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師小區里建假山 7年來自費栽樹種花造花園
老人廢物利用,建起2米多高的假山。
三官廟街道辦事處電業新村社區里,七旬老人霍連金花費7年時間清理院內垃圾,栽樹種花造假山安裝起一個個風車,讓老舊家屬院煥發新顏。鄭州晚報記者 汪永森 文/圖
居民樓中間建起大花園
秦嶺路5號院17號和18號樓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小區樓院,76歲的霍連金是省電力工業學院的退休老師,作為樓院里的老住戶他見證了這座樓院的變遷。
昨日上午,霍連金將記者迎入這個樓院。兩棟居民樓中間的花園被霍連金種上了臘梅和桂花,花樹的高處還裝飾了數十個風車,正是臘梅開放的時候,風車隨風轉動更讓人感覺到了愜意,而2008年的時候這里還堆滿了生活垃圾。
北側居民樓東南拐角被他建了一座假山,假山2米多高,山頂鑲嵌酒瓶作為裝飾,山腰處則安裝了寶塔等物,他稱假山為“福山”,進入小區不但要感受居民的好客和熱情, 還要感覺到滿滿的幸福。
“我喜歡出去旅游,見到漂亮風景就有了靈感,回來就建了這座假山。”他說,假山的建造花費了一番工夫,假山北側部分靈感來自“自古華山一條道”的險,南側則以中國南方山水的秀麗為基調構建。
鄰居跟他一起美化小區
霍連金用鮮花、風車和假山美化著樓院外部環境,他所居住的樓洞也被他建起了“休閑文化驛站”,樓洞兩側墻壁貼上了地圖、風景畫以及以“中國夢”為主題的詩作。
“他是小區的‘功臣’,等夏天到了這里就成花園了。”居民李先生說,大家開始并不理解霍連金的行為,后來小花園里花木葉子長出來,小區變成小樹林,議論才變成了贊揚。
霍連金說,自己患有糖尿病不能干重活,堅持7年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廢物再利用美化環境,慢慢地通過撿石頭、收酒瓶,出錢購買各種裝飾品,栽樹種花將樓院變成花園。
在他的帶動下,相鄰樓棟的居民在他的幫助下建起一座“生態竹林”,竹林依托一處下水管道,竹林里水多自會向下流去,成為院內另一處風景。
“人活著,就要做點有意義的事。”他說,從墻體彩繪到栽樹種花,這么多年堅持下來總算有了成效,現在花園主體都完工了,以后只要養護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