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2 06:59:00 來源:21CN網-全頻道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8月9日,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鄧海華表示,國家衛計委注意到了本報關于《醫藥巨頭賽諾菲內部人自曝行賄500中國醫生》一事的報道,并已責成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四省市的衛生行政部門,協同當地的紀檢部門對此事進行調查。
與此同時,鄧亦否認,近段時間以來,中國政府部門對于葛蘭素史克(GSK)等外資醫藥企業的行賄事件調查,是專門針對或只針對國外企業的行動。
行賄受賄一并查處
8月9日上午,國家衛計委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鄧海華在發布會上表示,國家衛生計生委高度重視整治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領域的商業賄賂問題,這幾年來通過完善醫藥和高值醫用耗材的集中采購、規范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診療服務行為、加強醫德和醫風建設、推動醫院廉潔風險防控等措施,加大力氣進行專項治理。
同時,國家衛計委還堅決支持和配合司法機關對于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領域商業賄賂案件的查處工作,對接受商業賄賂的醫務人員堅決進行查處,絕不姑息。通過這幾年的工作和大家的共同努力,醫藥購銷的秩序有了進一步的規范,衛生行風建設也得到了加強。
鄧海華介紹,下一步國家衛生計生委將繼續加大專項整治力度,以查促糾,打組合拳。一方面要堅決支持、配合司法機關查處醫藥購銷領域的商業賄賂案件,堅持“行賄受賄一塊兒查”,對于行賄的企業和個人進一步完善不良記錄制度,同時建立醫療誠信體系,嚴厲懲處制度,加大處罰力度。
另一方面,也要會同相關部門結合深化醫改,推動相關問題的源頭治本工作。比如進一步鞏固基層醫改的成果,加快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的綜合改革,深化城市公立醫院的改革試點工作,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又比如要完善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的集中采購制度加快公開交易平臺的建設,加強監督管理,規范醫藥購銷的秩序,降低藥品虛高價。
鄧海華亦談到,要逐步清理醫療服務價格體系,合理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開正道、堵邪道、堵外道”,鏟除滋生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領域商業賄賂的土壤。
藥企直接付款給醫生違規
發布會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鄧海華表示,國家衛計委注意到了本報關于《醫藥巨頭賽諾菲內部人自曝行賄500中國醫生》一事的報道,并已責成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四省市的衛生行政部門,會同當地的紀檢部門對此事進行調查。
此前,浙江衛生廳、北京市衛生局都已公開表態,開始對當地涉及到的醫院,進行調查。
對于藥品“四期臨床費”或“研究者費”(研究經費)如何規范的問題,鄧海華對本報記者解釋說,早在2007年,當時的衛生部就專門出臺了《醫療衛生機構接受社會捐贈資助管理暫行辦法》,予以規范。
2007年4月6日,當時的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征求了監察部、財政部、民政部、審計署、國家工商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和國務院法制辦等部門的意見,并商中央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意后,制定并印發了《醫療衛生機構接受社會捐贈資助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
這一《辦法》規定,“醫療衛生機構必須以法人名義接受社會捐贈資助,捐贈資助財產必須由法人單位財務部門統一管理使用。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的職能部門和個人一律不得接受捐贈資助。特殊情況下,捐贈資助方要求以個人名義接受捐贈資助的,應當事先報告單位領導集體審核同意,并納入單位財務部門統一管理使用。”
這可能意味著,如果爆料人“培根”提供的舉報材料屬實,即使賽諾菲在安博維、安博諾上的“研究者費”真實存在,其直接付款給醫生個人的做法,也屬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