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0 07:06:00 來源:南方都市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被美國拘押的印度駐紐約副總領事德夫亞尼·科布拉加德。
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18日譴責美國執法機構對印度駐紐約副總領事德夫亞尼·科布拉加德的粗暴對待。印度朝野政黨議員要求美國政府無條件道歉。
這名女外交官說,自己不但遭遇脫衣搜查,還被強迫接受肛腸搜查。
印度“全國憤怒”
印度議會人民院、即下院18日臨時召集全體會議,不同黨派的議員展現罕見的團結,主張通過一份決議,要求美國政府無條件道歉。
辛格在議會大廈外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美國執法機構的行為“應受譴責”。
商業部長阿南德·夏爾馬說,美方逮捕科布拉加德引發印度“全國憤怒”。外交部長薩爾曼·胡爾希德稱,科布拉加德是某個“陰謀”的“無辜”受害者。“這件事不再關乎個人,而是關乎一個國家的自我感知,關乎我們在世界上的地位。”
議會聯邦院、即上院反對黨領袖阿倫·杰伊德利要求辛格政府“最強烈抗議”美國政府“缺乏對印度的尊重”。他呼吁重新審視印美關系,得到許多議員附議。
科布拉加德現年39歲,12日在女兒位于曼哈頓的學校外遭警方逮捕。美方檢察官指控科布拉加德為幫助她雇傭的管家獲得美國簽證而偽造材料、且所付薪水低于法定最低工資標準。科布拉加德繳納25萬美元保證金并交出護照后獲保釋。
美國檢察官說,科布拉加德在為那名女傭申請簽證時就薪水事項撒謊,聲稱每月支付對方4500美元,而那名女傭實際上每小時工資不到3美元。
另有任命“享豁免”
科布拉加德在印度報業托拉斯18日刊登的一封郵件中說,盡管不斷聲明自己擁有外交豁免權,依然被反復戴手銬、脫衣搜查和肛腸搜查、采集脫氧核糖核酸(D N A )樣本,同普通罪犯和吸毒者關在一起。這些連番“侮辱”,幾乎讓她“垮掉”。
科布拉加德在郵件中說,只是,“我必須懷著自信和自尊,代表我的全體同事,代表我的國家,一想到這些,我就有了重新冷靜下來和保持尊嚴的力量”。
美國執法官局17日證實,拘押科布拉加德的程序同其他嫌疑人無異,包括脫衣搜查、與其他女嫌疑人共同關押。
一名印度政府官員向美聯社記者證實科布拉加德所述遭遇的真實性。“印度現在的第一要求是,送回我們的外交官”,這名不愿公開姓名的官員說,科布拉加德盡管保釋,但每周需要向紐約警方“報到”。
印度外長胡爾希德誓言把科布拉加德帶回國,“恢復她的尊嚴”。
科布拉加德的律師阿爾什阿克說,印度政府已經任命科布拉加德為印度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成員,意味著她將享有完全的外交豁免權,將免受美方指控。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哈夫說,以重罪罪名逮捕科布拉加德符合《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緣由是她只能在“行使領事職能時”享有外交豁免權。 新華社特稿
報復
印取消美部分外交禮遇
印度方面當天繼續采取報復措施,決定取消美外交官一些外交禮遇,包括修改美國駐印度領事館雇傭印度公民的工作條件,暫停進口專供外交官的免稅酒。此前,印度移除美國駐印大使館門前道路上的混凝土路障。
作為報復措施,印度將調查美國駐印領事館所雇印度人的工作條件,以根除任何違反勞動法律的行為。另外,印度將暫停進口專供外交人員的免稅酒和免稅食品。
一些印度議員認為,政府給予美國領事館人員太多特權。印度外長胡爾希德18日宣布收回部分特權:給予這些美方人員的機場候機廳通行證必須在19日前交還印方。
前一天,印度警方用拖車和挖掘機拆除美國大使館門前道路上的混凝土路障。這些路障用于迫使汽車駛近使館區時減速,保護使館免受自殺式爆炸襲擊。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哈夫當天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含蓄批評印方拆除路障,要求印方履行《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和《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規定的義務,確保美方外交人員的所有權利和安全保護。 胡若愚
回應
克里表“遺憾”未道歉
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18日與印度國家安全顧問梅農通電話,就印度女外交官在美遭捕引發外交風波表示“遺憾”,卻沒有正面回應印度方面的道歉要求。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哈夫18日發表一份措辭微妙的聲明,稱國務卿克里當天與梅農通電話,談及在美國遵守法律和保護受害者的重要性,同時強調,與美國的海外外交官一樣,駐美外交人士應獲得尊重并受到有尊嚴的對待。
“科布拉加德的年齡與(克里)女兒相同,作為一名父親,國務卿同情印度方面……的感受,”哈夫說,“他還在與梅農的通話中表示遺憾和關切,我們不會允許這樣不幸的事件傷害我們與印度緊密且重要的關系。”
當有記者問及克里所言“遺憾”針對女外交官被捕一事還是印度方面的報復措施,哈夫回答:“坦率地講,兩者都有。總體上對這一情況表示遺憾。” 新華
爭執
兩大疑問各執一詞
在這起美印兩國的“搜身”外交風波中,關于外交豁免權、事件主角女外交官和女傭孰是孰非是雙方爭論的焦點。
豁免權有限?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哈夫說,科布拉加德作為印度駐紐約副總領事,僅享有與其職務對應的“領事豁免權”。根據1963年的《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領事官員在犯下“行使領事職能以外”的不法行為時可以被逮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國國務院出臺的《執法與司法權限指導文件》規定,領事官員享受的豁免權“并非不受限制”,美國執法官員“保留根本職責,在美國國土上保護人員安全以及確保他們的有序行為”。當科布拉加德從事私人事務時,她的“不可侵犯”程度“非常有限”。
按照律師的說法,印度政府已經任命科布拉加德為印度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成員,意味著她將享有完全的外交豁免權,將免受美方指控。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哈夫就此回應,類似轉移任職請求提交紐約聯合國總部后,聯合國秘書處按照程序會通報美國國務院,雙方相應機構會就此啟動審查程序,“不是自動生效問題”。
誰是“肇事者”?
對于“搜身”外交風波的兩名女主角———科布拉加德及其女仆桑吉塔·理查德,美印雙方說法截然不同。
美執法當局認定科布拉加德為那名女傭申請簽證時就薪水事項撒謊,實際支付的報酬不到每小時3美元,遠低于紐約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印度方面則將“肇事方”與“受害者”角色對掉,認定女仆勒索科布拉加德,謀求在美國長期居留,而美方則從中協助。印度外長胡爾希德甚至稱,印方懷疑這不僅是不善之舉,更是美方針對印度外交人員的“陰謀”。
按照美國國務院說法,美方早在今年9月就向印度駐美國使館通報過科布拉加德可能面臨的指控,因而這一逮捕行動并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