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不吃早餐 鄭州一班主任自掏腰包給加餐
教室的一張空桌上放著常老師給大家準備的加餐
常老師和王校長一起分裝給學生買的水果
記者田育臣文吳國強攝影
核心提示丨初三生上學早、放學晚,怕學生餓肚子,班主任自掏腰包給班里40名學生買早餐和晚餐。這幾天,鄭州66中初三(4)班班主任常小冬的這一做法,讓不少人提出疑問“他能堅持多久”,與此同時也再度引發人們對學生早餐的關注。
事件
學生不吃早餐,班主任自掏腰包給加餐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鄭州66中初三(4)班教室,在教室一側墻角的桌子上,擺著幾箱火腿腸和面包等,而最后一排的桌子上堆著一些茶葉蛋和糖糕。坐在一旁的學生周洋洋說,這些是班主任常小冬買來的,誰餓了,課間可以隨便吃。
“有時候起床太晚,我早上經常來不及吃飯。”周洋洋說,明年要參加中招考試,全班同學的學習壓力都比較大。一般早晨6點半到教室開始早讀,晚上7點才能放學。若早上吃得少或是沒吃飯,課間就能吃點東西,補充一下能量。昨天,周洋洋因早上沒來得及喝媽媽做的粥,到學校就搶先領了一杯豆漿,等第二節下課再喝。
常小冬今年48歲,是一名代課老師,從事教育工作已有29年。他介紹,昨天早上,他一共花了約100元,買了20多個雞蛋,20多個糖糕,20多杯豆漿。一放進教室,豆漿全被搶完了,而雞蛋和糖糕還剩有一部分。
為啥要給孩子買早餐?他說,自己是剛到學校初三這個班任班主任。前幾天,他上課時發現,有些孩子平時在課堂上生龍活虎,而一到上午課就無精打采。之后,他私底下與幾名學生談心發現,早上上學太早,一般來不及吃飯,或是胡亂吃上兩口飯,就往學校趕。而這一部分人占的比例還不小。因此,他才想出了這個辦法。
常小冬介紹,該方式從8月25日開始,才剛試行幾天時間。這6天來,他有時買面包,有時會買油條、糖糕等,爭取每天都換個樣。
心愿
未來希望與家長共同參與“愛心餐”
昨天,在該班教室的幾個窗戶上,擺放著幾盆綠蘿;靠近走廊的窗戶下,堆放了幾箱水果。常小冬說,水果是為下午召開的家長會準備的,“剩下的,可以作為學生的‘加餐’”。綠植主要是改善教室環境。而這些,全是他自掏腰包準備的。
常小冬稱,一般學生中午12點多吃午飯,晚上7點放學時也可能會餓。因此,他每天會準備早、晚兩次加餐。班里一共40名學生,一頓加餐約100元,每天就要花約200元。平時,還可能會買一些水果等其他東西,費用平均每天達到250元左右。
這些費用自掏腰包,一兩天可以,若長此以往如何能承受?昨天,也有家長和市民對常小冬的行為提出質疑。而常小冬表示,他在這所學校是代課老師,此外他還是鄭州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創辦人。他表示,目前,他的主要精力全放在了班主任職務上,培訓機構交給其他負責人,他會全天候與學生們在一起,而學校每個月發給他的4000元工資,他將全部用在這上面。
談及更長遠的打算,他希望家長也能主動分擔、共享和參與這份愛心餐,共同承擔孩子們的加餐費用。“這絕不是強迫,是讓家長心甘情愿地加入。這是一種嘗試,我會盡量把它堅持下去”。
建議
學校統一組織吃早餐;家長陪孩子一起吃早餐
其實,因時間緊不吃早餐問題,不僅出現在中學生,高中生甚至大學生群體中也經常出現。為不影響上課,一些高校也曾出現過老師自掏腰包給學生買早餐的情況。例如,期末考試臨近,武漢一高校輔導員發現學生早上睡懶覺,不吃早飯,怕影響復習考試,堅持每天把熱干面和豆漿送到宿舍樓下。
對此,常小冬說,他通過自己買早餐的形式,向學生表達一種師生間的服務意識,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拉近兩者間的距離,讓學生更加享受學習的過程。而最終,也希望家長能主動參與進來,重視早餐,重視與孩子的互動。
該模式是否會在學校推廣?昨天,鄭州66中副校長王冬在受訪時表示,對常老師個人獨特的教學方式,學校表示支持,但該模式仍處于嘗試階段。“現在才剛開始,效果還沒法預估。”但他表示,目前只是一種探索。若效果好,學校會主動投入、推廣;若效果不佳,也可能會叫停或改正。
對此,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張明鎖表示,常老師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互信、友愛的關系,這種教育理念也是值得推廣的。但自掏腰包買早餐的方式,不應該由某一個人或老師來獨立完成。他說,孩子的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單靠一方很難做好。
“學校可以考慮把上課時間向后適當推遲,或者統一組織學生吃早餐。”他建議說,從家庭層面來說,家長也要重視孩子早餐,除了主動督促吃早餐,還要學會陪伴孩子一起吃早餐。
看看中學生吃早餐情況
一組數據
去年國內某中部省份的一所中學對該校中學生吃早餐情況做了一份調查。
該校學生吃早餐的情況如何?
52%的學生因到校時間早,自己起床遲,沒時間吃早餐;11%的同學早餐吃得不規律,有時吃,有時不吃。不吃早餐對學生有何影響?
60%的同學認為不吃早餐會影響上課注意力;11%的同學則認為不影響;29%的同學認為有一些影響上課。
一段采訪
昨天,記者采訪多位家中有初三學生的家長,他們均表示,早上上學時間緊,吃早餐時間有限,孩子時常有不吃早餐的經歷。其實,不吃早餐的情況,在不少孩子身上都會出現。
一個提醒
河南省人民醫院一名兒科醫生表示,早餐提供的營養很難從午餐或晚餐中得到補充。特別是中小學生處于身體的高速發育期,如果長期不吃早飯,會對整個身體發育造成嚴重的影響,“尤其對初三面臨中招考試的學生,影響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