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30 06:48:00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喜歡養大狗狗的朋友,要抓緊給愛犬在郊外安個家哦!
養犬人為愛犬辦證(年檢),可享受政府補貼。家養禁養犬只,在依法規范階段之前,需將狗送至城市建成區之外。以后,禁養犬只范圍可能會擴大,大型犬只的規定高度55厘米可能要降低。昨日下午,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召開鄭州市規范養犬工作新聞通氣會,通報市區規范養犬情況的同時,對市民較關心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數據
鼓勵前,半年辦證118只狗
鼓勵后,一月辦證279只狗
從今年7月26日開始,為規范市民養犬行為,鄭州市成立規范養犬管理工作指揮部。在執法部門依法整治行動前,將前期行動分為宣傳發動、普查登記、自查自糾等三個階段。按照工作部署,普查登記階段將在8月20日結束,市區的犬只數量也將統計出來。
根據抽樣調查統計,目前鄭州市區建成區內有各類犬只12萬只左右。經過普查登記,最終得出來的數據是兩三萬只。“統計出的數據與抽查數據差別太大,根本無法使用。”鄭州市城市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司同義說,所以需要重新進行普查登記。
根據現實情況,鄭州市城管局決定將前期的三個階段合并為一,從7月26日至11月30日均為自覺規范階段。以辦事處為單位,組織社區民警、物業管理單位和市、區、辦事處下沉網格的人員對轄區內養犬情況進行普查登記,另外做好本轄區違規養犬行為的勸導和規范。8月26日,鄭州市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鄭州市規范市區養犬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出臺鼓勵政策,凡在自覺規范階段主動注冊辦證(年檢)的養犬戶實施政府補貼,分別補貼300元和100元。
犬只注冊登記和年檢的數據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資金鼓勵的作用。司同義介紹說,從今年1月1日到7月25日,全市僅有118只狗辦證,而參加年檢的也只有114只。從7月26日規范養犬行動開始到8月26日,全市共有237只狗辦證、55只狗參加年檢。政府發布通知后,從27日當天到28日上午11時,就有42只狗辦了證、39只狗進行年檢。
釋疑
問:家有禁養犬怎么辦?
答:送或賣到城市建成區外
按照工作部署,在11月30日前,仍不能處置的烈性犬和一戶多養犬,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對犬只進行登記,監督犬只主人妥善處理。11月30日后,區級行政執法部門對照禁養犬圖例和相關規定,確認為違規犬后,將下發《暫扣通知單》,對犬只進行暫扣,將暫扣的違規犬和收容的流浪犬送至鄭州市犬只收容站,由收容站管理人員辦理登記和交接手續,對犬只進行體檢,送至犬舍收容。
“雖然家里養的是烈性犬,但通知上只是簡單說讓主人妥善處理,殺了還是送人,都于心不忍。”有市民反映說。對此,鄭州市政市容監察局有關人士解釋說,提倡犬只主人自行處理,說白了就是送到規范區域以外,也就是城市建成區之外。如果市民有條件,也可在建成區外飼養;將狗送人或賣人,也要在建成區之外。
禁養烈性犬送到收容站后,該作何處理?該負責人說,按照《鄭州市城市養犬管理條例》規定,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對捕捉到的棄養犬、被沒收的犬以及無主犬交鄭州市動物園看管。交動物園管理的犬只,自收留之日起7日內可以被認領;對超過7日無人認領的犬只,由市動物園處理。“收容站肯定不能長期收養下去,市民可以認養流浪犬,沒人要的犬只,將實行安樂死,尸體進行填埋或火化。”
問:大型犬只是怎么規定的?
答:身高超過55厘米,這個標準可能還要降低
近日,有鄭州市民為家中的金毛辦證卻遭到拒絕。工作人員說,金毛的身高超過55厘米,屬于禁養犬。“但有關部門不是對外宣稱,在市區建成區內只禁止飼養34個品種的烈性犬嗎?金毛也不是禁養犬?”該市民問,大型犬只是怎么規定的?這次整治行動的重點是哪些犬只?
司同義說,2007年,鄭州市城管局和畜牧局曾聯合下發禁養犬只規定,其中除了34種烈性犬外,還規定身高超過55厘米的犬只禁止在鄭州飼養。在全國范圍內,有規定犬只身高的,有規定犬只體長的。“以前也考慮到,有些犬只雖不是烈性犬,但個頭比較高,能否將身高限制到35厘米?”他說,但從55厘米到35厘米,肯定有一大批犬只需要收容,所以此次規范養犬行動也就沒把身高作為重點。
“此次治理的重點是34種禁養烈性犬和一戶多養犬。”他說,即便如此,寵物醫院也不會為身高55厘米以上的犬只辦證和年檢,醫療、科研機構的大型犬只及導盲犬等特殊情況除外。等此次規范養犬行為行動后,將對禁養犬只身高重新作出調整,“肯定比55厘米要低”。
問:為什么要補貼養犬人?
答:鼓勵養犬人辦證并年檢積極性
雖然有資金鼓勵政策,但養犬戶自覺為犬只辦證和年檢,仍要繳納600元和200元。寵物醫院開具的收據,顯示的費用也是600元和200元,但相關工作人員會返還犬只主人300元和100元。
對此,有多名讀者提出質疑:“狗患根源是養犬人的不自覺,他們辦狗證和年檢是理所當然,憑啥還要給他們補貼”?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環衛處有關人士回應說,費用實行收支兩條線。首先犬主人繳納的辦證和年檢費用,主要涉及免疫費、注冊費、芯片費、證件成本費等,將統一上交財政;而獎勵自覺辦證和年檢的市民的補貼,和交的錢不一回事。
該負責人說,乍一看錢是花在養犬人身上,但實際上還是用在全體市民身上。一方面調動了犬只主人的積極性,主動辦證并年檢,也就加強了防疫,減少了對市民生活的影響,使社會的安全和衛生得到保證。
其他幾個問題
新增辦證點都在哪?
據了解,相關部門在原有12個辦證點的基礎上,又增加了19個,使金水區、二七區、中原區、管城回族區、鄭東新區的辦證點分別達到5個,惠濟區、鄭州高新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辦證點分別達到兩個。那么,這19個辦證點都在哪兒?啥時候投入使用?
鄭州市城管局有關負責人說,目前辦證點還需采購器材和設備,需向政府部門申請采購,現在還不適宜公布相關信息。如果公布,容易和原有辦證點產生混淆,也容易對辦證人形成干擾。
指揮部和
養犬辦有何不同?
為整治養犬行為,鄭州市曾成立養犬辦,但很快就退出歷史舞臺。新成立的指揮部,和養犬辦有何不同?
該負責人說,最近幾年,有關部門在犬只整治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市區狗咬人事件也頻有發生。今年,鄭州市政府將其列入“十大民生工程”,就是想對養犬行為進行規范。“這次行動是規范,不是整治。”他說,規范養犬管理工作指揮部也只是一個臨時機構。市、區、街上下聯動、以辦事處為主的養犬治理長效機制形成后,該機構也就完成其歷史使命了。
養狗為何
不讓公安管?
城管執法部門在犬只執法過程中,因沒有執法權,不能進入養犬戶家中,這不利于開展工作。為何不能將犬只整治交給公安部門負責?
司同義說,目前全國只有三個城市的犬只執法主體為城管部門——鄭州、杭州和銀川。“但無論城管也好,公安也好,政府把責任明確了,我們就一定要把狗的事兒做好。”他說,如果可以修改養犬條例的話,他們可以把市民的建議考慮進來,但現階段犬只執法主體,仍將是城管部門。 (記者 劉瑞朝 文 洪波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