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對話記者:不怕議論紛紛引得紛紛議論
一碗燴羊肉引發的新聞思考——
昨夜朋友結婚請客,許久未聚的一眾好友為喜事坐到一起,微醺……
回到家里,老媽做了一碗燴羊肉,遂放到朋友圈,本意是想感謝老媽這么晚還操勞,結果引發了圈內朋友對新聞選題的熱烈討論。
昨夜十點,把上面這張圖片發到朋友圈后,朋友圈被燃爆了,大家很是捧場,點贊和評論瞬間就刷屏了。
我就回了句
(咦?其實我的人緣還蠻好,可為啥發新聞的時候都不轉呢?謝謝大家!)
結果就引起了下面的討論
22:18
鄭州這也有?
22:25
你發啥新聞了?
22:30
這會羊肉都喜歡,新聞到處都是
22:36
燴羊肉看著真不錯,地方在哪?
22:36
朱夏炎(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
【多好的一個新聞案例:因為咱發的新聞多是“誰拍誰看,拍誰誰看”和大多數人無任何毛的關系;而“老媽牌燴面”就不是了,幾乎所有的人都想知道:味道如何?地方在哪里?這是新聞的貼進性和實用性在起效!】
22:45
現在都成你專利了,俺們都吃不上
22:48
新聞確實好,不敢亂轉,但每次都看了!
22:51
好厲害,一碗羊肉引發的思考,看來思考無處不在啊
23:08
朱夏炎:【伊博,一碗燴羊肉引來的新聞思考很好,可以猛轉,引來同行對當今互聯網時代如何選擇新聞。】
23:10
朱夏炎:【就是應該學會設置這樣有用的議題,而時政新聞最高的境界是“用一滴水去反映太陽的光輝!”】
23:26
“誰拍誰看,拍誰誰看”經典!但要打破
23:28
正在努力,樹立權威!“誰拍都看,拍誰都看”
08:08
一碗燴羊肉竟然能讓您聯想到了如何拍新聞?為時刻關注工作的媒體人點贊。
08:49
一碗湯,一堂課。
09:08
你發的這個時間也很重要,晚上十點多,大部分人肚子都有點餓了。。。
13:38
選題和線人都重要,發不發的出去才是關鍵。
13:55
朱夏炎:【我們是從理論上特別是觀念上研討,俗話說觀念一轉天地寬。魯迅先生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14:12
看到了吧,領導都出現了,發不發出去不是問題,能不能找得到合適的內容才是關鍵。
15:26
朱夏炎:【所有導向準,正能量的有用新聞都能發。】
22:11
王欲峰 中亞商貿與文化交流協會聯盟主席(塔吉克斯坦):新聞來源于生活!好新聞能從平凡的生活中提煉出來,升華為一定的高度!成為熱點,吸引觀眾的目光和引起共鳴!
23:48
朱夏炎:【不怕議論紛紛,引得紛紛議論】
我朋友圈里的一張圖片,一句話,得到了40個贊78條評論。讓我意外的是,"一碗燴羊肉"的感慨,竟然引發了有關如何選擇新聞內容的討論。細細想想,平時我在朋友圈發那么多內容,有多少朋友會打開認真看完,又有多少人會有發表評論的沖動?接地氣又讓人想看的新聞如何選、如何做,報道之后怎么讓受眾引發共鳴,還真是個難題。
朋友圈中有同行、有好友、還有朱夏炎局長這樣的老記者。在記者節前夜,他能對俺這個年輕的老記者有如上對話并一起迎來記者節,實在是醍醐灌頂,一語驚醒,倍感振奮!
就著對話內容,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好選題在哪里呢?就埋伏在你周圍。
柯南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兇案。牛逼記者是,我到哪里,哪里就有新聞發生。牛逼編輯是,我到哪里,哪里就有選題出現。
我們常常會在專業領域、行業領域中去找選題,但是,不要讓自己的思維受限,只要你活著,你在動,你在接受咨詢,吃喝玩樂、一舉一動中你都可能發現好選題。
朱夏炎局長在評論里說到“【一碗燴羊肉引來的新聞思考很好,可以猛轉,引來同行對當今互聯網時代如何選擇新聞。】”
事實上,微信、微博、八卦論壇、綜藝節目、菜市場小道消息……到處都有選題,重點是,因為他們是出自日常生活的場所,這些選題更生活化、更自然、更能引起共鳴,通常他們又是被大部分媒體忽視的,這些選題有很強的生命力。受眾心態以消遣為主而非學習,這決定了新聞的敘事風格比較偏向喜劇甚至是無厘頭、荒誕風格,而嚴肅的新聞除非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否則很難吸引受眾,更不要以宣傳教育自居,最好能夠吸引受眾,在閱讀觀賞中潛移默化進行宣講。
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睜眼瞎,就白白讓選題跟自己擦肩而過,甚至活在選題包圍中,卻麻木不仁。
好選題又在誰身上呢?【我們是從理論上特別是觀念上研討,俗話說觀念一轉天地寬。魯迅先生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我們通常會從專業人士、行業人士那里找選題,這是常規做法,沒問題,我們也必須非常專業、非常懂行,但這不是唯一的選題來源。行業人士是你的線人,而你的家人、同事、狐朋狗黨,也是你的選題“線人”。多一些碰撞,選題之路自然越走越寬。【所有導向準,正能量的有用新聞都能發。】
前面朋友的評論里“鄭州也有這?”、“燴羊肉看著真不錯,地方在哪?”、“好厲害,一碗羊肉引發的思考,看來思考無處不在啊”、“一碗燴羊肉竟然能讓您聯想到了如何拍新聞?為時刻關注工作的媒體人點贊。”、“你發的這個時間也很重要,晚上十點多,大部分人肚子都有點餓了。。。”、“一碗湯,一堂課。”生動體現了在尋找新聞選題時,貼近性和實用性的重要,同時傳播規律中更多的考慮時間的把握,什么時候傳播什么內容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才能體現出新聞內容的量身訂做。
【就是應該學會設置這樣有用的議題,而時政新聞最高的境界是“用一滴水去反映太陽的光輝!”】用這句話來形容通過平凡的事物,揭示更大的主題和展示普通人物的更深刻的內心世界。一件件細微的新聞事件可能在國計民生中微不足道,但是通過一件件小事以小見大,不需要事情多波濤洶涌,如若細水長流,使受眾從一朵浪花中看到整個浩瀚的海洋,從一木一石中看到雄偉的高樓大廈,從小事中了解大局,懂得政策,明辨是非,新聞的傳播目的一樣能達到。
生活不也如此嗎?
其實朋友圈里不光是一個展示平臺,更重要的是它能夠互動、交流。評論比點贊的多,讓研究互聯網或者微信的專家看來,這是個好現象,并且很有效果。【不怕議論紛紛,引得紛紛議論】傳播無處不在,小小的朋友圈不能忽視,支持轉發更支持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