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小區車庫被分隔成儲藏室出售 入住兩年未通暖氣
地下車庫被用石膏板分隔成儲藏室對外出售
□記者 張弢 文圖
核心提示鄭州高新區科學大道與春藤路交叉口西南側的升龍又一城小區,有住戶1800戶左右。業主們反映房交付使用兩年了至今沒通暖氣,連熱力交換站還沒建;地下車庫規劃的是停車場和非機動車停車位,但開發商最近用石膏板把車位分隔后,作為儲藏室向外出售。小區圍墻外的垃圾堆,有的地方高度超過圍墻,外面的人常從垃圾堆上跳進院里。
小區圍墻外:垃圾堆得比墻還高
昨天中午記者在兩名業主的帶領下,來到升龍又一城小區南側的春藤路與紅椿里南路。
由此向西,滿眼都是餐飲垃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有的地方有剛堆積的裝修垃圾。
記者向西一直走了約200米,看到小區北側的圍墻外,垃圾堆有100多米長,高度不少地方超過兩米。在1號樓和3號樓的圍墻外,有兩處垃圾堆得比圍墻還高。業主任先生指著這些垃圾對記者說:“我們裝修房子時,都給物業交有押金和垃圾清運費,這里面的裝修垃圾有不少就是物業公司的清運人員傾倒的,有業主見過他們兩個人抬著成袋的垃圾往院墻外扔。垃圾堆得比圍墻還高,還有外面的人從垃圾堆上跳進小區院里。業主們感到太不安全了,給物業上反映過多次,物業上也說準備把這些垃圾清運出去,但兩年內先后換了四任物業經理,垃圾一直沒清理。”
在紅椿里南路西頭路南側,有兩排簡易兩層民工住宅樓。樓下的垃圾堆上,坐有4個四川籍民工。記者問這么多垃圾是從哪里運來的,民工們都說不知道。
3號樓一位業主告訴記者:“前兩天我曾看到過有人用三輪車拉了一車裝修垃圾往這里倒。告訴物業公司后,這個倒垃圾的人早就跑了。此處屬楓楊路辦事處管轄,垃圾隨意傾倒,一直沒人管理。”
地下車庫:分隔成眾多儲藏室
下午1時,記者在業主帶領下,從4號樓南側的非機動車地下入口處下去,看到里面黑洞洞的,供業主存放非機動車的地下車庫入口已被封死。
記者從小區南門的一號樓的地下車庫入口走下去,看到有三十多個被隔離的大小不等的房間,有的還沒安門,房間上面均是鋼絲網。業主張先生說:“被隔成儲藏室的地方,本來是停放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物業公司擅自隔成儲藏室,以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價格向外出售。業主們對物業的這種做法非常氣憤,很多業主的非機動車沒處停放,只能停在小區內的道路兩旁。”
隨后記者來到3號樓下的地下車庫,同樣看到有幾十間隔好的儲藏室,有的儲藏室外還有很深的積水。這些儲藏室部分已安上房門,大部分未安房門。
在5號樓地下車庫的東、西、北三個方位,記者看到有40多間隔成的儲藏室。
業主任先生說:“整個小區共有8棟高層商住樓,地下車庫設計的是雙層停車位,因消防驗收一直不合格,地下車庫的停車位嚴重不足。地下停車場的停車位和非機動車位,都分隔成儲藏室向外出售,致使不少業主只能把私家車停在馬路上。”
物業:墻外垃圾馬上就清運
3號樓的兩戶業主拿出《商品房買賣合同》,記者在合同第十四條“出賣人關于基礎設施、公共配套建筑正常運行的承諾”第四款供暖設施中看到:開發商承諾在“2014年6月30日達到:管道鋪設到戶、運行方式為市政管網集中供暖。使用市政管網集中供暖的,供熱系統的設計與安裝須經城市集中供熱企業審核驗收,出具驗收合格證明文件后納入城市集中供熱,并與供熱企業簽訂供熱并網協議”。
該小區物業值班的馬先生告訴記者:“小區一直沒有供暖,也沒建熱力交換站,按合同還得找地產售樓部。墻外的垃圾堆,隔段時間會清理一次。其中也有小區物業清運垃圾的人員向外扔的裝修垃圾,對面的小區也往這里倒垃圾。現在地下車庫的非機動車位沒有了,原因我解釋不了。”
該公司的谷經理隨后對記者說:“小區沒建熱力交換站是開發商的事,設備都沒買,今年開發商要和政府部門商談此事,現在還沒有談。地下車庫建的儲藏室是向外出售的,物業上不管,是開發商負責向外賣的。小區圍墻外邊的垃圾堆全部都要清運干凈,已與清運公司談好了,很快都要全部清理干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