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例雙胞胎延遲分娩 哥哥比弟弟早生12天
懷孕21周,相隔12天出生,最大體重僅850克,這一串數字反映了一對超低體重早產雙胞胎兄弟的艱難出生之路。
日前,經過國內外8年的求子之路終于懷上雙胞胎的一名孕婦,因出現流產先兆在省人民醫院延時分娩。產婦在早產產下第一個兒子12天后,又生出了二兒子。這是我省首例雙胞胎延遲分娩。
鄭報融媒記者 邢進 谷長樂 文/圖
通訊員 崔冰心
艱難懷上雙胞胎 妊娠21周突發先兆流產
今年29歲的苑女士和丈夫非常喜歡孩子,一直想要一個自己的寶寶,但苑女士患“多囊卵巢綜合征”8年。為治不孕,一家人四處求醫,甚至不惜到國外就醫。今年1月,苑女士終于“胚胎移植”成功,成為一名雙胎準媽媽。5月19日,苑女士突然感覺下腹陣痛,立即到省醫就診。醫生初步診斷為孕21周2天,難免流產。
拿到診斷書的那一刻,苑女士和家人絕望地在醫院診室門口哭了起來。
在孕婦及家屬的強烈要求下,省人民醫院產科主任武海英決定為苑女士進行保胎治療。
但5月21日晚,苑女士再次腹痛難忍,宮口開全,羊膜囊凸出。按照常理,苑女士即將分娩,可寶寶只有21周的胎齡,此時出生幾乎毫無生存希望。
武海英在診治高危和復雜情況孕產婦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她當即酌情對苑女士使用宮縮抑制劑、止血、保胎治療。就這樣,胎兒在母體中繼續生長了15天。
兄弟倆先后出生
哥哥比弟弟大12天
6月3日18時38分,在繼續生長15天,胎齡增至23周后,苑女士突發胎膜早破。武海英及醫護人員為其接生了第一個孩子,體重650克,整個身體只有大人的巴掌大,超低體重兒的存活率較低。為了不耽誤治療,第一個孩子出生后立即轉往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
為給第二個寶寶爭取更多生長發育時間,武海英及其團隊醫護人員一刻也不敢怠慢,決定采用延時分娩治療方案,在最大程度保證大人安全的同時,為胎兒爭取更多生存希望。
在周密治療下,第二個寶寶在苑女士的肚子里又平安度過了將近2周。6月15日13時33分,在第一個寶寶出生12天后,苑女士再次發生胎膜早破。醫護人員又助其分娩出第二個寶寶,胎兒體重已經達到850克。醫護人員對孩子全力救治,不分晝夜守護在寶寶身邊。
由于第一個寶寶先天發育不足,不幸夭折。但是,第二個寶寶在新生兒科醫護團隊的精心呵護下,奶量一毫升一毫升增加,體重一克一克增長,逐漸達到2100克,體溫、呼吸、心率、血壓均達到正常值。看到寶寶的那一刻,苑女士一家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全省首例延遲分娩
究竟有多難
延遲分娩指雙胎妊娠中產婦第一個胎兒娩出后,根據產婦自身情況給予保胎治療和圍產期的綜合護理,通過預防感染、抑制宮縮、宮頸環扎術等積極處理,有效提高第二胎的存活率。雖然延遲分娩方案國內外文獻均有記載,但在我省尚屬首例。武海英介紹,延遲分娩要求醫生對病人情況了如指掌,并且具備綜合豐富的臨床經驗,此外還要眼光敏銳,下手精準,否則不僅無法實現延遲分娩,還會讓產婦面臨切除子宮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