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4 09:47:00 來源:半島晨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數據顯示,我國的離婚率呈逐年遞增的態勢,且增長勢頭超過結婚率的增幅。婚姻不是兒戲,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是什么導致離婚率高漲? 12月8日,遼寧青松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金海通過代理的案件分析,視婚姻如兒戲、鉆法律或政策空當,都是離婚率增長的原因。而在訴訟離婚中,因一些“特殊情況”,財產分割也無法盡顯公平。
近年離婚率正在增長
今年6月19日,民政部發布《2012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2年共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有310.4萬對,增長8.0%,粗離婚率為2.3‰,比上年增加0.2個千分點。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323.6萬對,粗結婚率為9.8‰,比上年上升0.1個千分點。 2012年離婚率的增幅超過結婚率增幅。
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還不包括通過法院打官司離婚的情況。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離婚率呈逐年遞增的態勢,增長勢頭超過結婚率的增幅。婚姻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離婚率增長是否存在不理性離婚或把婚姻當做兒戲?對此,12月8日,本報專訪了遼寧青松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金海。
有人利用空當辦離婚
王金海說,2013年度,他共參與代理離婚案件33起,其中29起由律師幫寫《離婚協議》后,雙方直接到民政部門辦理了離婚手續,只有4起無法調和,由法院判決。這些案件的當事人中,不乏有本著對自己、對對方、對家庭認真負責的態度才去辦理離婚的。比如,有一對夫妻其中一方要出國,為了給對方留下更大的空間,出國前先辦理了離婚手續。
也有因夫妻觀念差,把離婚不當回事,而草率辦理的。比如有一對小夫妻,在過去的三年中先后協議離婚4次,復婚4次。其中一次從協議離婚到復婚,時間只有一個月,而離婚的原因很簡單,就男方下班晚了沒去接孩子而發生爭執。妻子說,當時只是隨口一說要離婚,沒想到第二天真的就去辦理了離婚手續。
除此之外,還有利用法律或政策空當而離婚的。比如欠債后,怕債權人起訴夫妻倆還錢,便協議離婚,把財產全部歸一方所有以逃避債務;還有為買房子,用協議離婚的方式,來購買“首套”住房的。
王金海稱,無法通過協議離婚,而必須通過法院判決的,多數都是因財產分割無法達成一致意見。而法院判決的,因為證據的缺失或不足,對有些當事人來說,也并不能完全體現公允的。
案例分析
1.遇丈夫出軌財產未歸妻子
80后的市民小孫和小莉均喜歡上網,結婚后二人也常上網聊天,但丈夫的網聊卻另存隱情。
今年5月份的一天,小莉回家剛一打開門,發現丈夫正在跟自己不認識的一個女人在床上。后經了解,該女子是小孫的同學。
此后,小莉把小孫起訴到法院,要求同小孫離婚,并要求法院判決小孫凈身出戶,全部財產歸自己所有。最后法院判決雙方離婚,但并未判決全部財產歸小莉,而是雙方平分。
律師點評
王金海律師說,小莉訴求點是“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在本案中,現有證據只能證明小孫婚后一次出軌,并非與異性長期同居,不符合要求損害賠償的條件。
2.錢存保管箱離婚時難平分
家住中南路的市民田先生起訴妻子李女士離婚時,就遇到了以下情況。田先生稱,自己2006年結婚,7年來,所有工資全部交妻子保管,應當有50余萬元的積蓄。妻子把錢全部存放在銀行保管箱內,除此之外,還有價值10萬余元的首飾。主審法官來到某銀行了解,確認了李女士在該銀行租用一個保管箱的事實,但要打開保管箱,需要李女士的指紋加密碼。
但李女士因涉及個人隱私,拒絕打開驗證。最終,盡管二人離婚,房子平均分割,但對于銀行保管箱內的財物,因無確切證據而無法分割。
律師點評
王金海律師說,根據《婚姻法》規定: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所以,只要田先生能夠證明李女士隱藏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要求再行分割。
3.房證名太多離婚時難分割
小莉與小鋼2011年結婚,婚前小鋼的父母出資200萬元在星海公園附近購買了一套110平方米的住房,產權證上是小鋼的名字,他項權利證上是小鋼父母的名字。兩人結婚后小莉父母出資70萬元,并用小莉的公積金貸款50萬元在華南廣場附近購買了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產權證上是小莉的名字,他項權利證上是小莉父親的名字。“你要是愛我,就在你的房產證上加上我的名字。 ”一次小莉要求道。小鋼表示沒問題,但要求在小莉的房證上也加上自己的名字。就這樣,小鋼的房證上還是小鋼的名字,他項權利證上加上了小莉的名字;小莉的房證上還是小莉的名字,他項權利證上加上了小鋼的名字。
今年6月,小莉發現小鋼與網友有曖昧關系,要求離婚。兩人離婚時在房產處理方面出現了麻煩,由于兩套房子分別都有多人的名字,法院沒有辦法進行分割。
律師點評
王金海稱,盡管小鋼的房子是婚前購買的,房產證上有小鋼和他父母的名字,再加上小莉的名字后,就成了四人共有,因為沒有約定份額,只能每人占四分之一;小莉的房子是婚后購買的,小莉的父母出了首付款70萬元,產權證上有小莉及其父親和小鋼,就屬于三人共有,由于沒有約定共同份額,每人占三分之一。雙方在離婚時,因產權證人名太多,夫妻根本無法分割,只能在離婚后另行通過民事訴訟分割。
(記者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