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地鐵2號線車票炫出“中原風”
昨天,鄭州地鐵2號線的車票設計終于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最終確定的設計那是妥妥的最炫“中原風”。除了車票的設計傳統(tǒng)范兒十足,“小二”還有不為人知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鈞瓷豫劇這些河南非遺 全都印在車票上
記者昨日獲悉,地鐵2號線單程票的票面設計最終版已經確定,票面主色為黃河黃,與2號線車站主體顏色一致。正面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和24柱景圖兩個主題11個卡面組成,背面為鄭州地鐵線路圖。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套票3個卡面,24柱景圖主題套票8個卡面。
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票卡分為3個卡面,主題套票設計圖正面以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豫劇、鈞瓷為主要設計元素,以水墨效果體現中國風,旨在提倡傳承中原傳統(tǒng)文化。
地鐵1號線鄭州東站立柱浮雕《中州攬勝》二十四景,一幅幅鮮明的地域文化符號,展現出一個多姿多彩的文化河南。24柱景圖系列票卡分為8個卡面,主題套票設計圖正面分別以嵩陽文蘊、巍巍炎黃、禪宗祖庭、東京夢華、河圖洛書、龍門大觀、商都遺韻、云臺勝景等河南文化名勝為主要設計元素。
有形無形全監(jiān)控 手機信號也更好
說起“小二”這“千里眼”的本事,多虧了車站內的綜合監(jiān)控系統(tǒng),通過這套系統(tǒng),不僅能對站內看得見的部分一目了然,看不到的地方也能實時掌握。
地鐵2號線的每個車站,都安裝了80臺左右的攝像機,以便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工作人員能夠快速反應。
雖然通過攝像機已經可以做到目之所及,但為避免還有遺漏,就需要安裝在各個關鍵位置的傳感器發(fā)揮作用了,這也是“小二”“千里眼”的神奇之處。
例如,當車站內人員密集時,站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就會上升,一旦超過設定的閾值,監(jiān)控二氧化碳的傳感器就會自動提醒,同時增加排風系統(tǒng)的風量,將站內的“濁氣”加速排出。此外,遇上極端暴雨天氣時,一旦傳感器監(jiān)測到車站積水井水位升高,也會自動開啟排水功能,保證車站的安全與秩序。
“小二”還有“順風耳”的本領。地鐵站內每天的客流量等數據會第一時間傳送給控制中心,遇到異常情況時,控制中心也可以迅速下達指令給各部門,以便作出應急反應。
另外,與乘客關系最密切的,當數在地下行車時通信系統(tǒng)對手機信號的保障,那么如何在隧道中保證信號呢?據施工人員介紹,相比于1號線,2號線安裝通信系統(tǒng)時在軟件上進行了升級,4G技術也更加成熟,因此手機信號也更好。(記者 張弛/文 李新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