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4 08:32:00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拼死累活百十天 反欠對方幾百元
豫魯媒體施援手 要回工資維了權
鄧州市35歲的張書超半年前被“黑中介”誘騙后,成為山東威海某漁業公司的一名“黑勞工”。每天被迫勞動16至18個小時,挨打挨罵挨餓是家常便飯。拼死累活干了102天,不僅沒有工資,反倒欠對方錢。為討薪,半年內光電話費用去近千元。1月20日,在兩地媒體和威海勞動部門的干預下,張書超終于討回7000元工資。
遭遇黑中介 被騙上“賊船”
2013年5月,張書超被一家黑中介發布的高薪招工信息所吸引:急招國內外船員、漁工,18至45歲男工,國內合同一年6萬至8萬元,國外兩年合同20萬元左右。在交了1500元的中介費后,他被介紹到山東威海榮成另一家中介公司。5月16日,張書超到達威海后,當天就被一名劉姓女人介紹至鑫發漁業集團公司的4879號遠海捕撈船上,與他同時上船的還有另外3人。
“上船時說只有十來天,如果適應了回來再談協議。”張書超回憶說,結果漁船一出海就是102天。船員的工作時間每天都在16到18小時之間。在船上干活,都以鈴聲為號,只要鈴聲一響,哪怕你正在吃飯睡覺,都要起來干活,否則便會受到打罵。每次吃飯,張書超等人的飯菜總是最差,量最少。偶爾改善生活,船長、大副吃肉,而張書超等人則只能啃骨頭。
有一天早上3點多,張書超等人被叫起來扒魚。零下10多攝氏度的船艙里,張書超才干了一個小時,手腳就凍得麻木了。搬的次數多了,干活的速度就慢了。大副和船長就在船上使勁罵。下午兩點干完活后,船長和大副又以扒魚太慢為由,不讓他們吃飯。
8月17日晚,張書超忽然肚子疼,就躺下想歇一會兒,不料大副一邊罵一邊抬腳朝他頭上狠狠踹了一腳。第二天,大副以他干活偷懶為由,將他趕到了4880號船。
8月27日,漁船在石島碼頭靠岸。靠岸后,張書超和小楊、小孫、老熊商量后決定不干了。4880號船船長韓軍強和4879號船大副高守說:“你們在船上所用的東西算算賬,把賬結了,再給身份證!”一算賬,老熊欠1500多元,小楊欠1100多元,小孫欠550元,張書超欠475元。
無奈之下,4人在當地派出所干預下要回了身份證,但沒有拿到一分錢工資。張書超一邊在江蘇無錫打工,一邊聯絡其他受騙的船員,準備討個公道。
媒體施援手 幫忙要工資
今年1月20日下午1點,張書超向大河報記者和山東媒體及威海市榮成石島勞動監察大隊求助。在兩地媒體和威海市榮成石島勞動監察大隊的幫助下,鑫發漁業公司終于答應支付張書超7000元工資。
威海市人社局勞動監察大隊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張書超事先沒有與鑫發漁業簽訂勞動合同,后來他又在外地,查處有難度,所以拖了這么久。對于其他討要工資的漁工,勞動部門也將積極敦促漁業公司盡快解決。
張書超對大河報記者說:“給全國的農民工兄弟提個醒,找工作一定要找正規的中介公司,要簽訂勞動合同。”
拼死累活百十天 反欠對方幾百元
豫魯媒體施援手 要回工資維了權
□記者 郭啟朝
通訊員 屈連文
鄧州市35歲的張書超半年前被“黑中介”誘騙后,成為山東威海某漁業公司的一名“黑勞工”。每天被迫勞動16至18個小時,挨打挨罵挨餓是家常便飯。拼死累活干了102天,不僅沒有工資,反倒欠對方錢。為討薪,半年內光電話費用去近千元。1月20日,在兩地媒體和威海勞動部門的干預下,張書超終于討回7000元工資。
遭遇黑中介 被騙上“賊船”
2013年5月,張書超被一家黑中介發布的高薪招工信息所吸引:急招國內外船員、漁工,18至45歲男工,國內合同一年6萬至8萬元,國外兩年合同20萬元左右。在交了1500元的中介費后,他被介紹到山東威海榮成另一家中介公司。5月16日,張書超到達威海后,當天就被一名劉姓女人介紹至鑫發漁業集團公司的4879號遠海捕撈船上,與他同時上船的還有另外3人。
“上船時說只有十來天,如果適應了回來再談協議。”張書超回憶說,結果漁船一出海就是102天。船員的工作時間每天都在16到18小時之間。在船上干活,都以鈴聲為號,只要鈴聲一響,哪怕你正在吃飯睡覺,都要起來干活,否則便會受到打罵。每次吃飯,張書超等人的飯菜總是最差,量最少。偶爾改善生活,船長、大副吃肉,而張書超等人則只能啃骨頭。
有一天早上3點多,張書超等人被叫起來扒魚。零下10多攝氏度的船艙里,張書超才干了一個小時,手腳就凍得麻木了。搬的次數多了,干活的速度就慢了。大副和船長就在船上使勁罵。下午兩點干完活后,船長和大副又以扒魚太慢為由,不讓他們吃飯。
8月17日晚,張書超忽然肚子疼,就躺下想歇一會兒,不料大副一邊罵一邊抬腳朝他頭上狠狠踹了一腳。第二天,大副以他干活偷懶為由,將他趕到了4880號船。
8月27日,漁船在石島碼頭靠岸。靠岸后,張書超和小楊、小孫、老熊商量后決定不干了。4880號船船長韓軍強和4879號船大副高守說:“你們在船上所用的東西算算賬,把賬結了,再給身份證!”一算賬,老熊欠1500多元,小楊欠1100多元,小孫欠550元,張書超欠475元。
無奈之下,4人在當地派出所干預下要回了身份證,但沒有拿到一分錢工資。張書超一邊在江蘇無錫打工,一邊聯絡其他受騙的船員,準備討個公道。
媒體施援手 幫忙要工資
今年1月20日下午1點,張書超向大河報記者和山東媒體及威海市榮成石島勞動監察大隊求助。在兩地媒體和威海市榮成石島勞動監察大隊的幫助下,鑫發漁業公司終于答應支付張書超7000元工資。
威海市人社局勞動監察大隊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張書超事先沒有與鑫發漁業簽訂勞動合同,后來他又在外地,查處有難度,所以拖了這么久。對于其他討要工資的漁工,勞動部門也將積極敦促漁業公司盡快解決。
張書超對大河報記者說:“給全國的農民工兄弟提個醒,找工作一定要找正規的中介公司,要簽訂勞動合同。”