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院士李寧涉嫌貪2千萬 院士資格被停
中國工程院昨天在官網公布了去年12月9日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學道德守則》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違背科學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后者首次對工程院院士勸退或撤銷的程序作出規定,并明確,院士如果涉及觸犯法律,自被批捕之日起即停止其院士資格,自法院作出有罪判決生效之日起撤銷其院士稱號。按照這一規定,涉嫌貪污2000萬元、于去年6月被批捕的中國農業大學的李寧已被停止院士資格。
國企領導院士不得兼職領薪
《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學道德守則》此前已經過數次修訂,最近一次修訂是2012年。與上一個版本相比,新版本最大的變化是增加了有關工程院院士兼職的規定。新規定明確,院士兼職需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批準,在本學部公開,并報工程院備案。按公務員管理的院士兼職,應當根據公務員法規定履行批準程序,不得領取兼職報酬;擔任國企負責人的院士兼職,按照國家對國企負責人薪酬管理有關規定,不得兼職領薪;軍隊院士兼職,按軍隊有關規定執行。
院士勸退或撤銷需經全體院士投票
去年6月工程院院士大會對《中國工程院章程》進行修訂,首次提出院士退出制度:當院士的個人行為違反科學道德或品行不端,嚴重影響院士群體和工程院聲譽時,應勸其放棄院士稱號。當院士個人行為涉及觸犯國家法律,危害國家利益時,或涉及喪失科學道德,背離了院士標準時,應撤銷其院士稱號。
昨天公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違背科學道德行為處理辦法》首次對院士勸退或撤銷的程序作出了規定:有不少于五位院士提議,或經學部常委會提議,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審核同意,向主席團提出啟動相關程序的建議;建議經主席團審議通過后,即停止其院士資格,同時由其所在學部全體院士會議投票或通信投票表決;主席團對學部的動議審議通過后,提交全體院士會議投票或通信投票表決,參加投票的院士達到或超過應投票院士的二分之一,贊同票數超過投票人數的二分之一,可作出勸其放棄院士稱號或撤銷其院士稱號的決定。
院士被批捕當日就停止院士資格
《中國工程院院士違背科學道德行為處理辦法》還首次明確,對涉及觸犯國家法律、危害國家利益的院士,自檢察機關依法批準逮捕之日起,即停止其院士資格;自法院作出有罪判決生效之日起,即撤銷其中國工程院院士稱號。對法院未作出有罪判決的,將視情況由主席團作出處理決定。
記者昨天從中國工程院得到證實,按照上述規定,去年6月被批捕的著名“轉基因院士”李寧已經被停止院士資格,成為首個被停止資格的工程院院士。去年10月10日,中紀委官網發布中共科技部黨組關于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證實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已被依法批捕。據報道,去年5月,最高檢決定將審計署審計發現的李寧涉嫌職務犯罪線索指定吉林省人民檢察院查辦。6月,吉林省檢察機關以涉嫌貪污犯罪對李寧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經初步查明,李寧利用職務便利,以虛假發票和事項套取科研經費轉入本人控制公司方式,先后涉嫌貪污公款2000余萬元。
內存
李寧涉貪2000萬
李寧于200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時年45歲,被稱為最年輕的院士。被批捕前,他是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博導,是“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動物遺傳育種學的特聘教授,973項目“農業動物遺傳育種與克隆的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首席科學家。他獲發明專利15項,培育了世界上最大的克隆牛和轉基因奶牛群體,是國內動物轉基因克隆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人稱“轉基因院士”。(記者 雷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