伙張強(化名)委托朋友,以郵寄方式向南陽桐柏縣人民法院寄去了一封起訴狀,狀告桐柏縣政府、桐柏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要求賠禮道歉并賠償相關損失。律師認為,招聘中限制戶籍屬于就業歧視。不少地方在事業單位招聘中,也開始取消戶籍限制。
戶籍受限南陽小伙應聘事業單位被拒
張強是南陽人,2012年從鄭州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至今尚未找到合適的工作,半年前他獲悉桐柏縣事業單位招聘,便躍躍欲試,準備報名。可打開招聘公告一看,張強很失望。
這份于去年11月14日,在桐柏縣政府網站上公布的“2013年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告”中,招聘范圍和對象明確要求,像張強這樣的高校應往屆畢業生,需滿足“桐柏籍”。
張強不是桐柏縣戶籍,但是南陽市區戶籍,他隨即撥打報名咨詢電話詢問,被告知“必須是桐柏籍,南陽市區的也不行”。聽到這個結果,張強有些不滿,他說:“和很多同學都去大城市工作不同,我畢業后就想著回到南陽,找份安穩的工作,可沒想到機會并不多,事業單位招人還要設定戶籍限制。”
“只有消除戶籍就業歧視,才能消除人們對只招本地人的暗箱操作的懷疑,實現平等就業。”張強說。
為表達不滿,在報名被拒一周后,張強在南陽市政府網站發帖,就招聘的戶籍限制提出異議,但未獲回復。昨天下午,記者查詢桐柏縣政府官網,一份今年1月發布的公告顯示,此次事業單位招聘工作已經結束,并公布了擬聘人員名單。
昨天下午,記者聯系上桐柏縣人社局二級單位、負責此次招聘的桐柏縣人才交流中心,其一位工作人員稱,限桐柏戶籍是上面規定的,為何這樣規定他們具體也不清楚,“可能考慮到擔心外地人干不長,浪費名額吧”。
對于張強的遭遇,河南律師常伯陽表示,根據我國《勞動法》、《就業促進法》,勞動者依法享有平等就業和自主擇業的權利。我國《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要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不得設置歧視性條件要求。“崗位能力需求跟戶籍地域沒有直接關系,對戶籍做出限制排除了很多非本地考生的平等就業機會,桐柏縣政府的做法已經侵犯了公民的平等就業權,構成就業歧視。”
針對招聘中的戶籍限制,國內一家公益機構曾進行調查,發現在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招考崗位中,有1500多個崗位存在戶籍限制,有的明確要求本地戶籍或本地生源,有的則因戶籍不同設置不同的條件。2013年4月11日,來自河南、湖北、北京等11個省市的18名律師,聯合致信人社部、國家公務員局,建議規范全國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聘,消除戶籍歧視現象。當年5月16日,國務院發布相關通知,明確指出,用人單位招聘高校畢業生,不得以畢業院校、年齡、戶籍等作為限制性要求。
記者發現,近年來,各地在設置公務員及事業單位報考條件時變得更加開放,不少地方招聘也取了消戶籍限制。在河南省及鄭州市近幾年的事業單位招聘公告中,均沒有限制戶籍,中牟、登封等縣市近一兩年公布的事業單位招聘公告中,也沒有戶籍限制。最新發布的山東省屬事業單位、南通市屬事業單位的招聘公告,也首次將戶籍限制放開。不過,戶籍限制仍然存在,今年九江事業單位的招聘,就須為江西戶籍或生源。
在律師呼吁取消戶籍就業歧視同時,也有一些聲音認為,作出戶籍限制是為了保護本地就業。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劉小楠認為,事實證明,地方保護主義導致的地區割裂是我國發展面臨的嚴重問題,戶籍歧視侵犯了公民平等就業的權利,而且限制了優秀人才的流動,不利于本地區和本單位的長遠發展。
(記者張叢博實習生閆靜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