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3 07:27:00 來源:環球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朝鮮將重啟日本人質事件調查、日本將放寬對朝鮮制裁”——5月29日在瑞典的局長級會談后,日本和朝鮮的關系一夜之間“突然融冰”,令一貫自詡“美日韓對朝協調機制”的美國和韓國大為不爽。美國要求日本提高與朝對話的透明度。韓國官員稱,朝日會談結果“沒有什么積極意義”。日本輿論對朝日突然交好也半信半疑,其爭論焦點在于“朝鮮是否可信”,并懷疑朝鮮突然轉變態度是因為經濟窘迫和與中國的關系不佳。韓國媒體則認為,美日韓對朝協調機制“發生裂縫”,“東北亞地區最孤立的兩個國家達成協議,雙方都需要打破孤立”。或許是受此議論影響,日本首相安倍6月2日稱,是否放寬對朝鮮的制裁,將根據朝鮮方面成立的日本人質事件特別調查委員會的陣容再作出決定。
日本NHK電視臺報道稱,日本政府以解除部分對朝鮮制裁措施為條件,換取日本向朝鮮派遣調查團對日本人質事件進行調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1日表示,日朝之間關閉的大門終于開啟,“今后才是關鍵的,要拼命去做”。他還強調,如果需要,將派遣由外務省和警察廳組成的調查團前往朝鮮。《產經新聞》稱,日本政府爭取最快在6月份向朝鮮派遣調查團,視調查進展情況,派職員常駐朝鮮,在平壤設立辦事處也在考慮之中。2日,朝鮮外務省負責日本事務的大使宋日昊在北京表示,如果日本邀請他訪日,他不會拒絕,“我們從未拒絕過日本的請求”。
日本各界對日朝關系變暖質疑聲不斷。《朝日新聞》稱,5月29日的會談結束后,自民黨外交部門30日舉行會議,會上擔心朝鮮不切實履行協議的聲音不斷出現。出席者認為日本“有被欺騙的可能”,日本自民黨干事長石破茂認為,朝鮮之所以同意日方的要求,主要是因為經濟上的窘迫。“張成澤等事件影響了朝鮮和中國的關系。與中國關系緊張的現在,朝鮮無論如何都要搞好經濟,因此才同意日本的要求。”5月31日,《讀賣新聞》發表社論強調,朝鮮和日本改善關系的目的是為了打破在國際上的孤立局面。“日本不能破壞對朝包圍網的步調,必須和美韓密切共享情報,維持協調機制。朝鮮還在持續進行核武器與導彈的軍事挑釁,日本必須堅持綁架人質與核武器問題綜合解決的方針。”
而在韓國,輿論清一色的批評聲音。韓國紐西斯通訊社2日引述不具名“韓國高級官員”的話稱,對于朝日會談結果,“沒看出有什么積極意義”。文章稱,該官員當天在韓國政府中央大樓表示,如果日本對朝鮮提供糧食援助,“國際社會不會坐視不管”。朝日協議動搖了韓美日對朝協作體制,為朝鮮“準備好退路”,這對六方會談也不是好消息。該高官還表示,東北亞地區最孤立的兩個國家達成協議,雙方都需要靠這個東西打破孤立。韓國KBS電視臺稱,韓美擔心對朝協調體制出現問題,正密切關注朝日達成協議。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對此表態簡短,只是強調支持日本努力的同時,要求提高對話的透明度。韓國阿里郎電視臺2日播出對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肯特·考爾德的采訪稱,朝日對話可能成為平壤干擾美日韓協調的機會,“這個協調的核心當然是美國和韓國,但日本作為起支持作用的一方非常重要。不能讓朝鮮在我們三國之間制造分裂。”
5月31日,朝鮮宣布對進入朝鮮進行非法傳教活動并犯有間諜罪的金某判處無期徒刑,韓聯社稱,這是朝鮮對外國人判處的最嚴厲刑罰,而這個時間點正巧在朝日達成協議的時候。“這顯示了朝方在對待日本和韓國上截然不同的態度,對韓國施壓的意圖明顯。”
《首爾經濟》2日發文稱,隨著朝日達成協議,美日韓對朝合作機制事實上發生裂縫,希望從國際社會上擺脫孤立的朝鮮和因為右傾化行徑而備受批評的日本安倍政權,都想借此次協議找到出口。韓國MBC電視臺則提出了另一種觀點:原本被外界認為不太可能達成協議的朝日最后關頭相互妥協,安倍之所以敢如此“脫稿演出”,背后或許有美國的默許。“特別是在中國快速崛起的情況下,美國為了利用日本牽制中國,不得不在一些問題上遷就日本。”文章認為,但是如此一來韓國的政治和外交負擔陡然增大很多,因為在朝日關系打開突破口的情況下,韓朝關系冷淡局面可能長期化。如果此后日本真的加大對朝援助,那么韓國的開城工業園對朝鮮的吸引力自然會下降。( 記者 藍雅歌 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