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8 08:44:00 來源:現代金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被李某及吳某等人帶到縉云的柬埔寨新娘
短短三個月時間里,麗水縉云一男子串通境外人員非法組織11名柬埔寨婦女進入縉云縣境內,介紹給縉云單身男子進行婚配。一時間,成了當地百姓茶余飯后最熱門的談資。“月老”牽線搭橋,沒有帶來美滿姻緣,卻給一些婚姻當事人造成了重大精神和財產損失,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其行為已觸犯刑法。
近日,縉云縣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一起涉外婚姻中介商非法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案件,縉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吳某違反國(邊)境管理法規,使用虛假出入境事由騙取出入境證件,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人數眾多,構成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依法判處被告人吳某有期徒刑兩年零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
一個意外的開局
無意中促成了一樁涉外婚姻
今年3月,32歲的慶元縣人吳某在縉云縣開設了一家名為“千里良緣”的婚姻介紹所,自己則當起了“月老”。不過,吳某的“小婚介”卻與一般的婚介所有所不同,里面大有文章。有何不同呢?這還要從吳某的堂哥李某(另案處理)說起。
2007年8月,上海某集團在柬埔寨開發一個項目,李某以廚師的身份隨著項目部來到了柬埔寨最大的城市—首都金邊。
4年一晃而過,李某搖身一變已是一家飯店的老板。2011年9月,李某回慶元老家探親期間,遇到同村人方某。方某向李某大倒苦水:“自己已30多歲,身材又瘦小,在當地找老婆是沒希望了。你在柬埔寨這么多年,能不能幫我看看?”見方某誠懇,李某隨口答應下來。
同年11月,上海某集團在柬埔寨當地聘請的女翻譯陳某突然上門找到李某,表達了當地一些女孩都想嫁到中國的意思,并詢問其是否能夠牽線搭橋,圓了女孩們的“中國夢”。
此時,李某想到了2個月前村民方某的囑托,便將方某的QQ告訴了陳某的妹妹,讓他們先在網上認識一下。誰知兩人十分有眼緣,視頻見面后對對方都很滿意。
既然兩情相悅,李某便以辦各種手續、路費為由,讓方某給他匯了4.6萬元。一切辦妥后,便帶著女孩坐飛機遠嫁到中國麗水的山城慶元。
生意是越做越大
介紹一人可獲利四到六千元
“好事”傳千里,李某為村民方某牽起跨國姻緣紅線一事,很快就在慶元當地傳遍了,來找李某牽紅線的人越來越多。發現有利可圖之后,李某漸漸地把此當成了自己的主業。
介紹費也水漲船高,由2011年的4.6萬元漲到2013年的6.5萬元,其市場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除去辦手續、運輸等必要開支,介紹一人平均能賺到4000元到6000元不等。而一次來回,可以同時攜帶數名甚至十數名女孩,利潤十分可觀。
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李某一人已沒有足夠精力發展整個麗水的業務。2013年3月,他找到了自己的堂弟吳某。吳某聽后也做起了發財夢,沒有考慮到其中的法律風險,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為掩人耳目,2013年3月,吳某在李某的指使下,在縉云壺鎮開了一家婚姻介紹所。通過宣傳車大肆宣傳了一段時間后,來到這家婚介尋姻緣的,大多是沖著柬埔寨新娘來的。漸漸地,一個以李某為首,數名下線分地域合作,輻射范圍囊括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的涉外婚姻中介團伙就此形成。
他們這樣操作的
以旅游名義,組織人員入境
2013年3月至6月期間,吳某在李某的安排下,非法組織11名柬埔寨婦女進入中國境內。
2013年6月8日,縉云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對吳某涉嫌超范圍經營涉外婚姻介紹行為進行調查時,吳某主動供述了從事的涉外婚介行為。
2013年6月16日,縉云縣壺鎮中心派出所民警將涉嫌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的犯罪嫌疑人吳某在其婚姻介紹所內抓獲,吳某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
隨后,主犯李某等人也紛紛落網,現已羈押于麗水市蓮都區看守所,不日也將接受法院的審判。
據李某交代,他在聯系好一批柬埔寨籍婦女進入中國前,均會通知吳某等人具體的接機時間、地點、人數等。同時,假借旅游的名義,為柬埔寨籍婦女辦好旅游簽證手續,以及告訴男方在一個月內要辦好結婚證件及如何辦理延期居留等手續。
據調查,僅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期間,李某先后帶了7批共50多個柬埔寨女孩到國內,以每人4.6萬元的價格將她們分別介紹給慶元、景寧、蓮都等地的單身男子。
案件背后的思索
為何跨國婚姻在麗水能夠這么熱?
在縉云當地引起一陣風波的涉外婚姻中介,隨著法槌的敲響逐漸平息,然而卻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為何跨國婚姻在麗水能夠這么熱,主要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
一、麗水地處浙江西南山區,經濟相對省內其他地方較為落后。有能力的青年早已走出大山,女青年也紛紛來到城市,很少回到山里。
二、現在女青年對結婚的對象要求越來越高,而娶一個東南亞新娘成本只有五六萬元,這個數字要比娶本地新娘低得多。
這樣的涉外婚姻存在哪些隱患?
近幾年來,隨著外國新娘的越來越多,逃婚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媒婆”口中滔滔不絕的高樓大廈、金銀首飾,讓異國少女十分向往,懷著美好的愿望遠赴中國。
然而,現實情況是破舊的泥房、渺無人煙的山溝,環境甚至比自己家鄉還要惡劣,巨大的落差使得這些跨國新娘“抱團逃婚”。另外,這些外國新娘在中國面臨的語言、生活習慣等問題,也讓她們產生了逃婚的念頭。
由于逃婚引發的社會問題也隨之而來。新娘逃跑后,“買方”找中介商討要說法,涉外離婚手續繁瑣、時間長等問題,都會影響社會的穩定。而同時,六七萬元錢,基本是偏僻山村青年大部分積蓄,有些還是從親戚那里七借八湊而來,如果新娘一旦逃跑,他們就更加沒有能力去再婚。
這樣一個社會管理難題如何破解?
針對跨國婚姻帶來的新的社會管理難題,麗水市政府也十分重視,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對跨國婚姻可能產生的隱患進行前期的宣傳;對于已入境的跨國新娘,政府部門則努力解決她們的實際生活困難,保障她們的合法權益,關心她們的生活工作。
針對吳某這種從事非法涉外婚姻的機構,麗水市政府積極給予嚴厲打擊。對現有的婚介機構進行規范、引導,要求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履行法定義務。麗水市民政部門已經廢止外籍新娘僅出示護照、簽證和單身證明便能與本地男子登記結婚的政策,制定了嚴格的審批手續,對非法婚介行為扎緊了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