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特警抓搶包賊被誣 當事人不作證跑了
圖片來自@平安成都微博
“5月3日,@成都特警五大隊 特警@鄉村原振俠 正在成都玉林中路散步,碰到一市民被搶包,原振俠沖上去將男子按翻在地,兩名小伙子也上來幫忙。嫌疑男子為逃避處罰,咬舌自殘,周圍群眾幫忙撥打了120、110。被搶女子拿回包就悄悄離開了,一大媽大喊‘別個幫你抓小偷你跑啥啊’,女子還是離開了。”
@成都特警五大隊官微:
即使你走了,我們還是會伸張正義;即使小偷想嫁禍特警小伙傷害他,但@鄉村原振俠(特警彭超逸微博名)依然毫無畏懼。
4日上午11時30分,成都市公安局官微@平安成都發布了一條“特警勇抓搶包賊”的微博,引來上千網友轉發評論。
記者隨后聯系上了當事民警——成都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五大隊民警彭超逸。彭超逸證實確有其事,事發當時他并非當班,而是在陪朋友逛街。因為當事人的缺失,專家說,這將會對案件定性和警方調查造成很大的障礙。眾多網友希望悄然離開的當事人能夠站出來……
休假特警抓搶包賊
當事人卻跑了
彭超逸說,3日下午18時10分,正在休假的他當時和幾個朋友在成都玉林中街吃完飯出來散步。“我當時看到,當事人斜背著黑色挎包,騎著自行車經過,車速不快。后面跟了一個20多歲的男子,看上去鬼鬼祟祟的。”警察的敏感性讓彭超逸一直盯著尾隨的男子。
果不其然,男子突然朝著自行車沖過去,把手伸向當事人的黑色挎包。這時,彭超逸全力沖了過去,一把將男子抓住,當事人挎包得以“幸免”。“不要動,我是警察!”彭超逸大吼一聲,將該男子控制。
由于男子拼命反抗,也擔心對方隨身攜帶刀具,彭超逸將他的雙手反轉過來,控制在地上,朋友也趕緊過來幫忙,一起把男子從道路正中拖移至路邊。由于一直與男子搏斗,彭超逸和李志遠沒來得及與當事人對上話。此時,不知是誰問了一句“被偷的人哪兒去了?”大家才發現當事人,早沒了蹤影。
咬舌、用頭撞地
嫌疑人企圖誣陷特警
彭超逸說,男子被按在地上后并不“老實”,一些不明所以的圍觀市民問“咋回事?”男子聽后便開始咬舌頭、用頭撞地,表明自己很痛苦,并用手死死抓住彭超逸的褲腿。圍觀人群見男子的頭部和嘴巴都開始流血,立即撥打了110和120。
“我根本沒有傷害他,他這樣做無非是想讓別人以為我們把他打出血,博取同情。”彭超逸說,此前自己執行公務時,曾兩次遭到嫌疑人的“冤枉”,幸好都有視頻作證。
這次制服嫌疑男子的過程中,彭超逸的朋友也有拍照片、視頻記錄,目擊者詹女士還主動留了聯系方式。詹女士說,當時她和朋友們逛街,發現這兩個小伙子將一男子制服在地,“后來從旁了解到,是抓住了小偷”。“小偷一直用頭撞地、咬舌頭,還抓住別人不放,看起來想誣陷這兩個人打他。”詹女士說,她愿意為兩人作證。
現在說不清楚
特警:有些寒心
后來,警方和120救護車陸續趕到。由于男子頭部受傷,在民警的陪同下被送往醫院檢查治療。彭超逸和朋友跟著民警前往附近派出所,做了筆錄。
“說實話,聽到別人說‘當事人一聲不吭早跑了’,還是很寒心。”彭超逸說。由于當事人缺失、重要證據缺失,派出所很有可能無法立案,所有努力可能白費。“但是下次遇到這種事情,肯定還是會挺身而出。”
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萬毅認為,受害當事人的缺席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會給警方立案造成極大的困難。當事人如果不出現,那么連搶劫、搶奪還是扒竊警方都很難認定,關于扒竊立案是否有數額要求還存在爭議。”
那么,被抓住的扒竊嫌疑人最后是如何處理的?面對網友的尋問,@平安成都 的回復顯得有些無奈:“但是當事人走了,證據沒了,只能放人了。”截至記者發稿,接警派出所并未就此事處理作出進一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