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見證愛情 鄭州老人結婚54年后圓“婚紗夢”
在親人的見證下,79歲的段恒祿和76歲的常怡英拍了婚紗照
受訪者供圖
河南商報記者 徐方方
鄭州市2015年度婚姻登記數據顯示,離婚人數達31261對,比2014年增加2473對,平均每天約86對“冤家”鬧掰。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期待愛情,同時,也有很多人對愛情失望,認為愛情最終會敗給現實。果真如此?如今的愛情真的這般脆弱?
前天是情人節,在節日甜蜜的余溫尚存之際,我想為大家講述一對金婚夫妻的愛情故事,他們的愛或有遺憾、或許平淡……但不管以何種方式存在,都讓人相信,愛就是永恒。
【感動】
結婚54年
她終于圓了“婚紗夢”
紅玫瑰、蛋糕、紅毯……他牽著一襲白紗裙的她,踏著鼓點,走上紅毯……面對攝像機,他憨憨地笑了,一旁白發蒼蒼的她臉紅如少女。
“新郎”名叫段恒祿,79歲,他緊握的“新娘”常怡英,如今也已76歲,今年是他們結婚54周年。
常怡英說,她以為這輩子都沒機會穿婚紗了,看著時髦的年輕人,不免羨慕、遺憾。沒想到,今年春節,她藏在心里54年的“婚紗夢”圓了。
想起當年結婚時,因為家里窮,婚紗只是一件舊棉襖,沒有儀式、沒有婚宴,連婚房都是他們結婚后才湊足錢蓋的幾間瓦房。當時,最“奢侈”的就是彩禮——一雙襪子,“他送雙襪子當彩禮,我回贈他一支鋼筆。”
現在,不少人喜歡把“貧賤夫妻百事哀”掛在嘴邊,然而,曾經兩手空空的他們卻相伴走過了半個多世紀。老兩口有著怎樣的愛情保鮮秘籍?
【浪漫】
54年來
每天牽手散步早已成習慣
“用現在時髦的話說,我們也算‘閃婚’。”真正開始過日子時常怡英才發現,老公是個“窮光蛋”,可是,當時她告訴自己,白手起家并不可怕,“有智吃智、無智吃力”,肯干就行。
他們一起在浙江當過五六年的“浙漂”;一起“勒緊褲腰帶”拉扯五個孩子……常怡英說,再難,她也沒想過離開,“結婚了,就是一輩子。”
一貧如洗的日子里,常怡英最幸福的,就是每天下班后段恒祿都會陪她散步,走累了,身邊總有一雙手將她牽起。
54年來,因換洗尿布,常怡英的手變得粗糙;因操持家務,粗糙的手結滿老繭……加之歲月的洗滌,布滿繭子的手更加皸裂,可是,段恒祿牽起了就沒有放下,這一牽,就一起走到了白頭。
2016年的情人節,沒有鮮花、沒有燭光晚餐,有的只是幾十年如一日的習慣——段恒祿牽著常怡英沿著東風渠樂呵呵地散步。
“如果跟年輕人分享愛情保鮮秘籍,您最想說什么?”聽此,段恒祿變得嚴肅:“不要動不動說離婚、分手,傷人的話講多了,傷感情。”
說完,他轉過身盯著老伴兒“嘿嘿”地笑,“媳婦能頂半邊天,要尊重,她說啥就是啥。”一旁的常怡英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縫,“不是聽我的,是誰對聽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