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酒駕大數據出爐:“70前”老司機占三成
2011年5月1日醉駕入刑至今已5年多,全國共查處酒駕289萬人次,醉駕48萬人次,“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句話早已深入人心。
但是,也有一批人抱有僥幸心理,仍舊是喝酒后開車,五年來我省就查處了26萬余名“酒迷瞪”。
哪個年齡段的司機喝酒易開車?
什么時間、地點酒駕多發生?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獨家獲悉今年我省的酒駕大數據,將為讀者一一揭秘酒駕背后的“數字故事”。
⊙五年來全省查處酒駕265183起
據統計,2011年5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全省交警部門共查處酒駕違法犯罪行為265183起,其中醉酒駕駛32122起。一年按照365天計算,每天全省約145起酒后駕車被查處,其中醉駕平均一天約18起,
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相關人士說,酒駕入刑確實收到效果,河南因酒駕醉駕導致的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均較入刑前五年大幅下降。
⊙今年全省查處酒駕79763起
▲11月16日晚,河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總隊長馮國文(右一)帶隊查酒駕。
據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秩序管理支隊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1月份全省酒駕查處酒后駕駛79763起,其中醉酒駕駛11079起。這兩個數字在9月份之前是6.2萬起和9658起,也就是說從9月份之后新增加17763起。交警部門透露:第四季度我省將繼續開展大規模的酒駕醉駕違法犯罪行為專項整治。
⊙“老司機”酒駕占比超3成
今年以來,在交警部門查處的酒駕司機中,超過9成的人擁有駕駛證,另外也有無證酒駕“雙違法”的。生活中因車技常被“歧視”的女司機,酒駕的比例反倒非常低,數據顯示,我省被查處酒駕的女司機僅占3%。
從年齡結構上來看,處于中間年齡段的男性是最易酒駕群體。“70前”老司機酒駕占比不小,占到總數的約32%。交警人士分析說,這類人自認為駕齡長、技術高且不一定被查到,抱有僥幸心理。
⊙夜間酒駕多發,占到61%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交警部門每天晚上19點到次日早上6點之前,共查處酒駕占比達到61%。交警人士介紹說,根據查處情況看夜間酒駕行為大多發生在晚飯后3小時之內以及凌晨。白天酒駕行為一般發生在午后13時至14時。
⊙85%的酒駕發生在城市道路
酒駕發生有地域差別嗎?據未完全統計數據顯示,發生在我省城市道路上的酒駕行為占比達到85%,這符合目前城鄉在機動車保有量、經濟水平等方面的差距。酒駕發生道路也有區別,國道、省道的數字是高于縣、鄉道路的。
交警總隊相關人士稱,目前我省農村地區、縣鄉道路的酒駕行為呈快速上升趨勢,而且這些地區酒駕行為一旦發生,往往后果更嚴重。
⊙今年我省113人被終身禁駕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條第五款明確規定:飲酒后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今年截至目前,我省有113人因為酒駕、醉駕造成嚴重交通事故被終身禁駕。
⊙較大事故發生原因,酒駕占比近3成
據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統計,今年截至11月7日,全省共32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較大事故,其中涉及酒后(醉酒)的有9起,約占總數的28%。
據分析9起事故,大河報記者發現涉酒較大事故大多發生在夜間,而且有冬春多發的季節性特征。酒駕發生事故的車型都是小型汽車,其中8起事故死亡人員全部為司機和乘坐人。這類事故之所以慘烈,原因在于一般伴有超速行駛、逆向行駛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事故發生時司機均未采取避險、制動的相應措施,從而造成直接碰撞。
⊙酒駕事故發生地區,城區以外占近8成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酒駕事故發生在城區的占22.22%,發生在城區以外的占77.78%。”交警總隊相關人士稱,這與酒駕查處數量比例正好相反,這反映出農村地區酒駕整治力度不足。交警人士稱,酒駕事故農村地區多發,其原因是農村地域廣、警力相對不足、道路里程長、駕駛人意識淡薄等。
延伸閱讀
全省各地成立“酒駕專項整治常態化行動領導小組”
今后農村地區將是查酒駕的重點
司機一滴酒,親人兩行淚。據統計,酒后駕車發生事故的比率是沒有飲酒情況下的16倍,幾率高達27%,而且酒駕往往釀成后果慘烈的大事故。酒駕入刑、交警專項行動查酒駕等措施一直在施行,但酒駕仍屢禁不止,針對酒駕我們還要做什么?
⊙對策:農村查酒駕工作今后將成為重點
其實我省交警部門查酒駕已經成常態化。據介紹,全省各地成立“酒駕專項整治常態化行動領導小組”,當地交警支隊主要領導擔任組長,每周每月總結酒駕查處情況;不打招呼、異地用警、流動巡查、重點時段整治等“戰術”經常應用;根據新形勢向農村地區傾斜、向后半夜延伸查酒駕等。
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總隊長馮國文說,我省在治理酒駕上一直毫不手軟,結合我省情況,今后農村查酒駕將是重點工作。
從酒駕導致的事故數據看,農村地區酒駕整治亟需加強,除地域廣、警力少等客觀原因,酒駕宣傳力度很有限,農村駕駛人日常接收來自網絡、報刊等途徑傳播的酒駕宣傳遠遠落后。對此,交警部門已在全省農村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指定專門安全員、勸導員負責日常宣傳,比如酒駕入刑常識、事故案例等。還組織執法小分隊,深入鄉鎮農村,加強對鄉村道路的執法巡查,及時查糾低速貨車、拖拉機等車輛違法載人、超載運輸等違法行為。
目前,酒駕當事人往往是主要處罰對象,酒駕能否從源頭抓起,跟誰喝酒、誰勸酒了、酒后同乘等與酒駕行為發生相關的人員能否都追責。對此,馮國文認為,今后我省交警部門在處理酒駕事故劃分責任時,將考慮這些因素,同時建議司法機關追究連帶責任。
⊙建議:整治酒駕“嚴”字當頭,亦需社會合力
對酒駕有何對策?
多名一線交警說,應繼續收緊法律“金箍咒”只要沾酒開車就按照酒駕違法進行處理,杜絕“罰點錢了事”的心態。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交通管理學院副教授馬社強受訪時表示,“應加大宣傳,培養規則意識”。他說,我國傳統的酒文化也是酒駕多發的原因之一,法律對酒駕已有明文規定,需要的是讓“酒駕違法”深入到每個社會交通參與者的理念中,讓“喝酒不開車”成為社會規則意識之一。他認為,對付酒駕,要讓駕駛人身邊的“關系人”盡到勸阻、引導的義務;作為酒駕的監管方,交管部門在加大普法宣傳的同時也要遵守規則,做到嚴格執法,公平執法。(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文 吳國強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