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8 08:51:00 來源:鳳凰財經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巴西的玉米生產成本比中國更低,玉米比中國便宜,對中國的消費者來說是很大的福音●農民是人,人是活的,農民進入到新創造的加工環節,收入說不定比原來種植玉米更高●國內種植糧食沒有優勢,不如從國外進口,沒有競爭優勢的農田荒廢掉,這再正常不過●當商品可以自由流通,戰爭就多此一舉,擔心別人搞糧食封鎖,封鎖對他們有什么好處
巴西玉米今年開始進入中國。巴西玉米來了,這將會對中國的農民、消費者等利益相關方帶來什么影響?研究國際貿易的浙江工商大學教授朱海就近日就這些問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進口巴西玉米對中國消費者是福音
【巴西的玉米生產成本比中國更低,玉米比中國便宜,進口巴西玉米符合雙方的利益,尤其是對中國的消費者來說,這是很大的福音,他們可以購買到更加廉價的農產品?!?/p>
財知道:據媒體報道,巴西玉米獲得出口中國的檢驗檢疫資格,這使得去年11月兩國達成的協議得到了正式落實。中國將允許大規模進口巴西玉米。你怎么看這件事?
朱海就(浙江工商大學教授):這是促進貿易自由化的重要一步。巴西的玉米生產成本比中國更低,玉米比中國便宜,進口巴西玉米符合雙方的利益,尤其是對中國的消費者來說,這是很大的福音,他們可以購買到更加廉價的農產品,可支配收入的購買力提高了,從糧食消費中節約下來的錢可以購買其他商品,這一點是大家都能認識到的。
我們進口巴西的玉米,增加了巴西農民的收入,有人可能會問,增加他們的收入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呢?有。巴西農民的收入提高后,就有可能購買中國的消費品,即從中國進口商品,這樣中國的工商業也將獲益。從這點看,你幫助了他,就相當于幫助了自己。
貿易是相互的,你向對方開放市場,對方也會向你開放市場,這是雙贏,如你提高貿易壁壘,對方也會提高壁壘,結果是當然是雙輸,所以,我們主張無條件地單方面開放市場。
還有,以前我們總是鼓勵出口,不鼓勵甚至限制進口,這種重商主義的思維該換換了。出口是把自己的東西拿給別人用,進口是用別人的東西,哪個才是實實在在的利益,一看便知。
另外,進口也是經濟自發調節的必然要求。過去我們大量出口,積累了大量的外匯,也推高了本國的物價,使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下降,客觀上就有進口的必然性,這次開放市場符合這一自然趨勢和經濟規律。
B“開放”才是對農民利益的最好保護
【進口巴西玉米對國內的種植戶未必是損失,因為農民是人,人是活的,可以轉移。進口玉米之后,在加工環節可能會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農民進入到這些環節工作之后,收入說不定比原來種植玉米更高?!?/p>
財知道:進口巴西玉米會不會對國內玉米造成沖擊?有的農民肯定會辛苦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甚至賠錢。你怎么看這種后果?
朱海就:短期內對國內的玉米種植戶會有影響,但是,如果我們為此保護農民的利益,那么將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和其他工商企業的利益,消費者要花更多的錢在糧食上,由于生活成本的提高,工商業主要為工人支付更高的工資,使他們的利潤下降。保護農民利益,使農民得到“看得見的”利益,但其造成的“看不見的”損失卻要大得多,這是法國古典經濟學家巴斯夏早就告訴我們了的。
還應該看到的是,進口巴西玉米對國內的種植戶未必是損失,因為農民是人,人是活的,可以轉移。進口玉米之后,在加工環節可能會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農民進入到這些環節工作之后,收入說不定比原來種植玉米更高。所以,很可能,“開放”才是對農民利益的最好保護。
英國1846年就廢除了保護農民免受外國低成本農產品競爭的《谷物法》了,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如還堅持重商主義,抱著貿易保護主義不放,豈不是笑話。
農田荒廢再正常不過
【市場不是根據要素的“閑置”或“使用”這個信號配置資源的,而是根據“價格”這個信號配置資源的。如果商家或種植戶覺得有利可圖,要素會被利用起來,反之,就會被閑置?!?/p>
財知道:根據身邊的觀察會發現一個現象,現在國內很多農田都荒廢了,然而卻從國外如美國、巴西進口大批糧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你怎么看這種矛盾的現象?
朱海就:這不是矛盾現象。很簡單,國內種植糧食沒有優勢,不如從國外進口成本更低,這樣就會導致一些農田荒廢,有競爭優勢的農田會保存下來,沒有競爭優勢的農田荒廢掉,這再正常不過。
市場不是根據要素的“閑置”或“使用”這個信號配置資源的,而是根據“價格”這個信號配置資源的。如果商家或種植戶覺得有利可圖,要素會被利用起來,反之,就會被閑置。假如把閑置的土地種上糧食不需要成本,那么都種上也沒關系,問題在于確實需要成本,因此,資源是否應該被利用,要經受市場價格機制的約束,由市場規律說了算。
在市場經濟中,資源是否得到合理的使用取決于市場機制本身,而非某個人或某些人的肉眼所見得出的判斷,在技術的進步和市場效率提高的情況下,究竟需要多少土地才能滿足需求,我們是不能事先知道的,可見,閑置不是人為的浪費。
糧食保障靠市場
【有人擔心別人對我們搞糧食封鎖,試想封鎖對他們又有什么好處呢?假如真的對我們封鎖,依靠市場的力量,我們也一定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財知道:還有很多人一直有要求保證“糧食基本自給”的思想,覺得糧食對外依存度太高,由于政治上的不確定性容易被人捏住脖子。怎么破解這種觀點?
朱海就:政治的目的是什么?還不是“保障人們的生命”(即“和平”)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兩個方面嗎?而自由貿易可以同時實現“和平”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戰爭都是保護主義和集體主義導致的,當商品可以自由流通,戰爭就是多此一舉。因此,貿易本身就是政治,是政治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好”的政治應該是促進自由貿易的政治。
人們可能還記得,以前“備戰備荒”,到處都種上糧食,結果呢,還是吃不飽肚子,后來改革開放,溫飽問題一下子解決了,所以,糧食的保障要靠市場,市場才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根本之道。
E不能限制別人食用轉基因食品
【假如我們從巴西進口大批量的轉基因玉米,那說明國內對轉基因農產品的需求很大,很多人想食用轉基因食品。你不能因為你不喜歡轉基因食品或認為它有害而去限制別人食用轉基因食品。】
財知道:還有人比較擔心的是轉基因問題,覺得會從巴西進口大批量的轉基因玉米,你怎么看?
朱海就:關于轉基因農產品,有的人接受,有的人不接受,人們是否消費轉基因,取決于他們自己的判斷和風險承受力,沒有人會強迫一個人去消費轉基因食品。假如我們從巴西進口大批量的轉基因玉米,那說明國內對轉基因農產品的需求很大,很多人想食用轉基因食品。你不能因為你不喜歡轉基因食品或認為它有害而去限制別人食用轉基因食品。當然,前提是要注明是否是轉基因食品,給消費者一個選擇,在不確定是否有害的情況下,給出這樣的信息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