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黃河景區要升級 古滎大運河文化區值得期待
這樣適合游玩的生態公園,今后惠濟區會越來越多 惠濟區政府官網/圖
鄭州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市長程志明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列出了鄭州要建的四大歷史文化街區,位于惠濟區的古滎大運河文化區便是其中之一。
惠濟區區長馬軍介紹,未來的惠濟區,是一個“處處是風景,全民可導游,全域皆旅游”的旅游城。作為鄭州人,幾年后如果想近距離休閑游玩、招待客人,“往北走”將不會失望。
【目標】
打造“生態宜居宜業旅游城”
無論是居住還是休閑游玩,鄭州北部的惠濟區都是不少人的心儀之地。而惠濟區未來幾年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打造“生態宜居宜業旅游城”。
馬軍介紹,惠濟區的歷史文化資源豐富,這當中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古滎鎮和世界文化遺產隋唐大運河的通濟渠鄭州段,無疑是兩大頂級資源。馬軍說,為了整理挖掘轄區的歷史文化資源,進一步豐富鄭州市作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核心區重要載體的歷史文化內涵,惠濟區主要依托這兩大資源,謀劃啟動了古滎大運河文化區的規劃建設。
【規劃】
古滎大運河文化區
未來值得期待
據了解,古滎大運河文化區位于鄭州市主城區北部區域,包括滎陽故城和大運河。馬軍介紹,古滎大運河文化區以古滎鎮為龍頭,復建滎澤古城,將其打造成為鄭州市乃至河南省頂級的文化旅游古鎮。
大運河遺址帶是“龍身”,將建設“一河兩岸六園八景十二遺珠”的大運河風情文化區。
“龍尾”則是花園口萬畝濕地,將發展城市近郊休閑旅游、現代農業觀光旅游、健康養生休閑度假旅游,使之成為鄭州市民周末、節假日近郊休閑旅游的首選之地。
按照“兩年出形象,三年基本建成”的要求,惠濟區將于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滎澤古城和大運河示范段等項目建設。
馬軍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滎澤古城主要以古滎漢代冶鐵遺址、紀信廟、城隍廟等文物為底蘊,通過實施鄭州運河遺址博物館,修復城墻、恢復古街巷等項目建設,打造漢城遺址展示區、冶鐵遺址體驗區等歷史文化片區,規劃建設一個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文化休閑名鎮。
【專訪】
河南商報記者:鄭州很多人節假日喜歡去黃河邊游玩,但有時體驗并不好,幾年后人們再去會有怎樣的不同?
馬軍:部分市民感覺不太好有幾個原因:一是交通擁堵。二是旅游服務及相關設施跟不上。三是游玩形式單一,除了看看自然風光,吃吃農家飯,就沒有什么了。
惠濟區在未來5年將傾力打造“產業融合發展創新區,生態宜居宜業旅游城”。尤其是黃河灘區都市農業產業公園這一塊,會包含旅游休閑步道、星級景區、文化體驗等內容,我們將不斷優化黃河灘區生態環境和美化景觀效果。
河南商報記者:已經或者想到惠濟區居住、創業、游玩的人,很想了解幾年后的惠濟區會是怎樣的城區。
馬軍:我們在轄區謀劃建設了“四個片區”。
在古滎大運河文化區,大力發展現代旅游業,推動“文旅”深度結合。
“惠濟特色商業區”可以實現觀光、購物、娛樂、美食的一站式旅游服務。
“鄭州北部商業中心”將在“商旅融合”過程中,形成城市北部綜合性、復合型商圈,拉高惠濟商業坐標。
在“惠濟新區”,我們主要推動休閑農業為主的“農旅融合”和集醫療、康復、療養、度假于一體的新型康養結合的旅游體,集中打造一批沿黃風情特色小鎮。
用一句話來概括未來的惠濟區,就是一個“處處是風景,全民可導游,全域皆旅游”的旅游城,是讓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首席記者 李江瑞 高云 記者 李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