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視組打虎中科院:存在轉移科研經費現象
當學術界也和“打虎”、“整改”這些字眼掛鉤的時候,知識分子一貫的斯文形象未免掃地盡失。
在2014年這個“打虎之年”里,中國最高學術機構——中國科學院(下稱“中科院”)也未能幸免,位列2014年中央巡視的40個地區單位之一。根據中央統一部署,2014年7月31日至9月5日,中央第十巡視組對中科院進行了專項巡視。29日,中科院黨組將巡視整改情況公布。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長足進步毋庸置疑。然而,為了獲得更強大的競爭力,中國在科研領域也投入了巨大努力。據全國政協的一份統計材料,2013年,中國公共財政科技支出超過5000億元,而1978年這一數據僅為52億多元,不到40年,中國的財政科技投入增長了近100倍。
成績固然有,但令人遺憾的是,科研經費的增加,并沒有獲得與之匹配的科研成果,倒是成了不少人的“唐僧肉”,科研界最終鋃鐺入獄者也不在少數,各種丑聞更是令人瞠目結舌。
針對中國科研領域效率低下、科研蛀蟲比比皆是的現象,中國政府目前正在從兩方面入手整治:科研經費改革,以及“打虎”。
就在此前的1月8日,科技部發布《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下稱“《方案》”)。《方案》要求,將現行近百個“九龍治水”、迭床架屋的項目資金渠道,優化成新的五大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布局體系。
上述要求意味著,中國上千億元科研經費的蛋糕切割方式將轉變,諸多科研人士表示“科研經費的錢袋子真的要大動了”、“觸碰了各部門權利和利益格局”。
不僅科研經費的分配體系被改變,科技項目的管理方式也在《方案》中明確改變。政府部門將不再直接管理,而是交給“具備條件的科研管理類事業單位等改造成的規范化項目管理專業機構”。政府權利的下放,被認為將有效杜絕“跑部錢進”的現象。
中國長期不合理的科技計劃體制正在“大手術”之時,與之配合的是學術界腐敗的一次“大整改”。
經歷中央第十巡視組37天的專項巡視之后,2014年11月3日,中央第十巡視組向中科院黨組反饋了巡視意見。至今,已經過了3個月的整改。29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刊登了《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關于專項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下稱“《通報》”)。
《通報》中顯示,院黨組形成了《關于落實中央第十巡視組反饋意見的整改工作方案》和責任分工表,細化分解為5個方面、42項整改措施、95條具體整改任務。各責任部門按照整改任務分工,列出清單、建立臺賬,責任到處、責任到人,逐項對賬銷號。
科研經費管理使用在《通報》中被單獨列為中央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落實情況之一。院黨組對中科院存在的科研人員簽訂虛假合同、轉移科研經費,使用虛假發票報銷職工福利費、綠化工程款,以及用已完工項目申報修購專項資金等問題作出了逐一回應。并表示將健全完善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制度,加大對科研經費管理使用的監督力度。
此外,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不夠到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領導班子建設問題、選人用人問題等方面也作出了回應。其中包括:信訪舉報157件、專項任務11個、問題線索50件,共計218件;院機關超編17輛公務用車;27名局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違反規定在院屬企業兼職領取津貼共計90多萬元等。
以下為《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關于專項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一文中關于“科研經費管理使用”部分:
針對中央巡視組指出的科研經費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院黨組持續將科研經費監管作為重中之重,加大查處違規違紀行為的力度、健全完善制度、強化管理監督,切實管好用好科研經費。
一是嚴肅處理巡視發現的問題。對于2005年某所科研人員何杰以該所名義與自己偽造身份注冊的公司簽訂虛假合同,轉移科研經費的問題,何杰已于2008年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2年,2009年2月77萬元贓款已全部追回。該所開展了科研經費全面自查自糾,制定了印章使用管理規定,合同實行歸口管理和備案制,健全完善內部監督制度,進一步加強科研經費監管。
針對兩個單位在2009-2011年使用虛假發票報銷職工福利費、綠化工程款等問題,已采取換取真實發票、調整財務賬目、補交個人所得稅等方式進行了整改。院主管部門對上述兩單位及其相關責任人員、財務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要求認真吸取教訓,嚴格遵守國家財經法紀,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合法合規并真實地進行核算和反映。
針對兩個單位用已完工項目申報修購專項資金的問題。院黨組對院主管部門和上述兩個單位及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批評,違規資金已全部上交財政,并取消了上述兩單位2015年修購專項資金預算。
院主管部門正在研究制定進一步加強財政修繕購置專項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對“十三五”修購規劃實行三級查重管理,通過研究所自查、分院集中審核,院主管部門對照項目庫審查,杜絕此類問題的發生。
二是健全完善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制度。制定并下發了《中科院關于加強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制定及修訂了《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關于正確處理財政資金課題(項目)關聯業務往來和單位內部業務往來的操作指南》、《院級科研項目預算評審和財務驗收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相關管理細則,加強經費管理使用的透明度,完善管理流程,強化研究所法人和科研人員經費管理使用責任,進一步規范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將廉潔從業風險防控與內控體系建設緊密結合、協同推進,進一步完善科研經費管理使用的制度體系和內控機制。擬對全院科研人員開展視頻培訓,全面講解國家和我院有關財務法律法規和制度,介紹巡視和審計發現的典型案件,督促科研人員認真貫徹執行各項制度規定,增強廉潔從業意識,合法合規使用科研經費。
三是加大對科研經費管理使用的監督力度。針對巡視發現問題,在全院開展科研經費管理使用自查自糾專項行動,將落實巡視整改意見作為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院屬各單位對科研經費管理使用情況全面自查、專項整改,條財局、監審局和北京分院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巡視反饋意見提到的、自查自糾問題較多的單位進行了重點抽查,并將對研究所自查自糾情況進行進一步核查,跟蹤整改落實。
建立和完善重大科技項目專項巡視制度。在條財局財務資產監管辦公室的基礎上,成立院重大科技項目專項巡視組,對國家重大專項、院先導專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開展經常性專項巡視監督。目前,正在制定2015年專項巡視工作計劃。
加大科研經濟業務真實性合法性審計工作力度。重點瞄準科研經費管理使用中的違法違紀問題,組織全院內部審計力量,進一步加大科研經濟業務真實性合法性審計工作力度。2014年對46個所(260個科研單元、4234個科研項目)進行了專項審計。爭取到2017年實現“雙覆蓋”:全面覆蓋所有科研經濟業務領域,基本覆蓋研究所主要科研團隊。同時加大審計發現問題的通報、懲處、整改力度。
建立科研管理部門與監督部門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兩部門主管領導、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職能部門對科研經費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經常性溝通協調、討論研究,探索加強科研經費管理使用的方法舉措,嚴肅處理違紀違規問題,切實加強科研經費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