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4 07:17:00 來源:新京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2頁)
新京報訊 針對海淀區人濟山莊的違建,海淀區房管局昨天下午已向海淀區城管大隊作出回復,房管局已將該處房屋凍結,這意味著在拆除違建前,該處房屋不能過戶或抵押。
居住區的違建查處是一個難題。按照程序,對于存在違法建設的房屋,城管部門一旦查實,將書面通知區縣房管部門暫停辦理違建房屋的產權登記、抵押等手續。
房產登記等手續被凍結后,執法人員將直接通知業主,指揮部也會定期將被凍結登記手續的房產登報進行公布,要求業主主動與城管部門聯系拆除。待拆違后,城管部門將書面通知區縣房管部門解除凍結,這棟房屋才能重新進行抵押、產權登記等業務。
對此,海淀區房管局有關人士昨日表示,在違建的處理上,主要是城管、規劃等部門牽頭,房管局會盡力配合。據海淀城管相關負責人介紹,昨天下午海淀區房管、城管已完成了相關程序,對該處房屋予以凍結。
另據了解,海淀區政府昨日召集城管等多個部門,商量關于違建拆除的應對之策。一旦業主張必清在15日內沒有自行拆除,海淀區將按照法定程序,對違建進行強拆。
反應
朝陽工商調查奇經堂
尚未立案;奇經堂正常通過年檢,此前并無不良信用記錄
新京報訊 朝陽工商分局昨天表示,正在對奇經堂所在公司介入調查,但還未“立案”。
朝陽工商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昨天上午,奇經堂所屬區域的望京工商所已到該公司的經營地址展開調查,重點檢查其經營項目以及是否存在非法行醫、有無相關資格等問題。
這位負責人稱,如調查發現奇經堂存在非法行醫等問題,將把相關信息移交給衛生部門。朝陽工商昨天并未透露檢查的具體情況,并表示目前只是“介入調查”,并沒有“立案”,調查正在進一步展開,需要一段時間,但“會盡快把調查情況對外通報”。
記者登錄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系統查詢后顯示,注冊在望京地區的“奇經堂”有兩家公司,都在同一個寫字樓,法定代表人和負責人并非同一人,但都不是“最牛違建房主”張必清。
其中,北京奇經堂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11月2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劉曉麗,其標注的經營范圍主要為銷售保健食品、Ⅱ類醫療器械以及批發(非實物方式)預包裝食品、技術推廣服務;會議及展覽服務等等。
另一家為北京奇經堂望京保健食品經營中心,經營地址與奇經堂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鄰,經營者為包九來,是一家剛由個體轉為企業的公司,經營范圍也是銷售保健食品、Ⅱ類醫療器械、非醫療美容等。
這兩家公司目前都已正常通過年檢和驗照,并沒有任何不良信用記錄。
對于昨天工商檢查一事,“最牛違建房主”張必清對媒體表示,自己不怕檢查,奇經堂跟普通按摩院一樣是做醫療保健的,不是醫院、診所這種醫療機構,不需要具有醫師資格證;奇經堂里賣的也不是藥品,是保健食品。
鄰居掛橫幅要求追究責任
新京報訊 昨日,“最牛違建”所在地人濟山莊小區的部分居民自發在小區內懸掛橫幅,要求追究放縱違建的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昨天下午5時,三位居民拉著一條紅色橫幅從違建所在的B棟樓里走出來,在小區柵欄上拉起橫幅,橫幅上的標語為“堅決支持各大媒體對小區違建的曝光,強烈要求追究放縱違建的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掛橫幅的劉先生表示,因物業和一些部門的不作為,這一違建才得以建成,昨天晚上他和另外兩個鄰居自發掏錢制作了橫幅。
這是媒體連續多日報道該小區違建問題后,首次有居民公開表態。此前,記者在采訪附近居民時,該小區居民談及此事時顧慮頗多,不愿多說。多位居民回憶,曾有居民因告狀被打,之后賣房回老家了。有居民表示,此次公開表態是為徹底解決小區違建問題,“除B棟樓外,其他樓上也有違建,只不過沒這么明顯”。
物業
為何不制止違法建設?
“我們在吃業主的飯”
昨天下午,在人濟山莊“最牛違建”所在的B棟樓地下的北京普瑞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辦公室,一位自稱得到公司授權卻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回答了媒體部分問題。
對小區違建被曝光一事,該負責人很委屈:“這個事(指違法建設)對物業行業來說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不僅是我們這一家,如果你們能登高遠望的話,看看北京市的高樓上面,我估計70%以上都蓋著(違建)呢。只不過他們家(張必清家)被當作了典型,攤上了這個事?!?/p>
該負責人回憶,曾有一位居民舉報樓上建違建,后來城管、業主委員會、物業、違建施工方4家共同對當時的違建進行了測量,認定占了三塊地方,共48平米。但違建并未被有效制止,而是發展到目前的800平米。該負責人表示,物業沒有權力去拆除違建。
對于違建目前內部狀況,該負責人表示近期無法進入因此不清楚:“不光我們,連執法部門都進不去,報了110都沒有用,鄰居報過110。”
該負責人稱:“他們(張必清家),包括所有的業主,都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在吃人家的飯,人家不交物業費我們是一分錢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