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鄭州推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家庭醫生進社區宣傳新政
□記者郭致遠文圖
閱讀提示|7月4日,省醫改辦發布消息稱,到今年年底,全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60%以上;通過家庭醫生向上轉診的病人,可以連續計算起付線,向下轉診病人不再另設基層住院起付線。
從當年的“片醫”,到如今的家庭醫生,這對基層醫務工作者來說,不僅是名稱的轉換,更是角色和服務方式的變革。今年年初,鄭州市全面推進家庭醫生進社區簽約居民服務,二七區、金水區、中原區等作為試水者,如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進展如何?7月20日、21日,記者跟隨家庭醫生進社區、入居民家,傾聽各方聲音。
【工作】查完病房,進社區宣傳家庭醫生服務
7月21日,烈日當空,鄭州最高溫度達37℃。
上午9時30分,女大夫高嚴查完病房,換上“鄭州片醫”的工裝,和老搭檔梁書珍護士一起,帶著血壓計、簽約單及水杯等,騎著電動車駛往中原區文化宮路社區。
從林山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出發,記者也騎電動車同去。
高嚴稱,她來林山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年,主攻內科疾病治療,目前已經取得主治醫師職稱。今年年初,服務中心響應政府號召,啟動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該中心的50多名員工積極行動,自由搭檔進社區。
“天氣熱,為何不一大早進社區呢?”記者問。
“我們也想早點兒出發,可是還得查病房,患者處理不完走不開。”高嚴稱,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他們像各家醫院的大夫一樣坐診、治療。換上“鄭州片醫”工裝,走出中心,角色瞬間轉換成一名家庭醫生。
“當一名家庭醫生,得參加全科醫生考試,掌握多方面的醫療知識。”高嚴稱,一名醫生與專業護士配合進社區,就是想讓治療、護理結合起來。從事基層衛生服務每月薪水4000元左右,雖然不太高但與老百姓打交道,高嚴感覺很充實。
【開講】大樹下,為納涼者說新政
“這個小區大部分居民是省建筑學校的職工。”還未走進社區,梁書珍就介紹起該小區的情況,人員相對單一,綜合素質較高,愛學習,樂于接受新事物。
騎車進入小區,梁書珍行至一棵大樹旁,8位老人在樹下納涼。遠遠看到梁書珍,有老人便朝她微笑著喊道:“妮兒,下班了啊。”
“沒有下班,我是來宣傳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梁書珍一邊回應,一邊把電動車停穩,取下血壓計、簽約單湊到幾位老人跟前。
啥是家庭醫生?有啥服務內容?幾位老人開始發問。
梁書珍、高嚴俯下身子給老人介紹,家庭醫生是國家推行的一項重要醫改,其宗旨是讓大家不出社區,通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治療,把一些常見疾病控制住,減輕居民經濟負擔。
以家庭為單位自愿簽約,服務內容涵蓋婦科、兒童預防保健、老人常見疾病預防治療等,每種疾病的治療簽約單上都有對應的專科醫生。
兩人說,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的居民家中,年滿65周歲的老人每年可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免費享受一次血脂、血常規、血糖、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和心電圖體檢。居民患重病,通過衛生服務中心向鄭州中心醫院、省直三院和鄭大一附院等大醫院轉診,可提供綠色通道,快捷辦理相關手續。
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和高危人群進行用藥指導和隨訪服務。高血壓患者每年隨訪不低于4次,糖尿病患者每年隨訪不少于4次和免費空腹血糖檢測4次。為育齡婦女提供優生優育、避孕節育、孕期保健指導和產后服務,為準備懷孕的婦女免費增補葉酸。為適齡兒童提供國家一類免費疫苗的接種服務。每季度為簽約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進行登門問診、電話或跟蹤服務,并給出健康生活指導方案。
【行動】8位老人全部簽約家庭醫生服務
“奶奶,我們那里每月集中兩次免費體檢,您方便的時候可以過去看看。”現場,為82歲的郭玉蘭老人量過血壓,高嚴提醒老人再進行常規體檢,查查血糖、心臟等。高嚴說,為調動居民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的積極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降低了免費體檢年齡,不管是鄭州市民還是外地來鄭務工者,只要年滿60周歲,自愿簽約家庭醫生服務,每年便可享受一次常規體檢。
“我是省醫保,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能報銷嗎?”兩人講解時,一位大媽問。
梁書珍說,按照目前政策規定,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的居民,參加社會保險和市醫保的,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治療時可以報銷。而省醫保暫時尚未對接到這項服務,詢問這個的市民比較多,希望政府妥善處理。
高嚴稱,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的居民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除了醫保報銷外,他們再對患者自付費用減免10%。如果需要檢查,費用打七折。
講解時,有兩位老人聽力不好,她們湊到老人跟前,不厭其煩地介紹,直至老人聽明白。
經過一個多小時現場“說法”,納涼的8位老人都簽約了家庭醫生服務。
【細節】墻壁當桌子填寫簽約家庭信息
告別8位老人,梁書珍、高嚴繼續工作。太陽炙烤著水泥地,陣陣熱浪撲面。兩三分鐘記者已是大汗淋漓。梁書珍、高嚴兩人臉上滿是汗水。
“先去11號樓吧,這棟樓居住的年邁居民多。”梁書珍說。進入一單元1樓,兩人一左一右,輕輕叩門,并問:“家里有人嗎?我們是社區醫生,想登記您是否簽約家庭醫生服務。”
從1樓爬到6樓,汗水不斷涌出。3樓一居民聽罷介紹,當即表示愿意簽約家庭醫生服務。在門口,梁書珍拿著筆和簽約單,把墻壁當桌子登記信息。
汗水從額頭滑落,她伸手抹一把,繼續填寫表格。
為何不進屋登記呢?
兩人稱,天氣炎熱,居民通常穿得比較少,進屋會打擾人家的生活。
上午11時20分,兩人將該棟樓兩個單元的20戶房門敲了個遍。共有4戶居民打開了門。4戶中,有兩戶居民表示不需要此服務。另外兩家,一家是新簽約住戶,另外一家是已簽約住戶。
【說法】簽約一個家庭補助2元辛苦費
“干這個活,如果沖著那幾塊錢補助,說實話一點動力都沒有。”7月21日,惠濟區劉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家庭醫生稱,這幾年,通過全科醫生考試、到大醫院進修等形式充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水平也大大提高,在這里,他們有信心做好居民的健康養護。
林山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楊軍偉說,按照現行規定,每簽約成功一個家庭,財政撥付公共基礎醫療補助10元錢,這筆錢包含印制宣傳頁、簽約合同文本以及醫生的補助等,他們拿出2塊錢給醫護人員當辛苦費。
而杭州簽約一個家庭財政撥付120元公共基礎醫療補助。楊軍偉說,通過幾個月的簽約家庭醫生服務,他們發現有兩個問題需要有關部門處理,一是盡快構建省醫保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報銷通道;二是提高公共基層醫療補助資金。
當天11時30分,氣溫逼近35℃,兩人早已汗流浹背,她們收起簽約的9戶家庭合同,騎車返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記者從中原區、二七區、惠濟區等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了解到,他們調整了入戶簽約時間,將雙休日及每天傍晚作為進社區簽約家庭醫生服務時間點,這樣可以見到更多的業主,提高簽約服務的精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