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1 18:42:00 來源:映象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南樂天)“聚鄭州,通全球”12月11日 ,由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鄭歐物流通道建設國際交流會在鄭州會展中心隆重開幕。 來自亞歐大陸橋沿線8個國家的海關、國內外鐵路部門以及國內重要邊境口岸城市的300多位代表和專家學者會聚一堂,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共建、共享、共贏”的主題共商共話。
現狀:累計開行10班 運貨總值近3000萬美元
“2100年前,漢代使臣張騫出使西域,開啟了橫貫東西、連通歐亞大陸的古絲綢之路;20多年前新亞歐大陸橋全線貫通,中國、前蘇聯、波蘭、德國及荷蘭等國靠鐵路密切聯系起來;今天,我們的國家領導人提出亞歐30億人共享發展機會,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需要靠我們的智慧和服務。”鄭州市副市長薛云偉說。
鄭歐班列每班單程運行15-16天,比單程海運縮短25天左右,貨運單位成本比空運節約80%以上。
今年7月18日開始,每月1班;自11月份起,加開至每周一班。截至目前,鄭歐班列共開行10班,累計發送集裝箱424個,貨物種類達101種,貨物總值近3000萬美元,其中涵蓋DELL筆記本電腦、光伏玻璃、醫療器械等高附加值產品,貨源覆蓋范圍已擴大到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12個省份和直轄市,轉口貨源呈現出逐漸增多的趨勢。
改革:簡化通關程序加快通關速度
據鄭州海關統計,今年1-11月河南省實現進出口總值526.1億元,同比增長13.6%,居全國第12位,中部第一位。
“河南省具有擴大對外開放的巨大潛力,開放型經濟后發優勢明顯,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鄭州海關關長鄭漢龍說。
2013年11月1日起,全國海關啟動全面深化區域通關業務改革。改革項目包括屬地申報、口岸開放,規范和簡化轉關運輸監管和跨境快速通關。
通關改革后,適用“屬地申報、屬地放行”方式的AA類企業為2742家,適用“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的企業數量將由15萬余家擴大至近32萬家。
據了解,河南正在積極開展“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試點工作。
目標:發展多口岸、多通道、多代理商
據了解,目前鄭歐班列主要依托于阿拉山口通關然后到俄羅斯途徑5個國家到達德國漢堡。第十班鄭歐班列將在12月12日第一次通過我們二連浩特出關,下一步還將開通滿洲里。
鄭州鐵路局貨運營銷中心副主任吳方針說,三個口岸各有各的優勢,發展多口岸、多通道、多代理商的一個目的是保障這個通道持續、穩定的發展。
同時,發展多口岸、多通道、多代理商也能引入競爭機制,降低物流成本。
“通過在鄭州召開這個投資交流會,能夠促進整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不僅僅從阿拉山口,而且從滿洲里口岸等多個口岸來打通我們中國和歐洲各國的運輸大動脈。”滿洲里口岸管理委員會主任張可表示。
本次會議最后通過了《“絲綢之路經濟帶”鄭歐物流通道建設國際交流會鄭州倡議書》。
相關各方達成共識,將共同致力于構建暢達快捷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鄭歐物流通道,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鄭歐物流通道通關便利化、鐵路通行便利化和口岸物流便利化,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鄭歐物流通道業務多元化發展以及區域間的交流合作。
鄭歐班列大事記
2013年7月18日,歷經三個多月的多方籌措和有效運作,河南省開通了首班中歐班列。班列滿載41個集裝箱從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四國,最終抵達德國漢堡,全程共計10214公里。
2013年11月份開始,開行頻次達到每周1班,實現了鄭歐班列常態化運行。
2013年11月23日,第八班“風神號”專列開通,首次實現了鄭歐班列單一產品規模化運輸。
2013年12月3日,第10班鄭歐班列途徑內蒙古二連浩特口岸出境開往歐洲,這是我國開往歐洲的鐵路班列首次實現從新疆阿拉山口以外的邊境口岸出境。
2014年,鄭歐國際鐵路貨運班列還將在鄭州—漢堡線路常態化開行的同時,實現鄭州—阿拉木圖、鄭州—莫斯科常態化開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