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流動攤販占壓道路快車道 城管鐵面也糾結
城管走,小攤販們折回“大本營”。
□記者寧田甜文圖
核心提示|在鄭州惠濟區一條路段,最近每到傍晚,幾乎都在上演著“追逐”與躲藏的游戲。城管來了,攤販跑了;城管撤了,攤販又冒了出來。管而不走的這幾十家小攤販,可難住了轄區城管……
【現場】近30個流動攤販,占壓道路快車道
6月27日晚7時40分許,銀通路和金達路交叉口南側,有三四輛城管執法車上的喇叭在喊,“走了,走了?!?/p>
流動小攤販們一邊跑,一邊不時地向后張望,似乎在打探城管是否真的在步步緊逼。小攤販們很有“經驗”,見城管追出一段距離卻并未繼續,向南跑的小攤販們也就沒有跑遠,然后伺機再折返大本營——銀通路和金達路交叉口。
晚8時許,見城管真的離開,躲藏在大本營不遠處的小攤販們,便又潮水般折返,分別在自銀通路和金達路交叉口向西約10多米長的道路兩側,一字排開,各就各位。
相比此前的戰戰兢兢,這次,小攤販們明顯淡定許多。有的小攤販,甚至敢將小桌子、小凳子擺了出來。
這段被小攤販們占壓的道路,不算太長,但東西兩頭卻連通著銀通路和香山路,南北兩側均是大型居民小區,人氣十分旺盛。
這段10多米長的道路兩側,靠近人行道的慢車道上停滿了私家車,小攤販便占壓了道路兩側的快車道。這樣的現狀,使得本就不太寬敞的道路,變得更為狹窄。
據了解,這些小攤販都是傍晚五六點出門,等城管一走,他們有的賣到晚上十點多。
【尷尬】指定的經營點,攤販們不愿去
這些流動小攤販,記者粗略數了數,有近30家。
他們經營的,多是些雞蛋灌餅、烙饃卷菜、地鍋豆腐、野菜面條等家常小吃。因四周有多個大型居民社區,這些小吃很受居民歡迎。小攤販們的生意個個紅火。
一小攤販透露,他在這附近干有兩三年了,“像今天這樣被趕,已是家常便飯。我們每天出攤都是提心吊膽的。我們也曾想,是不是給城管交點衛生費或管理費之類的,就不趕我們了。但后來聽說,這樣行不通。”
說到這個趕與被趕的問題,一涼菜攤的攤主說,他們這些小攤販大多是從東趙、徐砦等都市村莊過來的,因為拆遷,他們在原地生存不下去,好不容易在此地找了個謀生的位置,卻天天被趕。做小生意不容易,他們希望城管能劃出一片地方,讓他們安心經營。畢竟,他們賣的小吃,也是很受附近居民歡迎的。
他說,城管此前也曾找了一片地方供他們集中擺攤,位置在香山路和英才街交叉口南邊,因離居民區遠,地方偏,他曾在那里試過半個月,“沒人去,生意不行,才又來這了”。
【聲音】誰知道城管的兩難苦衷?
采訪中,負責該轄區的辦事處城管執法中隊的一位李姓負責人說,執法人員之所以經常去清理,原因是這些小攤販確實占道經營,影響交通和市容,是不允許的,而他們又經常會接到一些市民的投訴。
也有隊員們向記者訴苦說,管,是自己法定的職責所在,不管,就是失職瀆職。但問題是,如果管,一方面,轄區大,而執法人員就那幾個,不可能一直盯著;另一方面,附近居民確實有需求。而且從內心來講,確實也考慮到一些小攤販屬于弱勢群體,謀個生計也不容易,就目前來說,針對這些小攤販,真還沒有更好的辦法。他們也曾專門找了一處地方,讓攤販們集中經營,但攤販們嫌生意不好根本不去。而如果將其就地疏導到人行道上經營,這仍屬占道,上級也不會批準,因此,目前這一問題,他們十分頭疼。
“都知道要堵疏結合。疏,在何方?”城管隊的負責人和隊員又開始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