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拆遷200多歲古樹令人憂 回應:已實施保護
劉胡垌村拆遷后要建成公園,原來老房后院的一株200多年的皂角樹,成了村民心中糾結的一件事,擔心它會被伐掉。
劉胡垌村拆遷后要建成公園,原來老房后院的一株200多年的皂角樹,成了村民心中糾結的一件事,擔心它會被伐掉。7月4日,在確認要對該樹實施保護后,幾名村民高興起來了。
7月4日,記者趕到在建的馬寨節慶廣場,只見偌大的廣場正在修建,有步道和體育設施,還有多種雕塑造型。廣場南側的一片空地上,一株高約20米、樹冠直徑20米的大樹,樹葉濃密,生長茂盛。近看,樹干直徑80厘米左右,樹上結滿了皂角,綠色的皂角隨風搖擺,狀如風鈴,非常好看。
村民王先生說,當年他們村子大,小巷多,陳年老房多,這株樹當時在路北側的民房中間長著,村里大人小孩都知道這株樹,但是外邊人知道它的不多,所以,十幾年前,相關部門對古樹名木統計時,把它忘掉了。
馬寨產業集聚區規劃局副局長張起生介紹,拆遷后他們規劃建馬寨節慶公園時,就發現這株古樹。根據規定,新公園在建前不留樹木和房屋的,但是這株樹本身是村里的一寶,規劃人員當即就決定,把這株樹留在新建的公園內,留下足夠的空間讓它生長,也為馬寨這個大廣場增添古色和文化氣息。
“我們和農委以及市林業局綠化委聯系,讓專家過來,鑒定樹齡后,掛上古樹牌子,我們公園林木專家,也會把它身上的蟲子給滅掉。多方一起保護它,讓它健康生長,為市民提供綠蔭。”(鄭報融媒記者 徐富盈 文/圖 通訊員 郭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